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参考消息】近日刊发文章【中国最北自贸试验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已走过五个年头】。全文如下:
五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抓住制度创新的核心,紧紧围绕兴边富边,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头雁」效应初显。记者近期深入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走访口岸贸易,实地考察企业经营情况,领略自贸试验区的新风采。
4月21日,一列出境的中欧班列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区穿行。(曲艺伟 摄)
抓住制度创新「牛鼻子」
2019年8月底,随着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揭授牌仪式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最北自贸试验区宣告诞生。
五年来,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发挥错位发展优势,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大胆创新,以全省万分之三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1/5的实际使用外资和1/6的外贸进出口,累计新设企业3万余家。
一件看似普通的短袖,可以动态监测心电数据……在哈尔滨片区企业黑龙江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内,随处可感受到企业科技创新的冲击。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张建国说:「哈尔滨片区把产业高质量发展摆在首位,初步形成了以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为三大主导产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走进哈尔滨片区,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一全国唯一集行政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自贸试验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六区叠加」于一体的改革创新发展试验田,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活力。这种模式的新探索,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绥芬河片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企业之家」,据工作人员介绍,在这里,企业是「主人」,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分设展览区和功能服务区,服务区用于企业培训、咨询代办、商务洽谈、签约合作,打通沟通壁垒、优化服务流程,已先后服务152家企业。
「聚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与需求,将审批流程按照时间节点和审批环节进行梳理、整合,指导企业准备各环节审批材料,最大程度上为其节约时间。项目快速落地,是全流程服务带来的成效。」绥芬河片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纪琳说。
探索跨境运输「一站通」
沿边、境外的区域特色,是最北自贸试验区的显著特征。在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时,黑龙江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前沿意识,花大力气构建对俄合作商贸大通道。
在黑河片区,往来游客看到中俄首座跨界江公路大桥——黑龙江大桥已建成通车,一辆辆果蔬货车缓缓驶过大桥,抵达对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通过联通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欧亚市场,构成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支点。
探索跨境运输「一站通」模式,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显著特色。在绥芬河口岸,进境货车司机通过手机登录微信小程序申报电子运单和路单,在现场出示填报成功后生成的二维码很快通关。
记者了解到,这个创新模式平均每月通关车次近8000辆,每单查验登记时间从3分钟降至1.5分钟,有效推动国际道路运输信息化精深改革。
为打造一条高效的跨境电商通道,哈尔滨在黑龙江省率先搭建的跨境电商快件一体化监管中心,为大量中小跨境电商从业者、外贸企业提供从申报到退税、金融、清关等一站式服务,黑龙江本地的货品自发货到通关仅需4小时。哈尔滨新区储运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勇说,让俄罗斯的买家像本地消费者一样,享受到中国电商速度。
在区域特色上做文章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五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给「学者+记者」调研团队带来许多思考和启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魏枫、黑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姜德峰、黑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威等表示,只有紧紧围绕国家确立的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我国最北贸易试验区片区特色优势,制度创新才具有推广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魏枫、姜德峰认为,只有发挥区位优势,才能推动创新、增强自贸试验区的生机和活力。在「六区叠加赋能,双自联动融合」跨越式发展的哈尔滨片区,牢牢把握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三区一极」战略定位,使哈尔滨这一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尽显,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改革、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制度创新结出硕果。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金亮、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春萍和黑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连壁考察归来深有感触,他们表示,最北自贸试验区要成功实施提升战略,只有找准创新堵点,补足发展短板,才能实现目标。
他们认为,从实践看,有成功探索,也有制约影响发展的堵点。三个片区围绕这些主要任务开动脑筋努力创新,积累了一些创新案例,有利于推动自贸试验区战略升级、繁荣发展。一是打通堵点创新。在实际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到企业欢迎的,都是紧紧围绕「堵点」进行探索创新,最大程度满足企业需求、深化金融改革和经贸转型需要的案例。
二是补足短板创新。按照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具体要求,通过对外学习借鉴、从实际出发,有效解决自贸试验区片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快补齐欠缺的规章制度。
三是政策激励创新。鼓励片区工作人员,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通过完善评价、激励、容错、奖惩机制,促进片区政府管理科学高效,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创造条件。(记者 董宝森 参与采写:徐江善 蒋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