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程车将会大面积上市。
现在无论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还是新势力品牌,都在上增程车。
远的不说零跑/理想/问界,近的有阿维塔/智界都是同步出增程版。
增程版对车企的好处不用多说了,入了增程教,只要其他地方不是太拉胯,基本都是销量增长/利润增长的法宝。
所以明年一直出纯电车的品牌,如智己/小鹏都要上增程,连蔚来都要上增程(供国外),也不是那么奇怪的事情了。
2、混动/增程电池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纯电续航将会上300,甚至400公里。
之前的混动/增程电池大部分都是纯电cltc续航120-180公里,绝大部分只能支持慢充或者几十KW的快充。
现在的混动/增程动力电池已经到了400公里+的纯电续航,比如宁德时代发布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纯电续航为400km+,兼具4C超充功能。
虽然我无法理解为啥混动/增程要配置这么大容量的动力电池,这都赶得上一般纯电车的电池容量了。但是动力电池的原料降价是大趋势,所以动力电池企业舍得给量,而车企也配置得起。
所以明年有的纯电车续航400公里,摆在旁边的混动/增程车也支持400公里续航,纯电和增程的价格一致或者增程车反而更贵,这种原本奇怪的事情也会变得司空见惯了。
3、半固态电池将会在下半年批量上市,电池会更加安全。
这里真的不需要听车企说的啥2026年上固态,2027年上固态了,这都是炒概念。
据在某世界一线实验室的做电池的前同事说的,又高密度又能快充还安全的固态电池在实验室都很难搞出来,别说到量产阶段了……而从实验室研发到车间试样到测试车,再到豪车上试装车,再到豪车量产(成本太高,普通车型承担不起),到最后普及到大部分车型,少说10年的时间吧。
所以半固态电池还是很有前途的,这10年就是留给半固态电池的阶段了。
和去年蔚来只租不卖的超高成本的半固态电池不一样,之前昂贵成本据说已经大为改观,半固态电池和传统高密度三元锂的成本快要持平了。
智己的L6,MG的新车,可能都会搭载半固态电池。
嗯,名爵还会在2025年推出DMH插电混动,后面新能源的新车型估计都是纯电+油电混一起推了。
4、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开始批量上市,开始阻击国产新能源。
从2022年到2024年这三年,合资品牌眼睁睁看着国产新能源突飞猛进,新能源车把传统燃油车打得溃不成军。
但三到四年的时间,正好是传统燃油车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中间一些油改电,一些什么验证码的试水之作惨遭市场嘲讽后,在2025年肯定会有一堆堪比国内新能源车型,有竞争力的合资新能源车出来,原本短板的智驾和智舱,现在都有了合作伙伴,比如Momenta,华为,小鹏,不再会有明显的短板。
而在合资擅长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下,只要合资品牌敢拉下身价,不要以往的高利润,而是真正要抢市场,可以把新车的性价比打的比国产汽车还要强。
5、大部分国内车企加快布局海外市场。
就像之前知乎电CLUB新知技术大会的讨论。 同济大学汽车博导马钧,说国内的三电技术、软件技术,实际已经大幅超越了国外水准。所以各家车企不要在国内在这么卷下去了,而应该出去攻城掠地。
2023年,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出口汽车522.1万辆。
2024年出口汽车预计高达580-600万辆,这还是在有些国家制裁的背景下完成的。
出口海外的好处有很多,就是国外的利润的确丰厚,海外的当地车企是真的不经打,无论是在成本还是在新能源供应链的完善上,还是在具体车型的最终竞争力上。
其他的,还有著名新势力品牌,将会在2025年出现暴雷,这个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