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大方屏,我已经无感了」,这是小红书上某款最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帖子下的一条真实用户评论,并迅速收获了一堆点赞和相似的观点。
这也很难怪消费者的反应。早些年新能源汽车横空出世,以立式大方屏、少按键的座舱交互方案,来凸显科技氛围感时,确实给了消费者一些新奇感,但2024年的前11个月,市场上推出的新能源新车车型就多达130款, 即每月有差不多12台新车累积出现在消费者眼前 ,而拉开这些新车的车门,大同小异的座舱风格,着实让人迷茫和沮丧。
「 从十几万到售价上百万的新能源汽车,都仿佛用上了一套公模的极简风格内饰 ,过往靠材质拼接、按钮面板布局来呈现的豪华感与艺术感不见了,配一两个中控大屏,或者在第二排加一个‘大彩电’,强调自身的语音识别功能多么强大,智能化驾驶水平如何高如何趋近于无人化,除此之外再加一些无关痛痒的噱头功能,实在是很难评」,某用户评论说。
左右各一个屏幕,就是主副驾各不得罪,一个屏从左划到右,就美其名曰「向日葵屏」,某款新车的核心卖点,就是「配五联屏」,至于为什么需要五联,而不是两联、三联,品牌方自己也没有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像极了以参数堆积为主的电脑攒机时代,更何况「不服跑个分」也确实出现在了很多车企的外宣物料里。
可能是汽车行业过于内卷,静下来思考和创新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也可能,直接照搬,能带来成本和效率的双重优化,但当如此多同质化且显得「boring」的车内座舱同时出现时,车企们是否真的应该考虑给消费者一点点不一样的东西了。
科幻电影照进现实,炫技背后是交互进化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早在2012年上映的【碟中谍4】里,汤姆克鲁斯驾驶的宝马i8电动超跑概念车,惊艳了全球观众——这辆亮相于2009年法兰克福车展的概念车,有着酷炫的、充满未来感的车身设计和交互方式。
【碟中谍4】汤姆克鲁斯驾驶的宝马i8
在电影里,宝马用概念化和后期合成的方式,给大家大致勾勒了未来用车场景:在车辆智能化还微不足道的当时,i8概念车就可以实现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人机交互方式,自动规划出最佳线路,并在前挡风玻璃以满屏投影的方式呈现出导航路线、紧急避让提醒等信息。
在玻璃上呈现信息,如今看来这一技术已经变得稀松平常,但颇为有趣的是, 平视显示技术(HUD,Head-Up Display)就是宝马在20多年前首次大规模应用在汽车座舱内的 ,只是在电影里加以了炫技化的呈现——将整块挡风玻璃作为信息呈现的载体。电影在全球热映那一刻起,宝马在智能化和人机交互的创新性上,无疑是充满前瞻性和令人钦佩的。
而在1月8日,宝马宣布将电影里的科幻画面变为可量产的现实。在2025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宝马发布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首创全景iDrive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统,首创全景iDrive包含车内四大全新交互界面: 行业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全新3D抬头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以及BMW首创向心中控。
宝马发布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
其中跟电影科幻镜头极为相似的,就是视平线全景显示,应用了宝马自主研发的颠覆性超近距投影平视显示技术,革命性地替代传统仪表盘,可将信息在A柱到A柱的范围内投射在挡风玻璃下部的黑色涂层上,提供大面积、高精度、远视野的显示效果。再搭配全新3D抬头显示位于视平线全景显示上方,可将导航和自动驾驶信息投影到驾驶员最佳视野内,二者精妙配合,信息呈现井然有序。
「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正在改变我们与汽车的交互方式。我们的目标是让它在用户体验方面比以往更加友好」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如此表述这一技术的用户体验点。
此外,宝马首创向心中控屏幕采用行业唯一的「自由剪裁」式设计,看上去也颇为科幻感的同时,使其更靠近驾驶员,操作更加方便,且17.5度的倾斜角,让驾驶员在操作方向盘时,中控信息不会有任何遮挡。与一般异形屏上图形为矩阵显示而存在大量黑框区域有所不同,UI完全根据屏幕形状进行设计,类似于全新MINI的圆形屏与UI相匹配的设计。
而在这些创新性的硬件背后,宝马对智能时代的座舱有着自己的理解。
「以驾驶者为中心」,现阶段汽车座舱设计的不变主题
2015年的一篇【一屏好还是多屏好】的稿件里,作者的观点说,屏幕的多少,这其实取决于人机交互的设计原则。「对于汽车来说,安全是第一位的,汽车人机交互也应该追求安全,不能因为交互系统的设计影响到行车安全。其次就是操作方便,显示直观,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注意力大部分放在路上,复杂的操作和显示只会影响驾驶」。
宝马的理念与之类似。
提到宝马,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它所宣扬的「Driving Pleasure」驾驶之悦,这其实是宝马一直以来「以驾驶者为中心」的一个感性表达。
在中控区域繁杂按键的时代,驾驶者在操作空调、导航等功能时,需要在无数相似的按键中艰难操作,视线难以集中,存在不小的驾驶隐患。
于是,2001年宝马基于「以驾驶者为中心」的诉求,推出智能人机交互概念——BMW iDrive操作系统,以一块屏幕和一个旋钮,为驾驶员与车机之间搭建起一座全新的沟通桥梁,通过大幅减少车内的开关和按钮,打造出现代、简洁的内饰设计,让驾驶专注度与安全性实现质的飞跃,彻底改写了汽车人机交互的格局。
而在进入新能源与智能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给消费者呈现出「无人化」的趋势和想象空间,城区、高速导航0接管,无人泊车、无人自动代客泊车等等,但在宝马看来, 在真正的无人驾驶远未到来的今天,车辆仍是以驾驶员的人工操作作为核心 ,因此继续遵循「以驾驶者为中心」,就是一个最为务实且继往开来的方案——在不同方式的交互上创新,以满足这一核心诉求。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宝马所说的,「全景iDrive四大全新交互界面,是宝马在新能源时代,对过往以‘驾驶者为中心’独有人机交互体验的新表达」。
从按键到屏幕的科技属性演化中,我们一度看到了对于屏幕的过度依赖,和事实上造成交互退化的极端案例,比如连车辆换挡功能,都被集中在了大屏幕里,而需要打开雾灯,还需要在屏幕的更深一级菜单里去找寻。
在BMW的全景iDrive的四大核心交互界面内,以最新的技术和载体,实现了「物理按键—触控反馈—语音控制」等多种方式配合的协同联动——也就说通过多种模态的组合,让用户怎么方便怎么来——给用户以直观、易用、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人机交互体验:
如信息可以铺满屏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及向驾驶员倾斜17.5°的向心中控屏,为的是能让驾驶者更轻松、更专注、更安全地获取和触控屏幕信息;超感智控方向盘,给用户提供了触碰+回馈的手部信息反馈机制;而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语音控制来释放双手,也是目前智能汽车的基本操作,只是过往很多跨国企业的软件能力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使用感受乏善可陈。
本土语音引擎技术
于是,宝马选择与中国头部科技公司合作,打造本土语音引擎技术,大幅提升智能座舱的信息检索和系统响应能力,以求更精准地理解用户指令和判断用户意图等。
宝马认为,真正的科技不是简单地配置堆砌,而是需要有人文关怀,创造「人车合一」的驾驶体验:车要开得快、跑得久、刹得稳,真正实现车与人沟通如一;更要让信息传递「零层级」,驾驶专注零打扰和驾乘体验零压力。
在后续还有相当长的「人车共驾」的智能汽车发展历程里,宝马的理念和选择,其后续的市场反馈如何尚不可知,但或许能给当下同质化的智能汽车,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答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