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证券业集体降薪?持续高薪的证券公司为啥收入也不行了?

2024-04-11财经

在世界资本市场上,证券公司无疑是市场上最受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证券公司都是以高门槛高收入著称于世,然而就在最近各家证券公司的财报公布,集体降薪成为了今年财报的关键词,为啥持续高薪的证券公司收入也不行了?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

一、证券业集体降薪?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随着年报披露,降薪令下券商薪酬普降脉络渐次展现。

近十年以来营业收入曾经跻身行业前十的13家券商中,除国信证券以外,2023年年报均已披露完毕,这也意味着头部券商2023年薪酬数据基本可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东方证券、中国银河、光大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在内的头部券商薪酬情况并采访调研发现,近两年以来人均薪酬、高管薪酬均呈下降态势。

其中,高管层面千万年薪的超高薪酬基本绝迹,多家头部券商高管薪酬已降至300万元以下。此外,不同岗位的降薪也呈现出差异化:后台降幅更高,而前台则更多采取了「调岗+严格考核」的方式。

据第一财经的统计,随着年报披露,2023年证券公司员工最新薪酬水平浮出水面。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披露年报的25家券商中,4成券商薪酬总额缩水,半数人均薪酬下降,头部券商降薪更明显。

即便是业绩「遥遥领先」的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也下降了10.3%,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降27.53%。去年,中信证券完成IPO项目34单,主承销规模500.33亿元,市场份额14.03%,排名市场第一。而2022年,中信证券的IPO主承销规模达到1498.32亿元,完成了58单IPO项目。

其中,中信证券以77.59万元/年的人均薪酬排名第一,同比下滑3.39%;中金公司人均薪酬69.68万元/年,同比下滑10.21%。早在2020年,中金公司人均薪酬曾高达116万元/年,也就是说,从2020年到2023年这3年里,中金公司的人均年薪下降了46万元,降幅达40%。

从人均薪酬来看,Wind数据显示,去年,25家券商的人均薪酬为57.11万元/年,与2022年同期的57.32万元/年相比微降了0.36%,相当于月薪4.76万元,在金融业中,仍然保持着「天花板」级的存在。

二、持续高薪的证券公司为啥收入也不行了?

在近期金融市场中,证券业集体降薪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仅是薪酬数字的简单变动,更折射出了行业发展的深层次变化。证券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其薪酬水平一直被视为行业繁荣与否的晴雨表。那么,为何曾经持续高薪的证券公司如今也面临收入困境?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证券业的降薪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一方面,从监管的角度来看,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风险的不断暴露,监管机构对证券业的监管力度也在逐步加强。这种加强监管的趋势不仅要求证券业在业务运营上更加规范,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制。监管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得证券公司在薪酬制定上需要更加审慎,从而可能导致降薪的情况出现。

另一方面,证券业本身的发展也是导致降薪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证券公司为了保持竞争力,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业务创新和技术升级。然而,这种投入往往需要牺牲一部分利润,进而影响到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此外,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这也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的薪酬结构发生调整。

因此,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一些原本高薪的证券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薪酬体系,以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

其次,为什么证券业之前收入会这么高?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证券业作为与资本最为紧密的产业,直接受益于资本红利的分配。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证券公司通过为各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投资咨询服务等,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些利润的一部分被用于支付从业人员的薪酬,从而使得证券业成为高薪行业之一。

同时,证券业是一个高度智力密集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要求较高。为了吸引和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证券公司需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这些人才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高薪成为证券公司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

此外,证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从研究分析、投资决策、客户服务到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团队来支持。这些团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而高薪则是确保团队稳定和高效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证券业发展的早起,高薪成为了支撑证券业长期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证券业的一种客观事实。

第三,证券业降薪也是市场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证券业的薪酬水平逐渐降低确实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一个更加成熟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意味着行业内的参与者数量增加,竞争压力加大。为了吸引和留住客户,证券公司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和服务提升等方面,这将直接增加其运营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盈利能力,公司可能会对薪酬结构进行调整,降低人力成本。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公司的业务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证券公司可能更多地依赖于传统的投资银行、自营和承销等业务,而这些业务往往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然而,在资本市场成熟的过程中,新兴业务如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投资咨询等逐渐成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业务通常需要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但其利润空间相对较小,这也使得薪酬水平受到一定影响。

更何况,去年整个资本市场的盈利能力都是相对不足的,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下滑,甚至出现了营收负增长的情况。为了维持正常运营和稳健发展,证券公司不得不开始调整薪酬水平,降低人力成本。这一调整是基于行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环境的客观变化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第四,证券业薪酬的二八分化也将开始出现。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的判断,最近几年中国证券行业的薪酬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未来的薪酬结构将会进一步加剧「二八分化」现象。随着证券市场改革深化,特别是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之后,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整合加速,那些能够适应新环境并持续创造价值的头部券商,以及在这些企业中担任关键角色、能够带来丰厚收益的专业人才,其薪酬待遇很可能会保持高位甚至继续增长。

同时,由于行业监管力度加大,经营成本控制要求提高,加上市场波动带来的业绩不确定性增加,不少券商面临降本增效的压力,导致整体员工薪酬有所调整,尤其是对于业绩依赖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的岗位,例如部分经纪业务人员,其薪酬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证券业的高薪标签或许不再适用于所有从业者,而是更多地集中到了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能够把握市场机遇、并有效管理风险的精英人才上,这符合市场化竞争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而对于整个证券行业来说,原先的薪酬体系正在经历变革,向更加市场化、绩效导向的方向发展,这可能才是未来真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