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理想汽车成立了出海一级部门。作为国内首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理想不仅在国内市场稳扎稳打,也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近两年,出海成为了国内汽车行业热度最高的词汇,国内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相继启动「大航海」计划,哪吒、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吉利、比亚迪等传统车企正在上演「闹海」大戏,欧美已举起贸易大棒,理想出海会顺利吗?】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国内最早几家扎根中国市场的造车新势力之中,唯独理想汽车一直没有正式出海,此前,理想汽车的产品通过平行出口的方式,在中东、俄罗斯等地有所销售,不过,随着国内自主车企的出海热潮持续高涨,理想汽车也开始关注海外市场,由于欧洲市场对中国电动车垒起高墙,中东和中亚将作为理想在未来重要的销售地区。
理想出海为什么这么晚?
目前,积极寻求出海战略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像比亚迪这样车企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制霸多年,想要开疆拓土来占领更多的国外市场,从而打造像大众、丰田这样的全球品牌;另一类是像哪吒汽车这样的「存在感」较低的车企,在国内的销量不佳,积极探索国外市场以谋求生路。而理想汽车的情况与前两类都不尽相同,其在去年刚刚实现了扭亏为盈,此前一直深耕国内市场,今年在国内市场与问界斗得如火如荼,急于拓展产品线,但今年在纯电布局方面遭受挫折,终于要启航到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毕竟,出海则是理想汽车的必经之路。在四年前的理想业绩会上,李想笃定地表示:「海外市场是理想必然要进入的市场。」2021年,理想搭建主要负责海外市场的专属团队,包括负责市场推广、品牌策略以及数据分析等各方面人才,在当时,理想将目光看向了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不过这一梦想之后并没有实现。此后,理想管理层曾多次表达理想对于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出海计划也在不断完善。
对于一家有着极大野心和远见的智能电动车企,成为全球化车企是理想汽车的终极梦想,目前就要考虑入局海外市场,否则在众多「友商」面前,一切都太晚了。
将内卷带到海外
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为国内自主品牌带来了莫大的机遇,在这一极为关键的战略节点,自主新能源车企正在全方位出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月到9月,乘用车出口363.3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占总量的1/4。自主品牌正在将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内卷风暴引到海外,上汽和奇瑞作为中国出海企业中的第一梯队,已经在中东和俄罗斯市场成为当地最为畅销的中国品牌,在海外大量建厂,同时,奇瑞已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建立起健全的销售服务网络。比亚迪紧随其后,在近两年内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在泰国、印尼建厂不说,同时也凭一己之力跻身于欧洲市场,在欧盟对华增加关税的情况下,也依然能够保持上升趋势,9月份欧洲15国纯电动车品牌销量中,比亚迪排名第15。在造车新势力之中,小鹏、哪吒很早已经开启出海战略,并且还在不断加快海外业务的扩张速度。
更多的中国车企摆脱了传统的整车出海模式,而是将整个产业链带到了海外地区,曾经许多外资品牌在与国内企业积极合作,形成合资车企,现在则反了过来。部分国内车企已经开始将人才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建立作为开疆扩土的重要前提,最终实现海外市场创造、生产、销售闭环。为了避免类似于欧盟加征关税的操作,中国车企实现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成为了大趋势。
理想出海会不会「水土不服」?
但是,出海并不是简单的卖车。细看理想汽车的发家历程,时刻紧紧围绕家庭的出行理念,深得众多奶爸的喜爱,理想能否在海外继续讲好属于自己的故事?出海后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这也是理想汽车内部正在思考的问题。同时,地区的选择也很重要,理想汽车如果选择欧洲市场,要面临着欧盟极高关税的贸易壁垒,理想汽车的性价比可能无法保证,同时欧洲消费者或许对于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并不感冒,品牌形象以及服务水准要更为重要。理想将主要的市场放在了中东和中亚地区,但这两大市场的复杂程度并不低,很多中国车企都在一窝蜂地涌入,但被认可的却不多。
点评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现在急于出海反倒有可能会被打乱发展节奏,国内的纯电市场还未站稳脚跟;在核心技术上,理想的智能化进程也并不太快,尚未了解海外市场的真正需求和自身的定位。关于出海行程,理想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周全、准备更充分。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