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一张图
从图上不难看出,若以GDP总量来论,运城、临汾仅次于太原、长治,位列全省第三第四;而以人均GDP来论,则分别居倒一、倒三。因此,有些人得出结论,运城临汾经济落后。但是,你知道吗?人均GDP并不是衡量经济强弱的唯一标准。比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17年人均GDP仅列世界第70位,莫非前69位都比中国经济发达?况且,整个山西经济无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人均上都在全国靠后位置,因此,矮子里面挑将军,并没有什么意义。
那么,是什么在制约运城和临汾的经济呢?
既然题主说了地理位置,咱就先从地理位置说起。
临汾地区和运城地区合称为狭义的晋南地区。而临汾市(尧都区)和运城市(盐湖区)都是各自地区的地理中心,地理位置不可为不好。但是如果以晋南地区而论的话,却不算最好的。最好的是晋南地区的地理中心--侯马。
侯马的地理位置有多好?
百度百科告诉你。侯马不仅位于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还地处秦、晋、豫大三角的中心,自古为「燕、赵、秦、蜀之通衢大道」,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境内南同蒲铁路、侯西铁路、侯月铁路、大西高铁,大运高速公路、晋韩高速公路,108国道、大运二级公路,呈三个十字交汇。设有海关、口岸、出入境检疫检验局、山西国际陆港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南部邮件分拣中心、山西移动第二呼叫中心及华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侯马北站编组站等。是晋南人才、物流、信息等资源要素的汇聚地,是山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侯马还是新亚欧大陆桥(荷兰鲁特丹港到中国山东的日照)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山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可是,这和临汾、运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要知道,临汾市、运城市直到2000年才升格为地级市的,在此之前,临汾、运城、侯马都是县级市。这就相当于,一个地方三个老大,各带一帮小弟,彼此谁也不服谁。这时就有人问了?侯马凭什么和临汾、运城平起平坐?要知道,在当年可是有这么一句名言「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多大。
事实也确实如此,三个城市「孰是中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丧失了重点投资建设的机会,三个城市之间互相制约、趋同发展,没有形成能够领导、组织、协调晋南地区经济活动的核心城市。
这个锅谁背?
省里。在山西的11个地级城市中,除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外,其它城市都是单区市。尽管由县级市改成了地级市,但从它们的规模和功能讲,依然是县级市,只是城市等级地位的虚假提升。这制约了腹地对中心城市扩散的吸纳功能,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而侯马,还是山西最小的县级市。你想扶持我当老大,又不给我相应的地盘和人手,我拿什么和别人争?
再看一张图
这是出版于2003年的山西经济地图集中的一张图,图片有的模糊,但是仍然能够看出早在十几年前山西就有了经济区的规划。
放大一点可以看出,当时的侯马被定位于晋南经济区的中心。而在最新的晋南城镇群规划中,侯马则被弱化为临汾的副中心。如下图。从这里可以看出省里对于晋南地区中心城市定位的犹豫不决和举棋不定。
虽然早有规划,却一直未采取动作。 因此,行政区划的不合理、政策执行的滞后以及城市定位的混乱是制约晋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因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