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为您带来近期券商看点,供您参考:
新「国九条」发布后,市场对于A股小市值股票的讨论渐多。部分市场人士担心,新政策可能导致小微盘股存在退市风险,投资价值锐减。但专家认为,北交所上市企业与市场上因经营不善、交投不活跃的小微盘「僵尸股」和「空壳股」有本质区别,北交所的「错位发展」将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服务企业从「小而美」向「大而优」蜕变。
市值小不等于质地差
北交所作为我国最年轻的证券交易所,肩负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重要使命。根据Choice数据,北交所上市公司共248家,平均市值约15亿元,但「小」市值具有鲜明的特点,上市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成长属性较好。
申万宏源研究所北交所首席分析师刘靖表示,市值小与质地差不能划等号,北交所上市公司股息率远高于科创板、创业板,接近主板。北交所已聚集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新消费等领域均有不少细分龙头。
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具备「高股息」和「成长潜力」特征,一方面在细分行业拥有较高的市占率,展现出高毛利率/净利润率、良好的现金流等特征,另一方面在出海等方面,仍有成长空间。
新「国九条」突出北交所「错位发展」定位
新「国九条」多处表述体现出国家对北交所坚持「错位发展」的安排。新「国九条」提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坚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错位发展。北交所的上市标准继续维持不变,为更广大的创新型优质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上市舞台。
北交所在前端(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与后端(科创板、创业板甚至主板)间搭建起桥梁,能够满足从前端向后端过渡中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北交所「错位发展」的意义进一步凸显。
北交所上市企业需要抓住新「国九条」及北交所6项配套规则改革的机遇期,紧密围绕政策指引,充分借助市场融资作用,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业务布局和市场开拓,尽快提升盈利水平;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强信息披露,提升管理水平。
未来三五年或成北交所市场价值体现窗口期
北交所改革发展仍将是主要任务。差异化建设北交所要加强与其他市场板块的有效衔接,尤其是与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形成联动,压实中介机构职责,进而完善早期融资、创新发展、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融资服务市场。
北交所将迎来高质量扩容,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场,叠加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未来三五年将成为北交所市场价值体现的窗口期。北交所制度建设将更加完备,市场扩容引来大钱长钱进入,北交所估值将有客观的向上修复空间;同时,北交所上市企业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经过三五年的发展,企业技术能力、市场规模也将有显著提升。
业内人士判断,随着北交所落实新「国九条」 改革举措的实施,或将促进「深改19条」相关未落地措施出台。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