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对于本就处于困境当中的汽车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中汽协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全国乘用车销量同比都有很大的下滑,车企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
这场疫情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一些永久性的改变,同样也使得消费者对于出行的需求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汽车行业也将迎来销量拐点,这对于车企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
后疫情时代 健康座舱应运而生
疫情期间,人们被迫居家隔离,出行需求被搁置,口罩高价难求,空气净化器的销量急速上升。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反映出人们对空气质量安全的关注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车企来讲,这是一个崭新的用户需求。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人们对空气质量与健康需求的关注度普遍提高,人们对座舱内的安全要求也在随之提高,汽车座舱环境安全将会是消费者长期关注的问题。
车企如果能把握当下市场的动向,利用这个用户焦虑点进行科技创新,无疑将会在困局之下打开一个突破口。
健康座舱的概念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打造健康座舱 抓住历史的新机遇
既然确定了这一方向,车企又该如何做才能真正满足这一用户需求呢?我们研究发现,应该将目光从疫情以前关注新车车内化学性污染问题和异味污染,提升到关注车内生物污染控制系统和车内空气消毒杀菌系统上。
从技术的角度考虑,常见的解决方式有以下三种:
将这些散装的健康模块和配置融合到智能座舱的控制系统里,整合成智能座舱的「车载健康服务系统」,是疫情当下针对驾舱空气安全问题的一种比较高效的解题方式。
智能健康座舱还包括多个维度,比如抗菌防霉座舱、健康选材座舱、电磁洁净座舱和底噪隔音座舱等等。
目前很多国外车企都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的科研精力,比如特斯拉装载了BDM生化防御模式,2-3分钟内可将车内空气净化干净,能够抵挡大多数细菌和粉尘。通过软件的优化,实现车内外环境间的气压差,减少污染空气的进入。
特斯拉Model X开启防御模式后车内PM2.5浓度对比
捷豹路虎在空调和各个通气管道内部布置紫外发射器,通过发射200-280纳米的紫外线光,破坏病菌的DNA结构,从而实现车辆进气的消毒。
健康座舱其实可以算作是智能座舱与个性化服务中的一个分支,是依托智能座舱这个平台,以健康服务作为切入点来谈的。 在大方向上符合近年来智能座舱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又结合当下消费者的新需求。
车企应该从智能健康座舱的角度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打造符合用户需求的智能健康座舱,把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创造属于车企的新机遇。
深挖用户体验 树立品牌的新形象
科技应该以人为本,体验将会创造价值。疫情之下,健康座舱已经成为了智能汽车的重要创新方向。车企在疫情时代下对健康座舱的投入,不仅有助于销量的提升,更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感和认可度。
智能健康座舱可以结合用户数据及反馈,通过OTA不断升级,与第三方服务商深度融合,提供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
汽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有着特殊使用场景的互联网产品,车企应该转变思路,运用场景思维,深挖用户体验,树立品牌的新形象。
近年来,车企在智能座舱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研发成本,在汽车领域,座舱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共识。一系列的现象表明,汽车的用户体验将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体验已经成为了消费者买车时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面对疫情,智能座舱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方向,也对用户体验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健康座舱成为了用户新的需求点 。恰逢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在即,面对这样一个展示品牌形象和新科技的窗口,车企们应该加快健康座舱的布局,逐步打造人车共生的健康座舱。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公众号:Auto网联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