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上海多家醫院關產科引熱議:生育率下滑背後何因?

2025-01-04女人

上海最近發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多家醫院,居然把產科給關了。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畢竟生孩子可是人類延續的大事啊!結果現在呢?說關就關了,還一點沒猶豫。這背後到底啥情況?別急,我們慢慢聊。

咱先看一組數據壓壓驚:2021年,中國新生兒出生人數才902萬,這是幾十年來最低點,比之前還腰斬了一大截。放眼全國,這趨勢跟過山車似的直往下沖。但問題來了,為啥會這樣?是不是年輕人真的不願意懶得生娃了?

先從這個現象本身說起吧。上海這些年,有好幾家醫院相繼宣布關閉產科分娩服務。一聽到這訊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哎呦餵,這不是要斷子絕孫了嗎?也有人感慨,以後可能真得預約才能找到地方生孩子。其實你仔細琢磨,這種變化不僅僅是醫療行業自己的決定,更像是一面鏡子,把社會上正在發生的大事小情全映出來了。

那具體怎麽回事呢?咱們捋一捋。從女性選擇和觀念轉變開始說起。在過去,大部份女人結婚、生子、持家,好像人生軌跡就這麽定死了。但現在可不一樣啦!科技進步加上思想開放,讓不少女性發現,她們的人生可以有更多選擇權。不光能推遲當媽時間,甚至直接丁克家庭,也成了一種潮流。據數據顯示,高齡(35歲以上)生產的女性比例逐年上漲,而選擇不要孩子的小兩口,也是越來越多。有些網友打趣道:養個貓比養個娃省心,還不用考慮學區房!你看看,是不是很現實?

當然,你以為只有父母輩著急嗎?醫生護士也是愁得夠嗆。本來以前忙剖腹產、接順產,每天累成狗,現在倒好,都快閑出病來了。一位婦產科醫生無奈地吐槽:我們這行,再這樣下去,不知道還能撐多久。而且大家都明白,如果沒有足夠的新生命誕生,那整個產業鏈,從孕期檢查到嬰幼兒教育,全都會受到波及。

不過,說到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關註的是——為什麽越來越多人不願意要小孩呢?這裏頭原因可復雜著呢,但經濟壓力算頭號殺手鐧。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級城市裏,要養活自己已經夠難了,更別提再添一個小祖宗。從奶粉尿布,到興趣班補習費,一路燒錢下來,有時候連三胎政策剛放開,就被高昂撫育成本勸退。有網友調侃:我連月供還不起,還談什麽奶粉錢!

與此同時,還有另一派觀點。他們覺得,人類繁衍乃天經地義之事,不該因為個人利益顧慮太多。而且人口減少帶來的危機,比如勞動力缺乏、養老體系崩潰,也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所以這一群體對那些主動丁克或晚育者頗有微詞,他們認為這是自私、不負責任。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不能單純怪罪年輕人,因為換誰面對這樣的環境和壓力,也未必能輕松做出造娃的決定,對吧?

於是問題回到了原點:怎麽辦才好呢?其實,要讓大家重新對未來充滿信心,僅靠呼籲或者責備是不行的。與其喊空洞口號,不如真正解決他們最擔憂的問題,比如減輕住房負擔,提高收入水平,以及建立完善支持系統。這些東西做好了,自然有人願意扛起傳宗接代的大旗,否則只剩一句話——窮不配擁有愛情,更何況孩子。

更重要的是,除了物質上的保障,還得改變文化氛圍,讓每個人都覺得成為父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非沈重包袱。如果一直強調付出與犧牲,卻忽略親情帶來的幸福感,那麽即便條件改善,又如何喚醒他們內心深處那個渴望擁抱下一代的初心呢?

最後,我跟你講,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只要各方力量一起努力,總還是能找到平衡點。當然過程不會輕松,可試試看總比幹瞪眼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