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类似的话十年前还真有人说过。
2021年4月26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来了一位64岁的老人,他需要做手术。可是,他的身边却没有任何家属陪同。
医护人员提醒他,手术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没有人帮忙是不行的。
老人说,自己的老伴前段时间摔断了腿,行动不便,为了不麻烦老板,他连住院的事都没说,只骗对方是出来旅游。至于孩子……
老人只是盯着手机,不愿多说。
手术不大,做的也很成功,因为没有家属,医护人员临时充当了老人的家属,轮流给老人买饭,照顾老人起居,帮助老人进行术后恢复。几天之后,老人可以出院了,可出院这天,他还是一个人。
医生忍不住,又问起了老人家里的情况。
老人这才对医生说,他其实有一个独生子,11年前在黄山因为救人牺牲。
原来,他的儿子是张宁海。此人就是14年轻复旦18驴事件中牺牲的警察
2010年的复旦18驴
就是复旦18个人上黄山,还去的尚未开发的不知道哪个山沟沟里,结果迷路出不来了。
然后复旦喊人来救,结果当时天色已晚,黄山那边认为自古「夜不上黄山」,要求明天白天再出发,反正等一晚上也没啥事。(夜不上黄山这句话我印象特别深)
但是复旦领导不同意,学生家长和学校联手施压,逼得黄山不得不派人连夜进山。
公开信息显示,被困队员在上海的亲戚收到他们被困的信息后,立即通知了上海警方。该消息被立即上报给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在短短的30分钟内,就异常高效地转给了复旦大学和安徽省委、省政府以及安徽省公安厅。那天在现场的人有:黄山市长宋国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建军,市委常委、黄山管委会党委书记许继伟,市公安局局长鲍仕魁。
时间是12日晚上10点,那么多市领导全到了,你说上海复旦没给压力我是不信的
2010年12月13日凌晨,张宁海在搜救18名探险迷路的上海大学生时不幸坠崖牺牲,年仅24岁。
13日上午10时,18名驴友安全出山。在惊动了上千人,动用了230名实地救援人员,并付出一条生命的代价后, 这18个人脱离了户外运动中危险程度最低级别安全威胁。
而此时,牺牲烈士张宁海的遗体,因山路艰难,依然被困山上。黄山市调集了武警上山,历时7个小时,才将烈士的遗体护送下山。
本来这事也到此为止了,但是还有后续
当时,一名参与了整件事情报道的记者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
「下午采访时,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18个复旦大学生,并不是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甚至连我们的采访都是追着问的,他们说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们临行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
后面有人爆出一段截图显示,几位获救学生在公共网络上讨论这件事:
复旦学生认为警察才是坠崖的最大问题
还建议新闻专业的学生多去其他媒体就职,出事了好洗白。
12月17日,张宁海追悼会在黄山举行,很多群众自发来给张宁海送行。
但张宁海用自己的性命救的那18个人,谁都没去。
同一天,复旦也举办了一场追悼会。
部分获救学生出现在这里,向张宁海的照片鞠躬致歉。
一位参加了校园追悼会的记者说:追悼会规模不大也不甚正规,大多数人都是强制来的,主动参加的不足三分之一
就这么个做样子的追悼会,18个人还有俩人没来。。。。
迫于舆论压力,不久后,获救的18名驴友表示,他们会帮助失去唯一一个儿子的张宁海父母养老。
「今后逢年过节,我们都会来看望二老的!兄弟你放心走好!」
那他们真的来帮忙养老了吗?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