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近日报道,奥地利议会网站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奥地利、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加入了意大利和捷克共和国的行列,敦促欧盟委员会寻找解决方案,以避免对车企因未达到欧盟2025年碳排放标准而被处以巨额罚款。与此同时,欧洲制造业大国——德国和法国也不支持对未达标的车企进行罚款,认为这会给欧洲汽车工业带来负面影响。
根据欧盟发布的2025-2035年的碳排放新规,自2025年起,车企旗下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需降至93.6克/公里(WLTP标准),厢式货车需降至153.9克/公里。自2035年起,车企的乘用车和厢式货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降至零。如果排放量超出规定数值,车企将面临欧盟的罚款,超出部分会被征收95欧元/克的罚款,罚款金额还要乘以车企当年的销量。
当前,由于欧洲电动汽车需求大幅放缓,再加上欧洲车企电动化转型不力,导致大多数车企在达标上面临着沉重的压力。为此,不少车企呼吁欧盟重新做出调整,罚款将加剧它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而它们本可以将这笔资金用于电动化投入上。此外,当前裁员、关厂等危机愈演愈烈,对车企处以巨额罚款将进一步削弱欧洲汽车业的竞争力,加剧欧洲汽车业的困境。
行业面临巨额罚款
早在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了就发布【欧洲绿色新政】,核心目标是到2050年欧盟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出台「Fit for 55」一揽子立法提案,将【欧洲绿色新政】的细化实施计划写入法律。「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为欧盟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涉及碳市场、能源、能效、交通、建筑、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多个领域。作为「排放大户」的交通领域,自然成了减排的重中之重。而实施更严格的新车减排标准,也是欧盟朝着2035年实现新车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重要一步。
欧盟当时提出【欧洲绿色新政】时,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尚处于高速增长中,不少欧洲车企都发布了雄心勃勃的全面电动化计划。因此,无论是对于「禁燃令」,还是对于更严格的减排目标,彼时反对的声音并不大。不少车企认为,随着电动汽车占整体车辆的销售比例逐渐提升,达标前景还是较为明朗的。
但自去年以来,欧洲电动汽车增速开始放缓,今年更是转为负增长,让车企感到达标着实「压力山大」。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今年1~10月,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9%,而市场份额也从去年的14%降至13.2%。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下滑,有整体车市不景气的原因,有补贴退坡甚至取消的因素,也与充电基础设施欠缺有关。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欧洲电动汽车售价比同级别燃油车更贵,而消费者已经不再愿意为电动汽车支付更高的溢价。
根据Dataforce数据分析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按照主要车企在欧洲的车辆销售比例,目前只有特斯拉和吉利集团的排放量低于欧盟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值,即93.6克/公里。特斯拉因只销售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而轻松达标,吉利则是由于沃尔沃和极星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较高,因此整体排放量较低。相比之下,福特、大众集团与目标值差距最大。据悉,多家车企曾因未达成欧盟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而总共被罚款5.5亿欧元。此外,不少碳排放超标的车企还向其他排放量较低的企业购买碳积分,组成「排放池」,以实现达标的目的。
欧洲多国齐声反对
据外媒报道,意大利、捷克、奥地利、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7国在一份联合提议中表示:「当前,欧洲汽车行业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与生产、就业和全球竞争相关的重大挑战。这需要欧盟采取紧急行动,更好地将汽车产业政策与欧盟脱碳和竞争力目标结合起来。欧盟将于2025年实施新的新车碳排放标准,但当前欧洲电动汽车销量明显放缓,无法满足更严格标准的车企可能会面临罚款。这将严重限制汽车行业再投资于创新和发展的能力,从而损害欧洲汽车行业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
上述欧盟7国还呼吁欧盟委员会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财政手段,在不会进一步损害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情况下,促进行业转型。对2025年欧盟新车碳排放标准进行评估,并进行监管,以防止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投资外流。
此外,包括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汽车大国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11月2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明确表示,欧盟不应对未达标的车企处以罚款。「这些资金必须留在公司内部,用于产业及企业自身的现代化改造。」他说。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也表示,欧盟自2025年起应暂停对无法达标的汽车制造商征收罚款,企业有权灵活应对气候保护方面相关规定,不应被强行征收数十亿欧元罚款。「欧洲汽车行业在推动转型上,应保持务实的态度。」哈贝克说。
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部长阿尔芒在11月初曾表示,法国将敦促欧盟委员会重新考虑从2026年开始分阶段实施的处罚,同时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法国仍将致力于到2035年实现新车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但在减排目标上需要「更大的灵活性」。「不应对那些致力于电动化转型的车企处以罚款。」他说。
车企呼吁调整减排目标
对于2025年欧盟碳排放标准,包括雷诺、大众集团等在内的多家欧洲车企均敦促欧盟审查、暂停或修改目标,理由是当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明显放缓。
今年早些时候,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曾表示,由于纯电动汽车销量放缓,欧盟应调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他还表示,大众集团可能与一家旗下车型整体排放量较低的汽车制造商组成「排放池」,以降低碳排放总量。
今年10月,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当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持续萎缩,这向行业和政策制定者发出了一个极其令人担忧的信号。因此,我们联合汽车制造商共同呼吁,欧盟在2025年新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生效之前采取紧急调整措施。」该协会指出,零排放转型极具挑战性,而现有的标准未能考虑到国际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无法适应现实世界的发展。「这将进一步削弱欧洲汽车业的竞争力,并造成可怕的后果。要么是数十亿欧元的罚款,而这些罚款本可以投资于零排放转型;要么是不必要的减产、裁员,并在面对来自其他汽车制造地区的激烈竞争之际,欧洲的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遭受重创。」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车企都支持调整目标,但Stellantis集团前掌门人唐唯实认为欧盟应坚持2025年新车排放目标,否则转型就更慢了。「我们每停顿1秒,都是在失去提升自我的时间。」唐唯实10月在参加2024年巴黎车展时说。而今,随着唐唯实出局,不知Stellantis集团的立场是否会发生变化。日前,Stellantis集团表示,将重新加入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在唐唯实推动下,Stellantis集团退出了该组织。
进入转型「阵痛期」
纵观全球发展趋势,汽车产品的能源转型势在必行,而欧洲似乎已经进入「转型阵痛期」,震荡、压力、焦虑、「疼痛感」在所难免。对于欧洲汽车行业来说,「凛冬」已至。
12月2日,大众集团在德国的近10万名员工参与罢工,以抗议管理层减薪、裁员甚至关闭工厂的计划。12月9日,大众集团德国员工又开始举行新一轮警告性罢工,预计罢工潮将会持续到2025年。
福特在11月下旬宣布,计划在欧洲裁员约4000人,此次裁员约占福特欧洲员工总数的14%。「伴随着电动化转型进程,全球汽车行业处于一个重大颠覆时期。‘阵痛’在欧洲尤为强烈,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逆风’,同时还要应对减排标准趋严和电动汽车需求疲疲软的错位。」福特方面表示。
与此同时,大型零部件供应商的裁员潮一浪高过一浪。博世、采埃孚、大陆集团、舍弗勒……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述零部件巨头宣布在欧洲的裁员总数就已超过5万人。而根据欧洲汽车供应商联合会的数据,自2020年以来,若加上新冠疫情期间的裁员,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削减了86000个职位。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议会近日表决通过以冯德莱恩为主席的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名单,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于12月1日就职,任期5年。冯德莱恩11月27日宣布,她将亲自领导一项新计划,帮助陷入困境的欧洲汽车行业进行「深刻而颠覆性的转型」。「欧洲汽车业是欧洲的骄傲,数百万个工作岗位都依赖它。我们必须确保未来汽车将继续在欧洲制造。」她说。日前,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宣布将拨款46亿欧元,以推动净零技术、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和可再生氢发展。
文/编辑:万莹 版式:李沛洋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