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固有矛盾:车越多换电体验越差,车越少厂商越亏。
一个换电站附近,通常不可能再建新的换电站,那么在这个换电站附近,消费者越多体验就越差。虽然换电池的时间可以比加汽油的时间还要短,但是你换下来的电池是要充电的。
我们假设换电3分钟,充电1小时,那需要20块电池轮换。如果低于20块,那么换电可能在高峰期就无电可换。但同时充电20块电池,对电网的压力也是不小的。假如不能一小时充满,那需要的电池数量更多。
换电和加油不一样,加油只取决于加油的速度,几乎没有其他问题。换电还得考虑换下来的电池怎么充电的问题。
而且,baas这种中国消费者天然的抵触,因为未来价格不可预期。从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来看,后期的价格上涨会从「覆盖成本」变为「最大化利润」。
一旦baas不能符合某位消费者的预期,消费者仍然可以当纯电,那么为了换电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就会特别难受。
但换电的需求长期存在,主要是城市买不起车位、没有家充的群体将长期存在。假如换电车型可以把价格做到比亚迪秦这个水准,那么这部分群体的用车体验会大幅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