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我們新配的眼鏡戴上去會頭暈,看完網友分享,真的汗流浹背了
眼鏡這玩意兒,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戴對了,世界清晰明亮,戴錯了,那就是活受罪。
驗光這潭水,你敢蹚嗎?
去小眼鏡店配眼鏡就像買彩票,運氣好,驗光師靠譜,給你配副合適的眼鏡;運氣不好,遇上個半吊子,那可就慘了,不僅看不清,還可能加重近視。
現在一些眼鏡店為了招攬顧客,拼命打價格戰,恨不得把眼鏡價格壓到白菜價,可想而知,羊毛出在羊身上,低價競爭下,犧牲的往往是驗光師的專業水平胡裝置的先行程度,畢竟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亙古不變。
驗光可不是簡單的電腦測度數,它需要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更需要先進的裝置來輔助,才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很多小眼鏡店為了節約成本,用的驗光裝置老舊不說,驗光師也缺乏專業的培訓,驗光過程草草了事,敷衍了事,這樣測出來的度數能準就怪了。
還有更離譜的,一些眼鏡店為了追求速度,甚至直接用電腦驗光代替人工驗光,要知道電腦驗光只是初步的篩查,並不能代替人工驗光的精準度。
瞳距、散光軸位這些關鍵參數,在很多小眼鏡店都被忽視了,或者測量的很不準確,這些參數要是錯了,輕則頭暈眼花,重則視疲勞,甚至加重近視。
有些驗光師壓根就不重視這些細節,或者根本不懂怎麽測量,隨便量一下應付了事,結果可想而知。
網上經常看到有人吐槽,新配的眼鏡戴上頭暈目眩,視物模糊,開車都感覺不安全,簡直是花錢買罪受。
還新眼鏡戴了一段時間後,眼睛反而更不舒服了,甚至度數加深了,這很可能就是驗光不準確導致的。
鏡片裏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鏡片這東西,水可深了,各種材質、各種功能,讓人眼花繚亂,一不小心就掉進商家的陷阱裏。
有些不良商家為了牟取暴利,用低價劣質鏡片冒充高檔鏡片,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來,只能乖乖掏錢。
還有的商家,在鏡片功能上大做,什麽防藍光、抗疲勞,說得天花亂墜,實際上效果微乎其微,甚至根本沒有這些功能。
鏡片的材質五花八門,樹脂鏡片、玻璃鏡片、鏡片等等,每種材質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價格也相差很大。
有些商家就利用消費者不懂行,用低價的材質冒充高價的材質,從中賺取差價。
比如用普通的樹脂鏡片冒充高折射率的樹脂鏡片,或者用國產鏡片冒充進口鏡片。
現在市面上很多鏡片都號稱有防藍光、抗疲勞等功能,但實際上很多都是噱頭,真正的效果很難說。
有些鏡片只是簡單地鍍了一層膜,就號稱能防藍光,實際上防藍光效果很差。
還有的鏡片號稱能抗疲勞,但實際上只是心理作用,並沒有什麽科學依據。
網上有很多網友分享自己被坑的經歷,有人說新配的鏡片沒戴多久就出現劃痕,有的甚至一摔就碎了,還有的鏡片鍍膜沒多久就脫落了,找商家售後,商家各種推諉,最後只能自認倒黴。
價格戰背後的陷阱,你踩過嗎?
眼鏡行業的價格戰打得火熱,各種促銷活動讓人眼花繚亂,消費者很容易被低價吸引,掉進商家的陷阱。
有些商家利用低價引流,然後用各種套路誘導消費者購買高價產品或服務,比如捆綁銷售、套餐優惠等等。
很多眼鏡店的促銷活動看著很誘人,什麽「買一送一」、「第二副半價」,但實際上暗藏玄機,比如「買一送一」送的可能是低價劣質的鏡片,或者根本不值錢的贈品。
「第二副半價」的原價可能虛高,實際價格並沒有便宜多少。
還有一些商家利用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推出一些低價的配鏡套餐,但套餐裏的鏡片和鏡架品質都很差,或者驗光服務很敷衍,消費者圖一時便宜,最後卻得不償失。
話術,你聽懂了嗎?
眼鏡店裏的銷售員,個個都是口吐蓮花的「高手」,他們深諳消費者的心理,用各種話術套路你,讓你不知不覺就掉進了他們的「消費陷阱」。
他們會誇大產品的功能,制造你的焦慮,引導你過度消費,讓你覺得不買就虧大了。
他們會跟你說,這個鏡片能有效預防近視加深,那個鏡架能提升你的氣質,讓你覺得不買都不行。
他們特別擅長抓住消費者的心理弱點,比如有些人比較在意價格,他們就跟你強調「物超所值」、「價效比高」;有些人追求高科技,他們就跟你介紹各種新功能、新技術,讓你覺得不買就落伍了。
他們會想方設法讓你掏錢,不管你需不需要。
現在很多眼鏡店都喜歡推銷各種配鏡套餐,套餐裏包含了驗光、鏡架、鏡片等一系列服務,看起來很劃算,但實際上很多套餐裏的產品品質都很一般,或者驗光服務很敷衍。
銷售員會跟你說,套餐更優惠,更省心,讓你覺得不買套餐就虧了。
還有一些銷售員會故意制造你的焦慮,比如跟你說你的眼睛度數加深很快,需要配一副更好的眼鏡來保護眼睛,或者說你的鏡架已經過時了,需要換一副更時尚的,讓你覺得不買不行。
維權,難於上青天?
配眼鏡要是遇到問題,想要維權,那可真是難上加難。
眼鏡行業售後服務不完善,商家經常推諉責任,消費者維權成本高,很多人最後只能選擇放棄。
眼鏡行業的監管也存在一些漏洞,導致一些不良商家有恃無恐。
很多眼鏡店售後服務形同虛設,消費者遇到問題,商家要麽不承認,要麽互相推諉,消費者想要維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很多人最後只能選擇放棄。
即使消費者最終維權成功,獲得的賠償也往往微不足道。
眼鏡行業監管不到位,標準缺失,違規成本低,導致一些不良商家肆無忌憚地欺騙消費者。
消費者想要維權,.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力度,完善行業標準,提高違規成本,才能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現在很多消費者缺乏維權意識,或者不知道如何維權,這給了不良商家可乘之機。
消費者應該增強維權意識,學習一些基本的維權知識,遇到問題要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保留好相關的證據,例如購物小票、驗光單、產品包裝等等,以便在維權時能夠提供有效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