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嚎什么。
来,我手把手教你,从知乎学到的,【赛博润人物价法】。
第一招:免税大法
老中所有标价都是税后,所以你不要告诉他们你的价格还没交税。什么小费啊,附加消费就更是提都别提。
实在不行,你就去一趟波特兰,哪怕开车200公里,免税州啊,这10%的税点差别老大了,不能输。
而且一定要模糊描述,别说具体买了什么东西。就算说食品,也不要明说到底是全国免税的生食,还是普遍不免税的深加工食品,或者是本地产vs纯进口。
第二招:关税+定价歧视大法
找形象高大上的国际大品牌的产品,千万不能是中国本土的,要是带有价格歧视策略的那种,最好关税高昂或者中间商盆满钵满的。
正面例子:大排量原装进口豪华车(当前版本可用!)。
反面教材1:
上一个版本好使,目前已经作废的案例(千万别提)———手机:
按9%消费税——
$1199*(1+0.09)*7.13 = 9318元 。
苹果官网国行9999-500= 9499元。
险赢? 不不不,陷阱啊。
此刻对方掏出pdd百亿补贴,价格直降1750,你当如何应对?
你试图发动鄙视链大法,瞧不上pdd,结果京东也百亿补贴了。
你翻遍了TEMU、亚马逊、BestBuy,要么不卖要么更贵,找不到办法。再次搬出波特兰免税大法,好像也凑不够。
反面教材2:
这位手足提问以后被几千个答主按在地上打,图文并茂、数据详实,场面惨不忍睹,最后只能把题目锁死了。
错题解析:没有谨记田忌赛马的要领,误入老中擅长的领域,奈何老中能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下次要找老中还没怎么搞的高端奢侈品。实在不行,找高端进口生鲜跟原产地比价,进口总打不过原产地了吧。
第三招:挣美元花美元大法
如果统一换算成人民币的价格还是打不过,咱还是不能输。
发动【挣美元花美元】变换。
例句:
「别人挣美元花美元,1美刀的东西相当于你1人民币。」
一下子iPhone 15 Pro Max价格就变成 1300元了,地球上没有人打得过你,赢。
但是注意,只有比价格的时候允许开展【挣美元花美元】变换。谈收入的时候需要使用【挣美元花人民币】变换。
例如:
「送外卖月入3000美刀,一个月就挣214000人民币。」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你的任务不是来说服脑子好使的人的。
第四招:不吃不喝大法
比如十几年前大大方方的吹车比中国便宜,现在连特斯拉在联邦补贴7500美刀的情况下都贵不少。
怎么办呢?发动技能——【不吃不喝大法】。
例句:
「加州刷盘子时薪15刀,(不吃不喝)16.5个月买一辆特斯拉Model Y。老中这边要5年。」
弱点:你刷盘子吗?刷啊。你的特斯拉Model Y呢?
所以这时候就千万不能提高昂的生活开销,不能提租单间至少1500刀还得把衣服拿去公共洗,不能提再低的收入都要交税,不能提一碗面税后18刀,不能提麦当劳是外面吃一顿最便宜的餐,不能提一顿外卖最少30刀,不能提基础款手机壳20刀,不能提手机话费一个月50刀信号还差。
你看,这就是不吃不喝的重要性:但凡过正常日子,开销极大,低收入者一分钱存不下来,别说买特斯拉无限遥远,手机屏幕碎了都不舍得修。然而只要不吃不喝,明年就可以买了!一个月买两台iPhone!
总之,主打一个不吃不喝,不买保险不租房,通勤靠瞬移,才能吹「相对物价」。
不然的话你就会像题中这位咆哮哥一样,成为舆论场的破防者。
第五招:你的开销就是别人的收入大法
归根结底,纸包不住火,贵就是贵。
比如养孩子发现daycare一个月1500-3500刀,换修个马桶300刀,装个空调安装费赶上空调本身了,打个车轻松几十刀,哪哪都是15%-30%的小费。
然而此刻只要发动【你的开销就是别人的收入】大法,就能当场反转,完成绝杀。
只要遇到抱怨开销大的,就转进到劳动者收入。
「虽然你付不起服务费,虽然你外卖都舍不得点,但这体现了人家工人收入高啊。老中的物价低是因为在人工费用低。」
如果这时候有人问你:劳动者自己就不需要其他劳动者的服务了吗?劳动者要不要找人看孩子,要不要网购和吃外卖,要不要修理东西,要不要法律咨询?
或者如果有人告诉你老中的物价低是因为产业规模庞大产业链完善各种生产要素高度集中,快递便宜是因为物流发达仓储遍布快递员只送最后几百米,外卖便宜因为居住密集跑一次送几家。
———拉黑,直接拉黑。
如果再有人问你,美国物价那么低,孩子留学一个月250美元生活费是不是绰绰有余了。
拉黑,必须拉黑。这人要么中介费都出不起,要么存心砸场子的。
再说一次:你不是来说服聪明人的。中介生意的命根子是信息差和认知差。
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