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下旬,我回国提前开启了过年模式。
当然,也是为了能2025年尽早进入状态。
12月底,日本新闻,铃木汽车的前任社长,铃木修先生去世,终年94岁。
这一个简短的新闻通告,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2007年,曾经在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就职活动,参加过铃木公司东京分公司的一次活动,已经退下社长位置,成为会长的铃木修来到东京分公司,做了一次面向新毕业大学生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会上我见到了这位传奇的日本经营者,也算是有过一面之缘。
本来以为他已经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了,没想到2008年又再次担任铃木公司的社长重任,一直到2021年。
所以,2025年第一篇,就用他的故事作为开头吧。
铃木修生于1930年日本岐阜县的下吕市。原名松田修,家庭并不富裕,高中毕业后上京,一边在东京世田谷区的小学校当教员,一边在中央大学读书。1953年中央大学法学部毕业之后进了家乡当地的爱知银行工作。
松田修人生的转折出现在1958年,由于在银行工作,认识了不少当地工厂代表,其中就有铃木汽车工业。
此时的铃木汽车工业,讲起来是汽车,但其实也才刚刚起步。晚于本田,更落后于日产和丰田。
铃木汽车的创始人是铃木道雄,出生于远江国。说起远江国,真可以说日本汽车的摇篮,丰田家,本田家,铃木家居然都出自于此。铃木道雄和前辈丰田佐吉,后辈本田宗一郎一样,都是发明家。以纺织机器创业,不断改良,创立起了铃木织机公司。1949年公司上市。
虽然公司发展越来越好,但铃木家没有儿子,铃木道雄膝下只有三个女儿。好在在日本这也不是大事,招女婿入赘来继承家业司空见惯。铃木道雄招了木村俊三入赘,改名铃木俊三,后成为铃木汽车工业的社长。
而铃木织机公司改行做汽车,也是女婿铃木俊三的功劳。进入50年代,日本纺织业已经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铃木俊三准备进入运输行业,在他的创意下,铃木第一代运输工具「能量自由号」诞生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自行车上加了一个36cc的辅助引擎,两段变速装置,全国产哦。虽然和其他国外摩托比起来土得掉渣,但在1952年可是大人气商品,53年的60cc改进型达到月产6千辆。
随着技术积累,到了1954年,铃木织机公司推出了90cc排量的新型车。起名为:これだCO(就是这个CO)
从这一代开始,已经摆脱了自行车的形状,开始进化为摩托车型了。85公斤重,90cc排量,3马力动力。同年,铃木织机公司改名为铃木汽车工业。
铃木汽车工业,在第二代社长铃木俊三的带领下,进军汽车行业,规模蒸蒸日上。但两代铃木家都是一个问题,没有儿子,只有女儿。所以物色一个好女婿,以后接管铃木家就成了大问题。在银行已经工作了5年,28岁的松田修进入了视野。
松田修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能在这种小地方考上中央大学法学部,也算是飞出来的金凤凰,加上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被铃木俊三看中,于是把长女介绍给了松田修,两人之后结婚,松田修入赘进铃木家,从此改名为铃木修。
事实证明,铃木家没有看错人,铃木修1958年从银行辞职进入铃木汽车以后,一直在工厂第一线,其认真的态度,受到一致好评。1973年,铃木俊三退居二线,把铃木汽车工业的社长位置交给了铃木贯治郎(铃木家三女婿),铃木修升任专务取缔役。
1975年,日本政府实行新的汽车排气法案,要求1975年以后生产的汽车有害气体排量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以下,这极大的打击了铃木汽车工业,社长压力很大,加上铃木贯治郎身体不佳,1978年铃木贯治郎退任,铃木修成为铃木汽车的社长,正式接过了铃木家第三代的大旗。
而此时的铃木汽车,已经是一个年商1700亿日元的日本大企业,日本轻型车辆里销量第一。但现有车种很难对应新的排放标准,而在丰田的帮助下,斯巴鲁的轻型车势头迅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铃木汽车需要新型汽车来对应,稳固住自己在轻型车的霸主地位。
铃木修上任后,亲自主导了新型车的开发。在当时,购买1-2人乘坐的轻型车的税率是15%,但购买 4 人坐的商用轻型车是免税。铃木修大胆的修改了原车的设计,改 2 人坐为四人坐,改成了 2 门四座型的商用车型。在价格方面,轻型车在当时新车普遍要超过60w日元,加上 15% 的购入税,让一般家庭望而却步。但铃木修敏锐的发现,二手车市场40-50w的轻型车人气度很高,由此判定新车价格不能高于50w日元,决定售价为 45w 日元。
而售价 45w,就意味着你成本价必须压到 35w 日元以下才有利益,为此,新车型为了消减成本砍掉了烟灰缸,后备轮胎等等不是必要的东西,在安全基准的范围内极力消减成本,终于在 1979年5月发售。
这就是铃木的一代名车Alto(奥拓)。关于这个名字,铃木修说,我希望这辆车能成为日本人想干啥都行的车, 『あるときはレジャーに、あるときは通勤に、またあるときは買い物に使える、あると便利な車、それがアルトです。』 ,就叫「あると」吧。
虽然最后再怎么节约成本,也没能达到 45w 日元的销售价,只能勉强定价到 47w 日元,但在当时已经是惊人的低价格了,比当时任何轻自动车都要低 10w 日元。并且因为符合商用车的标准,免15% 的购入税,引起了极大反响。预定第一个月销量5000辆,结果达到了 1w8千辆的销售记录。
通用汽车拆开Alto,被里面的设计和完成度惊呆了,从此决定和铃木结为战略伙伴关系,1981年出资购入铃木汽车 5.3% 的股份。
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日本经济不断走强,各个车厂开始比堆料,原本作为日本大众车型的k-car的性能越来越好,内饰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高。而铃木的Alto发售,把k-car打回了原点,k-car就是应该便宜,容易使用才对。就此Alto为首的代表车型成为k-car的象征之一。
而也因为Alto的成功,铃木修打赢了上任的第一战,从此君临铃木汽车工业40年。
铃木修是彻头彻尾的现场主义者,当了社长也经常亲临第一线视察,走访全国各地的专卖店和整备工厂,听取现场职员的声音,询问最近顾客的关注点。现场有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改善等等。
在成本节约方面铃木修极为苛刻,他认为制造业就是要不断的节约成本,成本就是第一竞争力,就连铃木的各地工厂,不管是不是相差 10 多年,布局都全部一样,只是为了节约新工厂的设计费用。并且,铃木也绝对不做体育车和大排量乘用车,始终坚持小排量,轻型车。在铃木修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劳动人民需要的车,如果有一天铃木的车卖不出去了,那就证明我们的车不适合劳动人民了。
2007年,铃木修退任,此时铃木汽车工业已经是一个年商超过 3 兆日元的世界级规模的汽车公司,四轮汽车销量世界第十位,日本第二位。两轮摩托车世界第八位,日本第二位。铃木修担任社长29年,铃木汽车工业的销售额增加了17倍,并且k-car市场连续34年销售第一。并且,铃木汽车的一级供应商1154 家,超过一半都是静冈县本地企业,论数量是第一,一级供应商里超过一半都是资本金不足 5000w日元的中小企业。可以说铃木汽车为振兴当地经济和确保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8年铃木汽车退出中国市场,一直是被中国人弊病的事情之一。
但铃木汽车其实是非常积极投资海外市场的车企,比丰田积极多了。1967年投资泰国设立海外工厂,1974年投资印度尼西亚设立工厂,1982 年投资印度和巴基斯坦,1984年进入中国和重庆长安汽车合资,1995年和中国江西昌河汽车合资,那时候中国一年也不到200w辆汽车的销售量,中国丰田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
2011年,长安铃木汽车销售达到22w辆,号称「重庆纳税大户」。但到了2018年,下降到3w5千辆。另一家昌河铃木的情况也差不多,最高的时候一年10w辆,到了 2017年的时候只有1w7千辆了。
虽然有铃木汽车工业和当地合资公司的矛盾,不投入新车,但就如同铃木修说的那样,铃木车定位是小排量的劳动人民用车,已经不符合市场了,投入新车意义也不大。
中国汽车在 2017 年以后已经有了战国时代的苗头,大排量大空间新装备的车更受欢迎,低端车有五菱宏光,日后说不定还有 2-3w 人民币之间的电动车出现,价格上铃木汽车也没有优势。
这种情况下,还不如早点撤退的好。所以铃木修当机立断,2018年转让自己在中国的所有股份,从此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其实不光是中国市场,铃木汽车工业也退出了美国和西班牙,完全是市场导向。至今,铃木汽车工业依然活的很好。
2008年11月,由于前社长身体不好,加上铃木修女婿去世(铃木家一直是女婿当家),78岁的铃木修再次担任铃木汽车工业社长的职位。美国次债问题期间,购回了通用汽车投资的股份,和通用汽车分家。
2015年,长子鈴木俊宏接手社长,这也是铃木百年历史里,除了创始人一代,第一次由儿子掌管家族企业。铃木修终于能退休了。曾经在丰田集团工作过的鈴木俊宏开始接近丰田,2019年,丰田以 960亿日元购入 4.9% 的铃木汽车工业股份,铃木购入丰田 480亿日元的股份,两家开始结为合作伙伴。
2024 年 12月25日,铃木修因为恶性淋巴癌去世,终年94岁。
丰田汽车前任社长,丰田章男悼念:「我最崇拜,最向往的经营者,父亲一样的人物,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