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整顿芯片大基金,国家为何此时出手?

2022-08-04财经

原创 乱弹琴 芯片说 IC TIME 2022-08-02 19:24 发表于北京

上一篇IC TIME分析了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大基金总裁丁文武、前华芯投资路军等人相继被调查,均与紫光有关。 紫光去年底开始收购重组,为何国家不在当时整顿,而现在出手。

IC TIME分析师认为,主要有内外几个因素:

因素一:美国自身加速前行——通过2800亿美元芯片法

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在2021年初发布半导体计划,将通过520亿美元重振半导体产业。

2022年初,美国通过该半导体计划,也就是业界所说的【美国芯片法】。

2022年7月,美国正式通过芯片法案,对产业的扶持额度远远超过先前的520亿美元,而是2800亿美元,可见美国重振半导体产业的决心和力度。

该芯片法案包括: 拨款520亿美元用于支持电脑芯片制造公司;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的公司将获得25%的减税;另有超过2000亿美元将用于众多相关科研项目等。

该法案不仅对美国半导全产业,更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美国的这种做法,有些类似于我国推行的集成电路大基金。

因素二:美国对中国芯技术封锁升级——从先进工艺10纳米设备的管控扩展到成熟工艺14纳米的设备

2019年美国对中国大陆的设计龙头华为海思技术禁运,限制其芯片生产。

接下来,美国开始对中国的芯片制造环节进行打压,限制10纳米及以下的先进工艺半导体设备出口给中国大陆,比如:荷兰ASML7纳米的光刻机,中国想花钱都买不到。

今年7月份,美国的限制进一步升级,连14纳米工艺的半导体设备也不允许卖给中国大陆。

要知道,14纳米并非先进工艺,目前全球芯片制造工艺已经发展到3纳米,中间相差10纳米、7纳米,5纳米三代。

美国此举就是欺负你中国没有需要进口,就是不让你中国大陆用!对大陆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近三年来的全球缺芯下所推进的大陆扩产建厂,势必会受到影响,因为14纳米的设备将无从购买。间接的影响是,中国市场作为半导体的强劲驱动力,其智能汽车产业、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发展相应会受到阻力。

2022年初美国还搞CHIP4芯片联盟,邀请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联合加强半导体产业间的合作,目的就是要孤立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美国的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是步步逼近。

面对美国的这种封锁,原本推行8年的大基金,却没有在这些短板上发挥强推进作用,以致于面对美国这些制衡,当前国内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案,显得非常被动。

因素三:中国芯片业发展近10年成果甚微——越发展差距越大

再反观国内芯片产业近几年的发展,真是差强人意。

2013年,我国进口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322亿美元,位居国内进口产品第一位,远远超过石油的进口额,甚至超过了农产品+铁矿+铜+铜矿+医药品进口额的总和。

2014年,国家成立集成电路大基金,以5年为一期。大基金是国家通过市场化、资本的手段进行扶持芯片产业的发展,一改往常的企业资助、拨款等形式。第一期基金规模达到1200多亿元,2019年结束。第二期规模达到2000多亿元。

大基金设立到现在已有8年时间,现在中国芯片产业的情况如何?先来看一组数据:

2021年12月22号ICCAD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分会上公布数据显示, 当前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数量达2810家,比2020年的2218家增长了26.7%,其中人数少于100人的企业共2351家,占83.7%,比上年多了489家。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企业中有芯片、集成电路相关字眼的半导体公司累计已达上万家公司。

然而,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增加过多过快,并不能说明产业的兴旺发达。 实质上,持续增加的国内芯片设计企业数量,是产业资源的一种浪费。

企业数量过多,小而分散,还会引发同质化竞争,产业内卷更加激烈。此外,产业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还出现了诸多乱象,比如:高薪挖人、高离职率、企业因抢人打官司等。据业内人士反馈,大基金投资的一些企业没有将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上,而是用到高薪挖人上,引了产业的混乱。

此外,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仍是我国第一大宗进口类商品, 进口金额达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2020年为2.4万亿元),一年内飙升了3700多亿元。我国芯片一年的进口规模占上海GDP的65%;占中国GDP的10%,相当于中国一年GDP的十分之一都用来购买了芯片。

近几年,为何差距越来越大!?(【2021我国芯片进口高达GDP10%(2.8万亿元),好政策频出为何差距还越大?】)

因素四:国家大基金错失了过去黄金十年——中国芯该卡脖子还被卡脖子

纵观韩国半导体的崛起,在美国将日本从存储龙头的地位赶下来时,韩国抓住时机,全国、全产业集中发挥力量和智慧,最终成就了三星、海力士,也成就了韩国这样一个并不具备人力资源优势、地域优势的国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反观中国,推进近10年的大基金并没有发挥出国家预期的效果,中国芯的发展也没有出现大跨步的进展。业内人士反馈,大基金并没有发挥补短板的作用,更多的是扮演了「接盘侠」的角色, 大基金注入的企业多数是快上市的企业,是在大股东减持时注入。此时的企业有无大基金基本都可以上市,大基金对这些企业而言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大基金的投资逻辑更像是一个商业基金,而不是一个国家属性的基金。业内人士指出:「近十年来,芯片大基金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是Pre-IPO和大股东减持时的接盘侠」,有风险难度大的项目基本不投。如此,核心技术及高端芯片上的差距只能越来越大。投资炒股大基金赚了不少钱,但这不是国家成立大基金的初衷。」

中国半导体业还有诸多短板需要填补,比如材料(光刻胶)、设备(光刻机)等领域,还有一些填补国内空白的一些芯片企业(如IP公司、国内首个...芯片等),这些领域的企业最需要尽可能快的发展起来、做大做强,中国芯方可不受制于人。国家大基金应该扶持这些企业,这种扶持对这些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犹如雪中送炭。这类资金的注入,不仅真正帮扶了中国半导体产业,也能真正体现国家大基金设立的初衷和意义。

然而,大基金帮扶的企业中,以紫光为例,在大基金的资金注入下,紫光强行的通过资本的力量将本来就是当时国内十强的芯片公司展讯和锐迪科合并成展锐,打破了两家明星企业正常的发展节奏和研发规划,最终导致诸多核心人士流失,最终合并后的展锐落得个亏损的局面.......(【紫光展锐思考:明星企业展讯+锐迪科为何1+1<1 】

过去的十年是半导体产业难得的和平发展的黄金十年,惋惜的是,大基金领导班子没有为中国芯实现绝地反击而挑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反而利于国家赋予的职权为自身和相关利益团队赋能、站台,让这些与其相关的团体赚得盆满钵满,让国家和产业却错失了黄金发展的时期。 如果照此下去,国家可能错过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今后中国与美国较量的难度或将更加巨大。

芯片说 IC TIME

芯片说(IC TIME),讲述芯片领域的大事、人物、企业、技术和产品。

5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阅读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