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智界R7这款车实际使用体验到底如何?

2024-12-25汽车

我们选择的是智界R7 Max(100度电池,紫色,20寸轮毂),今年9月10日小订,10月18日提车,到现在已经开了两个多月,行驶里程达到了6000多公里,其中智驾里程超过4500公里,目前总体用下来很满意,下面分享一下购车经历、提车经历、以及使用体验。

一、为什么我们选择了智界R7 Max这款车型?

其实去年10月份我就入手了问界新M7 Max,那款车开了10个月时间, 选择置换最主要的原因是增程车的能源形式不适合我

为什么这么说呢?问界新M7 Max我开了10个月总里程是18402公里,其中用电跑了大概15000公里,用油大概跑了3000公里,基本上除了上高速以外大多数时候只用电,毕竟用油的成本比用电高太多。

10个月15000公里用电,平均下来一个月用电大概跑1500公里,而CLTC里程175km的问界新M7 Max充满电城区估计能跑个150公里,也就是说我基本上一个月要充10次电,扣除有些时候没开,那么2-3天必须充电一次。

如果说有家充桩也就罢了,但是我们家没买车位,也不打算买车位,无法安装充电桩,所以不得不跑去外部充电站充电。

去外面充电又出现这么个情况:你是不在乎电价愿意在高峰期随意充一块五六一度的电,还是半夜用电低谷去充3毛8一度的电呢?别看也就差价一块多钱,但是40度电池充下来的差价可是将近50块钱,一个月下来相差500块钱,一年下来相差6000块钱。

我相信只要不是家里有矿应该不难选择,因此那10个月我基本上每隔两三天就得半夜11点或12点左右去跟一堆网约车、货拉拉们去抢充电桩,冬天寒风刺骨,夏天洗桑拿蚊子咬,还被网约车司机嘲讽买得起车、加不起油,滋味属实不好受,也确实充烦了。

不过,如果有家充桩且财力雄厚,那么增程车还是很好用的,我们小区有一大堆问界、理想、领跑等品牌的增城车主,他们大多数都用得很满意。所以这也谈不上是问界M7的问题,主要是增程车确实不适合我这种没有家充桩、同时又舍不得用油或在任意时段充电的用户。

选择智界R7其实也没有太多纠结,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之前就把市场上的大多数纯电车型试驾过了一遍,都没有满意的车型。比如特斯拉开起来还行,但是坐起来又硬又颠,不适合家用;极氪001驾乘体验都很好,空间大,性价比高,但是智驾拉跨;小米su7很有速度与激情,适合年轻用户,但是轿车空间同样不适合家用;蔚来ES6和蔚来ET5T外观很漂亮,但是随便一选配价格蹭蹭上去了,加之电耗比较高,我们对换电不感冒,也不知道蔚来这么持续巨额亏损下去还能撑多久。

另一方面,我们要大空间又要长续航,还得是纯电车型,那么传统轿车、中大型SUV就直接pass了,轿车空间有限,纯电中大型SUV目前没有一款续航称得上好的,而唯一能兼容大空间和长续航的产品只能是形态介于二者之间的轿跑SUV,智界R7恰好是这种产品形态。再加上问界新M7 MAX开下来我们对华为智驾非常认可,所以智界R7一发布我们就直接下定了。

最后算了一下各种购车优惠和补贴,从问界新M7 Max置换到智界R7 Max我们自己贴了不到五万块钱。

二、智界R7落地价格是多少?购车谈下了什么优惠和礼品?

很多朋友买车还不知道可以谈优惠,实际上不管什么车只要有经销商销售,那么一定是可以谈的,只是谈多谈少的问题。

有些车友说,我们也去找销售谈了但是谈不下来,销售咬死不松口,那你可以换个销售再谈,或者找一家不是那么热门地段的汽车销售门店去谈,因为他们订单并没有那么多,为了完成KPI是愿意出让自己的部分门店销售提成的。

我们选择的是【紫色、100度电池、20寸轮毂】的智界R7 Max,这个版本的基础车价是299800元,加上100度电选装费用20000元,再加上6000元的紫色选配费用,还有10000元的华为智驾包,扣除12000的首销选装基金,算下来是323800元。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优惠权益和补贴:

  • 小订优惠3000元
  • 大定优惠3000元
  • 鸿蒙智行老车主增购补贴10000元
  • 中秋小订10000积分、充放电枪赠品,折现1800元
  • 老车主邀请购车扫码返现800元
  • 销售优惠折现6400元
  • 安徽省购车置换补贴18000元
  • 这么算下来智界R7 Max的最终到手价格是28.08万元,其实我们这个不算最优惠的,听说海南那边购买新车直接补贴3万,有些车友干脆跑到海南去买了。

    提车的时候因为时间比较急,我们也懒得折腾,就直接在鸿蒙智行交付中心购买了销售推荐的保险,花了7100块钱,如果你不怕麻烦也可以找第三方保险,五六千也能买到。

    智界R7 Max提车的时候,交付中心赠送了两只工装小熊、4个头枕、2个腰枕、一套黑色植绒脚垫,都是官网同款,不过头枕和腰枕当时没货,都是一个月之后才寄过来的。

    这里要吐槽一下合肥市鸿蒙智行长春街门店的服务,其实提车前一天我们就跟交付专员提到帮我们洗好车、充好电,但是提车的时候他们却没有做到,应该是太忙给忘记了,最后他们补偿了一台放电枪表达歉意。

    合肥市其实有两个华为智选车的交付中心,但是长江西路那个只交付问界,而长春街店则是交付鸿蒙智行全系车型,这就导致后者的工作量急剧上升,人员有点跟不上,场地也捉襟见肘,希望后续能够扩建改造或者新增更多鸿蒙智行交付中心。

    三、智界R7 Max两个月开下来到底怎么样?有哪些优缺点?

    1、外观颜值相比M7提升巨大,很新能源

    智界R7的外观其实就是拉高了的智界S7,整体设计虽然见仁见智,但是溜背式设计+侧面的流畅线条使得R7看起来很新能源,辨识度非常高。尤其是我从问界新M7置换到智界R7,可以明显感受到车辆外观颜值的跨越式提升。

    其实一开始我总觉得前脸是不是有点短了,拉长一些可能车身更修长,比例更好看。后来对比发现像Model Y等几款竞品都是这样的短脸设计,把空间留给后面,而且如果做长的话,那么本就5米长的车身可能要到5米2以上了,对于家用车来说太长了。

    从车身比例来看,我认为还是智界S7更协调,但是考虑到智界R7给到了更实用的超大空间,二者选其一的话,我还是会选择智界R7。

    另外紫色、蓝色、以及黑白灰之前一直纠结选哪款颜色,特别是在店里看了实车之后感觉每一款配色都挺好看,最后选择紫色是因为想到以后买车有的是机会选择黑白灰,而智界R7这种轿跑SUV还是选运动一点的亮色比较好,加上听说紫色交付快,所以就定了紫色,提车后全家人都很满意,很有气质,回头率也超高。

    2、空间超大超能装,甚至不逊于问界 新M7

    智界R7 Max的空间之大是超出我想象的,因为这款车型的空间竟然与我之前开的问界新M7相比也不遑多让。

    智界R7 Max的大空间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坐在主驾你会感觉到整个视野开阔了很多,与传统车型相比更像是坐到了阳台看风景,而非透过卧室窗户看风景。

    其次是二排空间非常大,家人都说从外面看起来车没有问界新M7那么大,但是坐进去与问界新M7感觉差不多,当然实际上高度要矮10厘米,但是我们家人都不是大高个,所以没有那么明显的感知。

    最后就是非常出色的收纳空间,支持双击两下开启的前备箱、二排座椅下放的抽屉、以及空间可以媲美问界新M7的超大后备箱,总体而言甚至比问界新M7更能装。

    还有一点是智界R7 Max二排放倒后空间很大,我身高1米75,躺在里面睡觉空间还挺宽敞,买个充气垫用来露营旅游非常棒!

    3、白色内饰简洁优雅,缺点豪华但是同价位不错

    智界R7 Max我们选择的是白沙杏内饰,虽然很多人都说这款配色不耐脏,但是综合对比下来觉得还是白色内饰与紫色外观最搭配。

    白沙杏内饰整体非常简洁优雅,下半部分是皮革材质,平时小孩脚提到弄脏了我们会及时用湿巾擦干净,再用纸巾擦掉水分,所以也还好,不难打理。顶部是麂皮材质,翻毛皮看上去挺高级但是确实不耐脏,所以我们尽量避免脏手脏物触碰到。

    座椅感觉比问界新M7的支撑性要更好,连续开车两个小时不像之前那么容易腰酸,不过还是建议大家选购一款腰靠会更舒服, 但是别买智界R7官方同款的,那款一点都不贴合,是个坑。

    整体来说,智界R7的内饰设计我们是很满意的,简洁优雅,跟五六十万价位车型相比确实在豪华性上差点,但是在30万价位算是很不错的水平了。

    4、操控非常轻便,转弯半径小,乘坐舒适

    智界R7的操控我开下来主要两点感受:

    第一点是非常轻便,从问界新M7 Max到智界R7 Max,操控起来感觉好像把冬天的羽绒服脱掉换上短袖一样,方向盘轻、电门轻,轻轻一碰就能指哪打哪。而且转弯半径小了很多,之前开问界新M7 Max需要两把掉头的路口,现在智界R7 Max都能一把掉头。

    第二点是底盘很稳,我们回老家要经过福银高速,在安徽和湖北交界处那里的小池服务区附近高速路段是水泥路面,很多车辆在那段路上会瞬间变成船,不仅颠簸,而且车身左右摇晃得厉害,跟坐船的感觉一模一样。而我们开智界R7过那段路时虽然颠簸也必不可少,但是左右晃动的船感大大降低,无论是开起来还是坐起来都舒服很多,爸妈也不晕车。

    而且之前我以为智界R7宣传的智能预瞄自动调整空气悬架可能是个噱头,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还真的有用,比如从高速进入服务区悬架会自动调到标准避免磕碰,而从服务区开到高速上悬架又会自动跳到最低以降低风阻,调整过程除了我们可以感受到车身高度的变化,在仪表盘上也有相关的标志提示。

    对于智界R7的操控与乘坐我们都比较满意,不过听朋友说享界S9的操控和乘坐要更上一层楼,下次去试驾看看。

    5、华为智驾确实领先,越来越稳,越用越顺手

    我们选择智界R7 Max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华为智驾,不仅是因为我们对之前问界新M7 Max的智驾体验很满意,更重要的是我们之前去对比试驾了市场上几乎所有30万价位的主流新能源车型,发现华为智驾确实遥遥领先。

    比如厂商们都说自己支持全国无图智驾,但是实际试驾后发现有些品牌仅仅支持了一些高架快速路或主干道的智驾就宣布「开城」了,搞笑的是有品牌只是开了一条快速路的智驾也宣称「开城」了,真正做到随便一条路都能开启智驾且开得很好的只有华为智驾,所以这也是我们继续选择华为车的主要原因。

    智界R7 Max相比问界新M7 Max的配置要更先进,配备了192线激光雷达,也升级了华为ADS 3.0端到端架构,整体开起来与问界新M7 Max似乎差不多,但是有很多细节有明显升级。

    举个例子,之前问界新M7 Max的代客泊车是需要我们特意开着它先在车库里走一遍把路线车位记录下来,下次进入车库它才能实现代客泊车。但是智界R7 Max就不需要这样做,它会主动记录下车库的路线方位,只要把车开到小区匝道就会主动提升你可以开启代客泊车,不需要自己演示一遍,也不需要开到车库才能用。

    目前智界R7 Max我开了6000公里,其中智驾里程有接近4500公里,智驾占比达到了77%,从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华为智驾的强大,要不然我的使用比例也不会这么高。

    有些车友对智界R7智驾不满意主要还是期待过高,指望完全无人驾驶目前还做不到,现在还是人车共驾的状态,但是我们要摸清楚哪些路段智驾更合适,哪些路段人驾更稳,做到心中有数那么用起来就很舒心。

    6、鸿蒙座舱按键简洁高效,中控屏功能越来越丰富

    智界R7的座舱与问界M9比较接近,与问界新M7相比是更领先的平台,体现在很多按键布局精简化了,方向盘就只有两个滚轮按键和四个虚拟按键,更加简洁。

    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取消了抬头显示,将仪表盘前置用来显示信息,我觉得这一设计还是挺好用的,因为之前的设计其实HUD显示的信息并不多,仪表盘在方向盘后有视野遮挡,开车时不断抬头低头也有危险,统一放到前方的仪表盘其实更好。新能源车以后的改进趋势应该是要么全部放到仪表盘里,要么全部集成到HUD里。

    前置仪表盘用下来也很舒服,支持自动亮度调节,所以阳光下也是可以看得很清晰的。椭圆形的方向盘也是到手秒适应。

    智界R7的鸿蒙4.0座舱增加了很多新功能,比如方向盘加热、空气净化、3D桌面等等,而且小艺因为加入大语音模型,明显更聪明了,之前很多听不懂的话现在都能识别并执行。

    这里要吐槽一个点,就是智界R7的存储卡兼容性可能存在问题,我目前用了两个月遇到的唯一问题是哨兵模式录像出现丢失的情况,比如显示录制了5个视频点进去发现只有3个,售后让我去用户中心检查一下,一直没时间,但过些天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7、实测秋季高速续航530公里,充电最高功率300kW

    智界R7 Max的CLTC续航为802公里,实际用下来其续航要分为城区和高速两个用车场景来说,11月份我们特意试过城区续航,开启空调和音乐,平均电耗大概百公里14度电,在城区能跑轻松700公里以上。

    现在冬天气温下降,智界R7 Max在城区的电耗大概百公里16-17度电,平时充满电也能跑个600公里左右。

    而高速方面,之前我们有一趟回老家大概600公里的行程,全程开启智驾,限速120km/h开下来开了492公里,还剩下8%的电量,也就是说满电大概能跑530公里左右,也有车友说电量为0还能跑二三十公里,我们没敢跑到那么极限。

    对于智界R7 Max的这个续航表现我们比较满意,一方面我们现在一个月只需要充电2-3次,另一方面长途出行可以轻松跑个四五百公里,很够用了。

    而且智界R7 Max充电也很快,我们在华为液冷超充桩测试过最大功率可以达到300kW,真正做到一秒一公里,其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星星充电、特来电等充电桩都可以跑满120kW或者180kW,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充到七八成,充电速度很快。

    有些车友说充电速度慢的估计是选到了慢充桩,60kW那确实要充将近两个小时,不过那不是智界R7的问题。

    四、怎么评价智界R7 Max这款车型?是否值得推荐?

    智界R7大家都说是30万价位的六边形战士,我自己开下来感觉确实如此。领先的智驾与主动安全、802km的超长续航、300kW的超高充电功率、高颜值的外观设计、超大的空间、还有舒适的操控与驾乘体验,35万以内根本找不到综合产品力能与之一战的纯电车型,尤其适合家用。

    除非说你家里人口多需要六座车、生活在东北西北温差大纯电不合适、生活环境路况差更需要SUV,那么可以推荐理想L6、理想L7、问界M7等车型,否则的话我认为智界R7毫无疑问是35万以内的首选纯电家用车型,没有之一。

    最近智界R7还发布了增程版车型,那么增程版和纯电版到底该怎么选呢?

    不可否认确实部分地区其实增程车更合适,比如生活在天气寒冷的北方、海拔落差大的西部地区、充电不方便的人烟稀少区域,这些地方确实增程比纯电更实用,也更值得推荐。

    因为你买一台纯电车,在那种动辄零下十几二十度的天气续航打对折都扛不住,800公里的CLTC续航恨不得往两三百公里降,充个电又冷,那么显然增程车加油更方便。

    但是也有相当多的增程车主生活在南方,买之前想着平时用电,节假日出行用油,结果提车后几乎天天用电,三天两头去充电,增程器里的油都快过期了才发动一下。

    这部分人本质上还是纯电续航心理焦虑,这种焦虑驱使他们宁愿用一年下来三天两头充电的麻烦,来换取一年之中可能出现一两次的长途出行补能烦恼,哪怕你把实际里程表甩给他们看,说802km的智界R7实际上高速能跑个四五百公里,城区能跑个六七百公里,他们也不会心动。

    其实说到底就是纯电车型还没有被大众完全接受,大家的消费观念滞后跟不上新能源的发展,这就导致有些纯电车厂掉过头来开发增程车,有点开倒车的感觉。但是不做增程车跟不上市场需求,可能明天都活不下去,更别谈未来。

    可以说,智界R7增程版完全是一款为了满足当下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产品,换句话说如果纯电车被大家广泛接受,那么智界R7增程版根本不会发布。

    所以,能买纯电的建议尽量买纯电,尤其是如果你生活在南方、充电比较便利,建议首选智界R7纯电版,而且最好上100度大电池。

    如果说你确定自己需要增程车,预算在25-30万左右,三种情况不建议买智界R7增程版:

    其一,你家里人口比较多,六座、七座甚至MPV是刚需,那么五座的智界R7显然不合适。

    其二,你生活的地区路况不好,沟沟坎坎的比较多,虽然智界R7有空气悬架,但是显然还是底盘更高的中大型SUV更合适。

    其三,你不喜欢智界R7的外观设计或者这种轿跑风格,那就没必要强求了。

    除了这三种情况,智界R7增程版应该是30万以内市面上最好的增程车型,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