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特斯拉召回员工从新计算司龄,让我想起了【平凡之路】的一个关于劳动法案件的剧情:
当事人王贺一因为母亲癌症晚期,于是她把家庭情况跟公司汇报,一开始公司的处理还挺人性化的,让她把工作安排好,公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一些灵活性,潜台词就是准他的假让他照顾老人。
但是没过多久,公司hr跟她谈话,说现在业务挺忙的,介于你现在个人及家庭情况,公司建议给你做调岗处理,换一个比较轻松的岗位,她也同意了。但是没想到给她的新岗位是行政前台,她原来是个部门总监,可谓是一天一地,目的就是逼王贺一自己离职,公司不用付违约金。
她一起之下开始咨询律师,打算告公司,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拉扯(省略N字)公司提出一个和解方案, 那就是让王贺一重新入职,之后工龄从新计算, 并且还说了一些抹黑律师的话术,说他们窜登你和公司打官司就是为了律师费等等,公司也还是需要你的巴拉巴拉...
但是,主角律师很快的就发现了其中的端倪:重新入职,工龄重新计算,就相当于公司掌握了主动权,之后再随便找个理由把她辞退,等那个时候,赔偿金的「N」就重新计算了。
之前是十年,现在是一年,一下子公司就省下了十分之一。
再看特斯拉召回员工,需要退回赔偿金的 "3",然后重新计算司龄,相当于刷新N。没准等到一段时间业务寒冬时,公司再次裁员,那么对于赔偿中的大头「N」可就一下子缩减了不知多少倍了,这样公司无形之中又省了一笔钱。
为什么说「又」?
因为重新入职后,前三个月赚取的薪酬,相当于自己打工,自己付给自己工资。公司白薅三个月羊毛。
所以,怎么算,特斯拉都是不亏的。
入职年限短的(一年之内),损失的是「3」.入职年限高的,损失的就是「N」,当然了除非特斯拉从今天开始不裁员了,不过你觉得有可能么?
相反,从这个举动来看,公司未来再次裁员的可能性将大大增高。手下一堆在企业内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但工龄却是「新」的,以后等到不需要这帮老家伙或者重新洗牌的时候,再次裁员根本无压力,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花小钱,办大事?
好么,这笔账算得可真是精明。选择回归的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特斯拉都是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