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见过的两类总监来说,职位可以是平级的,但权力一般是财务总监大些。
人事总监或者经理有很多以前是做行政,做办公室主任出身的,在公司还比较小的时候就人事行政一肩挑,后面公司发展了,人事行政分家了老板或者领导就用老员工去做到人事总监,很多人事总监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也并不专业,一般都会搭配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方面的做副手或者做下属,这个人才是最专业的,大部分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一般都出自这个人,总监更像外交家,负责向上管理和平级沟通把这些方案能够落地,人情世故这方面是很顶级的。
财务总监或者经理不说人品和被人喜欢不喜欢,那是真有两把刷子的,除了管理下属外,还能够设计整个公司的财务流程、制度和指导下属,毕竟人事总监的晋升路线不一定是从人事专员一路升级上来,甚至有可能是做市场,做技术的;但财务总监的出身一定是从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经理这样直线上升的。
上面两个区别就是自身的专业能力所带来的权力的区别,这是能让同事和下属是否认可你的一个重要指标。
另外人事总监一般能认识的外部资源很多就是人,如果是在同一个行业里干的久的话,行业内的某些大佬和关键人才都认识,另外还有一些学校的老师主任什么的,还有一些RPO公司和猎头公司,这三个资源公司能不能用得上得看公司自身有没有吸引力,比如学校的老师可以推荐或强制优秀学生过来实习或工作,但能不能留住不是他们能搞定的。另外某些总监和劳动局的领导也会认识,像我这种待几个公司都没有个劳动纠纷的,真就没机会认识劳动局的领导。
财务总监一般的外部资源,除开税务、代账公司这些,大佬级别的会认识很多搞投融资的,但同上,能不能让人家投你公司光凭财务总监和人家的关系是不够的,还是需要公司在这方面的吸引力。
上面两点其实是自身资源对于公司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带来的权力区别,公司对哪个更有需求,哪个总监在老板心里就更重要。
还有种财务就是专门帮别人做上市的财务总监,公司需要上市,需要IPO了,就请个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和资源的财务总监帮忙理清这方面的东西,不管上市成功与否,一般这类财务总监干个两三年就会跳槽换下一家,这种顾问式总监在他待得这几年肯定是对公司最重要也最有权力的。
另外国企的财务还有个尚方宝剑,以前领导每每想在账上想想招,财务马上就会搬出「这样搞,国资委和纪委那边通不过」的杀招。领导在怎么想也不会拿自己前途去赌是不是?
另外两者要承担的风险也不一样,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来看,见过很多因公吃牢饭的财务,只见过一个因公坐监的人事。
还是犯的财务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