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竞争焦点,会从单纯的价格战,卷向智能化。
高速/高架NOA和城市NOA为代表的高阶辅助驾驶,是2025年更重要的「卷」的方向。
这一轮卷的方向,对中国汽车产业是好事,意味着中国将在智能驾驶工程化领域,彻底甩开全球其他所有国家,抢占汽车产业未来发展高地。
根据芯流汽车:
近日,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计划在其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全系标配智能驾驶。在10万元级别上,比亚迪将标配Orin N或地平线J6E的方案,涉及功能包括高速NOA、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记忆泊车等,这些也是后续汽车智能驾驶最基础的部分功能,预计优先落地在海洋网车型上。
红色星际也提到:
这家主机厂准备在智驾普及上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尽可能的把智驾做到标配,用标配打响智驾普及的第一枪。以这家主机厂的体量来说足以引起声势浩大的市场反响,这一枪要打好了足以站稳智驾普及者的地位。两条不同的消息源,都指向了
比亚迪预计在2025年,All in 高阶智驾。
高阶智驾的竞争的战火,迅速从原本20万以上新能源车型,蔓延到10-20万元,这个国内销量最大的区间内。
按照乘联会数据,2024年前十个月,国内汽车销量中, 超过50% 位于10-20万这个价格区间内,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还只有不到30%。
这就给所有其他厂商抛出来一个新问题:
高阶智驾的竞争,跟,还是,不跟?
跟,意味着能提升产品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并树立技术形象,同时也能尽早积累数据,迭代算法。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成本压力,技术成熟度风险,供应链挑战,乃至法律法规和伦理风险。相较于传统的L0-L2级别的辅助驾驶,高阶智驾的硬件和研发成本高昂,尤其是在10-20万元的车型上实现盈利是巨大挑战,且技术本身仍不成熟,供应链也可能存在瓶颈。
不跟,成本上能喘一口气。比亚迪做智能化成本必然会上升,售价进一步下压的可能性降低。虽然其他车企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将资源集中在其他竞争优势上,并等待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然而,这也可能错失市场先机,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并逐渐流失用户。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不提供高阶智驾的车型可能会逐渐失去竞争力。
但不管跟还是不跟,比亚迪这一波,都会让高阶智能驾驶迅速普及,从少数人尝鲜产品,变成实用工具,10-20万元车型也会快速普及高阶智驾
而高阶智驾也会从「锦上添花」的配置转变为「必备」的实用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高阶智驾的成本将逐渐降低,为在更低价位车型上普及创造了条件。比亚迪的规模化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成熟和成本下降。
产业角度,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驾驶这条赛道上,正彻底甩开世界其他国家。
海外能提供高阶智驾的公司寥寥无几。
马斯克喊着特斯拉FSD对外授权喊了快十年了,但一直没落下来。 问题并不是特斯拉技术不好,而是在于,整车企业如果想用上FSD,背后是特斯拉一整套的电子电气架构和动力模式。
简单点说,如果第三方车企想用上特斯拉FSD,需要重新为FSD开发一款车型,这款车型将和特斯拉的各项架构类似,这不就成了特斯拉的代工厂了么?所以大部分车企并不愿意,实际接触也是按Robotaxi走,避免影响自家主力车型销售。
如果想让FSD推广到更多车型上,需要的是大量工程师在车厂驻场干活,做适配、做标定、做测试,特斯拉暂时还没有这种服务能力。
Mobileye 的高阶智驾方案,此前只有极氪一家采用——Mobileye甚至在电话会议上念叨了两三个财季,给投资者信心。
当然,极氪也抛弃了Mobileye,转向自研方案。
我丝毫不怀疑Mobileye 的EyeQ Ultra能在2025年产出,但这款产品的时间点,实在是有点晚了。
博世这种传统Tier 1,算法能力在高阶智驾面前,实在是有些弱。
博世(Bosch)宣布,将全球裁员5500人,其中德国就占了3800人。未被裁员的员工也需要降薪和减少工时,预计将影响超过10000人。具体来说, 博世计划到 2027 年底在其跨领域计算机解决方案部门裁员 3500 人,其中一半将在德国工厂,这表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需求疲软。乃至英伟达Thor延期,也正让下游车企,更多转向自主方案和国产方案。
具体可以参考我前面写的这篇内容:
英伟达 Thor 芯片延迟量产,小鹏考虑搁置搭载,这对该车企会有哪些影响?
而国内的智能驾驶企业,则正走向世界,成为智能驾驶的核心供应商。
不管是丰田+华为+momenta,还是大众+地平线/大疆/小鹏,都表明中国企业正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中扮演关键角色。
中国企业在算法、软件、本土化场景应用以及快速迭代等方面拥有优势,最终落下来的结果就是工程化的遥遥领先。通过与国际车企深度合作,或直接向全球市场提供解决方案等多种方式,参与全球汽车产业链,并逐渐打破传统汽车强国在核心技术上的垄断。
不管是华为、地平线、Momenta、大疆这种第三方企业,还是小鹏、理想、比亚迪这种整车企业,都将成为这一轮智能化进程中的佼佼者——是全球的,而不仅是中国的。
我觉得,2025年的智能化「内卷」,我觉得对中国汽车产业都是好事。
对于车企来说,跟智能化,意味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规模、水平快速上升,让智驾企业实现规模化效应,推动智驾产业发展。不跟智能化,也能在成本上喘口气。
更重要的是,中国智能驾驶领域会彻底甩开全球。海外汽车供应链企业里,兼具高阶智驾研发能力和对外工程化能力的,几乎没有。而这类企业,在中国一抓一大把,不管是华为、地平线、momenta、大疆,还是小鹏、理想、极氪,都有这种能力。规模化则意味着这些企业的能力,能进一步对外拓展,抢占全球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