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去试一下蒙迪欧混动,空间几乎是B级轿车天花板,顶配20万出头就落地了。因为年初回国试过开了两圈蒙迪欧混动,感觉这是一辆弱势品牌为了挽回颓势用心造的车。
驾驶感受
虽然福特混动和丰田是同源的架构(单行星排结构的双电机动力分流策略),但实际开起来,蒙迪欧的发动机性能、NVH、刹车脚感、极限动力和日常油耗都比8代凯美瑞混动只好不差,既有丰田混动的优点(高速动力、急加速耐力、匮电性能都优于本田混动),又没有丰田混动的缺点(动能回收不线性、60km/h以内动力弱、发动机声音难听)。
缺点也不是没有。这车标准油门初段过于灵敏,走走停停跟车不容易开稳当,用节能模式会舒服点儿。再有就是受制于行星齿轮架构,发动机既不能解耦,也不能和电机实现1+1=2的功率合流,导致中低速功率0-60km/h的爆发力和发动机介入期间的平顺性仍然比不过2.0L自吸的雅阁混动。
要说总体表现,我认为蒙迪欧这套混动系统完胜凯美瑞和亚洲龙混动,与雅阁/英仕派混动相比属于各有千秋,在HEV领域都是数一数二的水平。
性能和油耗
去年底都在说这车跑出了3.81L的油耗,我第一反应是在哪个节油赛或是理想条件下跑出来的,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实打实的WLTC工况油耗。没想到蒙福特用一台大功率1.5T做成的混动,工况油耗却比丰田小马力2.5L混动还省。打破了我对混动车必须用小马力阿特金森自吸发动机才能高效省油的刻板印象。看来福特不是做不出省油的车,而是之前态度不够端正,非得靠声量和销量双双下滑逼一下才肯好好造车。
这里有必要提一嘴:混动车与纯油车不同,市区油耗往往和高速/市郊油耗相差无几甚至更低。从技术原理和我开了8万公里混动车的经验来看,低速越省油,说明混动系统的技术水平越高。当然,如果高速比油车还费油,也不太应该。比如38这次同场测试凯美瑞混动和蒙迪欧混动,后者的市区油耗4L,优于凯美瑞混动,和WLTC上的结论大致相同,说明这套动力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然而高速油耗却拉胯得厉害,在不开暖风的前提下居然还要7L,比同级很多燃油轿车还费油,不知道是哪方面出了问题。
从加速成绩看,蒙迪欧混动版在之家实测7.56秒破百,在38号实测7.6秒破百,比同源的凯美瑞混动快了至少半秒。和常见的日系高效混动系统不同的是,福特这套E-混动发动机功率相对较大,最大输出140kW、222NM,功率与1.5T燃油版蒙迪欧相同,峰值扭矩比燃油版差点,但峰扭转速区间从1750rpm持续到6000rpm。这套动力的优点是满功率更持久,匮电动力衰退少,缺点是极限性能在功率分流效应下不算亮眼。
空间
蒙迪欧在这方面算是洗心革面了。我177cm身高,后座的腿部空间、头部空间、肩部空间、靠背角度、座椅柔软度和厚度都比同级别一线水平的雅阁只好不差,只有坐垫长度比雅阁稍逊一筹。
后备厢在轿车里也算大的,能侧立着放下两个28寸大箱子,说明最小净高超过50cm(三厢轿车的优秀线);旁边还能再侧立一个24寸箱子,说明最小宽度超过100cm;箱子前端距离开口还有一掌的余量,说明进深也有100cm以上。数据上也比我的雅阁好看,在非掀背的三厢车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水准了。
做工用料
这一代蒙迪欧如果只是动力总成好,我还真不至于有多喜欢,可它这长相和身材也让我挺满意的。前脸算是少数我觉得还比较顺眼的分体式大灯设计,车尾也挺有精致感,配上中控那块一米多长的三分区屏幕,比老款绝对是脱胎换骨(我还是觉得空调用实体按键会方便些,但是现在所有厂家都搞触控,没辙)。
这两年福特在国内总算开始重视感知品质了:皮革和软性材质包裹的面积很大,车门也是一体冲压成型,金属窗框基本都用塑料盖和密封条遮上了。这套福特在中国市场全新的家族设计自成一派,颜值、用料、配置都能跟得上中国车市的内卷节奏,吊打美国本土的福特产品和所有非豪华品牌同级车。
价格
混动版指导价19万和22万,拜比亚迪开年王炸所赐,蒙迪欧顶配优惠后基本上20万就拿下了。以这个价位和它的产品力来说,性价比还是挺高的,更是能把美国市场的竞品秒成渣。不过这车最大的缺点,可能不在产品力,而在是它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