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3/616bd3b34f5242b928f471c0a615c6da.webp)
作者 I 孙小树
编辑 I Chris
ARCFOX αS 是北汽高端电动品牌极狐的 C 级纯电轿车,也是前段时间搭载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火爆出圈的那辆车。
但这一次,我试驾的是不搭载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 ARCFOX αS。这样正合我意,因为可以忽略华为的标签, 将关注点落回到极狐,去体验这个 2016 年才刚刚成立的自主品牌所推出的第二款车的实力。
![](https://img.jasve.com/2024-3/553236c22af6ae9306ec9bc41fbfffbd.webp)
「纸面实力」
在具体展开聊 ARCFOX αS 的驾驶体验之前,要了解下 Ta 的纸面实力。ARCFOX αS 出自极狐与麦格纳合作打造的 IMC 架构,全系除开两款华为 HI 版,共有 4 个版本:
ARCFOX αS 525 S:NEDC 续航 525 km,补贴后售价 25.19 万元;
ARCFOX αS 525 S+:NEDC 续航 525 km,补贴后售价 26.89 万元;
ARCFOX αS 708 S+:NEDC 续航 708 km,补贴后售价 28.19 万元;
ARCFOX αS 603 H:NEDC 续航 603 km,补贴后售价 34.49 万元。
![](https://img.jasve.com/2024-3/6c24a612d261d85caa6db42fd808f966.webp)
和 ARCFOX αT 一样,αS 提供两种规格电池。525 S / S+ 采用的是 67.3 kWh 电池,708 S+ 和 603 H 采用的是 93 kWh 电池。
ARCFOX αS 603 H 是四驱双电机高性能版本, 最大功率 320 kW,最大扭矩 720 N·m,零百加速 4.2 S。 其余三款为两驱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 160 kW,最大扭矩 360 N·m,525 S / S+ 零百加速 7.7 S,708 S+ 零百加速 8.3 S。
![](https://img.jasve.com/2024-3/6f7a9a0dc5b7993d30a215312276950c.webp)
我们试驾的版本是四驱双电机高性能版,试驾当天北京怀柔的山路路况也极佳,所以有机会更细致地体验这辆车的机械素质。
「驾驶体验」
ARCFOX αS 虽然在定位上是 C 级轿车,但 140 mm 的离地间隙,加上近 1.6 m的车身高度,以及掀背式尾门,使得 ARCFOX αS 看上去更像一辆 Crossover。实际上 ARCFOX αS 高性能版使用的轮胎正是米其林 PILOT SPORT 4 SUV。
![](https://img.jasve.com/2024-3/bc9466ad7c6a32a14bcfecb27339ea67.webp)
但当我坐进 ARCFOX αS 驾驶室,调整好座椅和方向盘,启动车辆上路后,就完全不会再去纠结这是辆轿车还是 SUV 了, 因为我的注意力都被 Ta 的底盘调校吸引走了。
电动化干掉了汽车最复杂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造车的门槛,但汽车依然是件极其复杂的工业品, 例如包含传动、行驶、转向和制定四大系统的汽车底盘的存在,如何调校底盘仍是对厂商的重大考验。
![](https://img.jasve.com/2024-3/ea81aea2330955b3a924f01030e2fe54.webp)
说回 ARCFOX αS,先从关乎行驶体验的悬架调校谈起。试驾的前半段都是山路, 当我连续过弯时能感受到 ARCFOX αS 对车辆侧倾的抑制做得很好, 一些同级竞品出现的过弯调整时的晃动并没有发生在 ARCFOX αS 上。
而当我在空旷路面上模拟快速超车并道时,能清晰感知到 ARCFOX αS 重心在横向跟随上的迟滞,这种缓冲能极大提升车辆稳定性 ,这样的悬架调校功力出现在自主品牌车型上,我是比较意外的。
![](https://img.jasve.com/2024-3/2afc42a04079c5acad316d56a91dfeb6.webp)
衡量一款量产车型悬架调校的好坏,是否偏科是重要参考, 成熟的悬架调校往往是可以做到兼顾操控性和舒适性的。
在体验完悬架的操控性调校水准后,我们很好奇 ARCFOX αS 在悬架舒适性方面的表现如何,所以在试驾中程路过一段残破的沥青路时,有格外留意底盘对路面颠簸的过滤。结果是我们在车内可以感受到路面变化情况,但车身不会有激烈的回弹。
看来,在试驾开始前,极狐官方车队教练介绍的 ARCFOX αS 悬架的那种韧性,不是王婆卖瓜。 而且,这种紧致和软糯的共存,是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普通硬件配置基础上,通过底盘调校实现的。
![](https://img.jasve.com/2024-3/ec7a3ca5368fe80a45b1748986928390.webp)
再来谈谈 ARCFOX αS 的转向。可能是受限于车内空间(毕竟这是辆电动车,因为电池的原因,地台还是有些高的),个人觉得方向盘是偏大一些的,但好在握持感还不错,转向力度虽然很轻,但阻尼感明显,平衡拿捏地恰到好处,这点上保持了 ARCFOX αT 的水准。
ARCFOX αS 的油门响应是我收获的另一份惊喜。 一来 ARCFOX αS 的油门输出很线性, 不像有些同级别电动车那样油门初段响应过于激烈,借用同车老司机的话讲,「这款车的油门响应,让我想起了我那辆除了油门一无是处的威马 EX5」。
二来不同驾驶模式下油门的响应逻辑很人性化。 ARCFOX αS 有经济、舒适和运动三种驾驶模式,经济模式下油门初段响应会变弱,但变化不会过于突兀,同理,运动模式下油门的初段、中段和后段响应是逐渐加强的。
![](https://img.jasve.com/2024-3/b5d8dfe387de9fdb955914da6c0bd6ca.webp)
至于 ARCFOX αS 的制动, 我认为刹车总体是很线性的,但似乎存在前程虚位的现象, 踏下刹车踏板的前 0.5 公分没有明显感觉到制动的介入,当然这是在我们在跑山阶段激烈驾驶下的感受,正常路面行驶时刹车虚位的感觉并不明显。
ARCFOX αS 是辆纯电动车,单踏板模式就不得不聊。其实之前我对单踏板模式的印象并不好,倒不是不喜欢这项技术,只是认为很多单踏板模式的体验做得并不好,动能回收介入过于强硬,车辆的顿挫感很明显,影响了驾乘舒适性。 回到 ARCFOX αS 的单踏板模式,在松开油门后,可以感觉到动能回收的介入是一个逐渐加强的过程,这样就有效避免了顿挫感。
ARCFOX αS 的底盘调校能表现得如此成熟,离不开极狐和麦格纳的合作。麦格纳是全球第三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时拥有丰富的汽车代工制造经验, 但麦格纳并不是汽车界的「富士康」。
![](https://img.jasve.com/2024-3/8dec59abdc8e704d7871c7b6bf7acfef.webp)
麦格纳代工汽车生产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制造组装,而是会深度参与到车型的前期研发,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宝马 Z4 的制造。Z4 项目上,宝马几乎只提供了设计要求和相关资料,麦格纳大包大揽了设计到制造的所有环节。
同时,麦格纳也是电机减速器、电动后驱的供应商, 其代工过的产品除了宝马 5 系、宝马 Z4 的异父兄弟丰田 Supra、奔驰 G 级这样的经典燃油车型,还有捷豹 I-PACE、索尼 Visioni-S 概念车这样的电动车。所以,北汽能和麦格纳合作造好一辆电动车,并调校出成熟的底盘,并不奇怪。
![](https://img.jasve.com/2024-3/6ae9b11becc671ba08320f83c32c3637.webp)
开着这样一辆底盘调校成熟、零百 4.2 秒的电动车, 很容易不知不觉地提到很高的车速,尤其是在 NVH 还不错的情况下。 试驾途中,当我们在山路上将速度提到 90 km/h 以上时,车内静谧性依然很棒。在高速路上由于路面颗粒较粗的原因,速度达到 100 km/h 以上后会感觉到胎噪,但也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续航表现」
ARCFOX αS 的长续航版有 NEDC 工况下 708 km 的夸张数据,即使我们的四驱高性能版也有 603 km 的账面续航, 但我们更好奇 ARCFOX αS 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
![](https://img.jasve.com/2024-3/cbaed8e72f9c14c87b7db77cb6e3da80.webp)
其实这次试驾是有节能续航挑战的,但拿到一辆底盘调校如此成熟的车,又遇到路况极佳的山路,甚至中间有一段是单行山路,我们没法抑制住自己试探车辆性能极限的冲动。
但即使是经过 103 km 的「激烈驾驶山路+小段高速路+空调开到舒适温度」驾驶后, ARCFOX αS 的表显续航只下降了 127 km,动能转化率达到 81.10 %,更夸张的是,其他组车辆有实现 155 % 的动能转化率。
ARCFOX αS 高动能转化率的背后功臣之一,是博格华纳的三合一高集成电机,而动力总成供应商还包括西门子, 所以 ARCFOX αS 的动力总成效率可达到 93.5 %。
「任重道远的智能化」
ARCFOX αS 因为华为 HI 版而出圈,但拿掉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后,ARCFOX αS 的智能化表现如何呢?
ARCFOX αS 拥有的硬件基础为: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4个全景摄像头、1个前向摄像头、1个驾驶员人脸识别摄像头。 基于这些硬件,ARCFOX αS 拥有 L2.5 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https://img.jasve.com/2024-3/05b743ee5cce1974d2a76fefed4db35e.webp)
具体到使用体验上,在未开启 ACC 自适应巡航的情况下,ARCFOX αS 的车道预警可以做到在车辆偏离行驶车道时,通过方向盘和座椅震动,配合抬头显示屏的红色车道线警示,提示驾驶员。
但在试驾过程中,ARCFOX αS 打灯自动变道的成功率不高。在空旷的高速路上,ARCFOX αS 可以轻松实现打灯自动变道, 但在侧后方有车辆时,即使车辆距离很远,且无加速迹象时,ARCFOX αS 做出的判断仍然是后方有车,不能变道。
智能化不单单是智能驾驶,还包括智能座舱等方面。ARCFOX αS 虽然拥有一块全球量产车型中最长的 20.3 英寸的 4K 多联屏,但 Ta 给我的人机交互体验很一般。
![](https://img.jasve.com/2024-3/3bbb42ed9666167cfa32e247c0af7295.webp)
ARCFOX αS 是同时支持屏幕触控和中央扶手旋钮控制的, 但通过旋钮控制时,层级过多的系统让我们总是不耐烦地想去通过屏幕控制,但功能界面往往在远离驾驶员的屏幕上,需要侧身伸手。
例如当我们尝试关闭模拟音浪时,坐在驾驶位的老司机被一级级的控制层弄到崩溃,最后还是坐在副驾的我在右侧屏幕上关掉了声浪。但如果副驾没有人呢?我觉得很多人会不耐烦地找机会起身通过屏幕控制, 这样既不便捷,也不安全。
不过,ARCFOX αS 只是极狐这个年轻品牌的第二款车, 而且,基于 IMC 智能模块架构打造的 ARCFOX αS 是具备 OTA 能力的,可以升级、迭代、优化智能化体验。
「结语」
之前我对 ARCFOX αS 的印象,更多的是 Ta 作为华为自动驾驶合作伙伴的身份,但当我亲身试驾了 ARCFOX αS 后,其远超预期的越级驾驶体验,两驱长续航版 708 km 的账面续航实力,以及现实体验中的高动能转化率,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夸张地讲,在机械素质层面,我认为 ARCFOX αS 是 30 万元级别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