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全新的奥迪豪华电动品牌发布及首款概念车型E concept亮相会引发舆论场的一片叫好。此前,几乎每个跨国车企面对新汽车挑战所采取的举措,包括推出的新产品,都很难得到认同。这截然不同的反响背后一定有值得一说的地方。
一是,新汽车的道路上,跨国车企开始赶上来了。我一直在讲新汽车的概念,是在于中国汽车的领先,绝不仅仅是换了个能源动力。而是全新的概念,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思路,全新的供应链,全新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的全新汽车。它是以新能源电动化为特征,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新物种。这样的特点,对每一个传统车企来说都有一个全新认识的过程。这一次,奥迪与上汽合作新品牌AUDI官宣,不仅传递出将传统的「四环标」换成奥迪字母标AUDI,更重要的是,在新AUDI标下将衍生基于全新开发的智能数字平台的纯电产品。这让大家觉得,奥迪对新汽车的认识到位了。记者们见多识广,之前很多跨国车企的新汽车总让他们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二是,新汽车的路上,一定要了解中国汽车,融入中国汽车。很多人说,这次全新奥迪电动品牌的发布被大家认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上汽集团的紧密合作,将奥迪的基因与中国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奥迪全球董事石柏涛说,中国在数字化和电动化方面持续树立了标杆。奥迪·上汽项目CEO宋斐明表示,中国正引领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了解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人都明白,表这样的态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方面,过去传统汽车时代是跨国公司定义汽车;另一方面,新汽车新赛道是软件定义汽车。中国汽车走在了前面。事实面前跨国车企有了难能可贵的反思。人们常说目标明确了,态度也有了,方法也找对了,剩下的只是时间了。
我始终认为,新汽车的路上,中国开了个好局,但最终的领先远没有人们说的那么简单轻松。相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留给中国汽车的「好日子」不会太久,况且我们自身还存在着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跟跨国车企一样,中国车企在新汽车征程上,同样也需要重新对标,需要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前不久,奔驰动力电池回收工厂在德国竣工投产。德国总理朔尔茨专程出席仪式。一般人不会理解,一个规模并不大的工厂竣工,国家的政府首脑赶到并讲话,其中意味着什么?在仪式结束后,与戴姆勒奔驰全球CEO康林松的交流中,他说这是奔驰迈向脱碳的关键一步,他说到了奔驰要做的是「致力于零碳中和的未来,」不仅在电动车,更在于整个价值链,「循环经济应该和脱碳相辅相成。」这样的「高、大、上」的表态,让我突然意识到,新汽车面前,奔驰的做法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
过去一段时间,在中国常常有新势力、科技公司对传统车企「开炮」「出题」,给大家的感觉,传统车企落后了。这话说了很多年了,说多了不免有这样的疑惑,后来者说了这么多,推了那么多的新科技,别人学也该学会了,更何况传统车企中专业技术人才一大把,清华的,海归的难道就不如地方院校的技术人才?有人说,这里有个逻辑上的问题。后来者总说自己有别人没有的东西,而传统车企那里总纠结有和好的问题而不说话。拿着话筒不说话,话筒自然被说话的人抢了过去。这样的比喻自然不能说明问题,但将新汽车想得更复杂一些,甚至跟一个国家的循环经济联系在一起,至少给我们在讨论新汽车未来格局的时候一些启发。
中国新汽车的领先,有一个必须要说的特点,它是建立在全新供应链基础上的研发。跨国车企百年领跑汽车行业,形成了稳定的供应链的同时,也束缚了自己对新汽车的理解和想象空间。这一点跨国车企已经意识到了。雷诺汽车在中国的合资过去是不成功的,很多人都认为它搬出了中国。其实不然,这两年,他在关闭了传统合资厂的同时,悄悄地做了两件事:一是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合作,将中国的新汽车产品和技术换上雷诺的标,用雷诺的渠道在国际市场销售;二是在中国成立面向全球的研发中心,在中国全新的供应链基础上研发面向全球的汽车。据悉,不少跨国车企都用类似的方法在推进新汽车的发展。这也是我认为中国汽车在有先发优势的情况下,必须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的原因。
康林松说,这两年,除了德国,他待得时间最长的国家是中国。他还说,奔驰每年末都有一个「战略周」,所有的高管都会集中讨论未来的战略。今年,他要将这个「战略周」搬到中国来,让大家感受中国发生了什么,感受中国速度、中国竞争,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成功将助力奔驰在全球的更大成功。他这样表态的背后,是奔驰已经在中国投入了数百亿用于新汽车。最重要的是,康林松坚定认为,奔驰要做的就是在数字化体验方面引领风潮。尤其重要的是,明年,奔驰要开启全新一波产品攻势,也是奔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产品攻势。
新汽车的道路上,新的变化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