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三種疾病,適當餓一餓就「消失了」

2025-01-09女人
據健康時報報道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主任醫師馬淑華表示
有三種疾病
適當餓一餓就「消失了」
保持一定饑餓感
對身體更有好處
01
適度「挨餓」
有助於改善以下三種病癥
1.胃部疾病:中國胃病患者日益增多,這與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如長期暴飲暴食、偏好重口味等。這些不良飲食習慣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酸過度分泌,引發消化不良、腹脹等癥狀,嚴重時可誘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2.神經衰弱:晚餐過量攝入食物,容易刺激大腦神經細胞興奮,導致失眠,長期休息不足易引發神經衰弱。
3.肥胖癥:肥胖癥是由於脂肪過多堆積和分布異常導致的體重增加。而暴飲暴食會使體內能量攝入過多,難以消耗。
02
適度「挨餓」
遠離以下四種情況
1.骨質疏松癥:研究表明,晚上過量攝入高蛋白食物,如肉、蛋、奶等,會增加尿液中鈣的排出,降低體內鈣儲存,容易誘發骨質疏松癥。
2.心梗:飽餐後,尤其是攝入大量油膩、高熱量食物後,血脂水平驟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臟冠脈供血相對減少。在有冠脈狹窄的基礎上,容易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引發心肌梗死。
3.糖尿病:長期過量飲食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胰島素抵抗與長期過量飲食密切相關。
4.大腦衰老:過量進食會導致大腦反應遲鈍,加速大腦衰老。飽食後,血液集中於消化系統,使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昏昏欲睡。
03
適度「挨餓」
是建議吃到「八分飽」
適度「挨餓」並非完全不吃,而是建議吃到「八分飽」。以下是一些建議:
1.避免暴飲暴食:辨識並減少接觸易導致暴飲暴食的食物,尋找健康替代品。
2.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這類食物易產生飽腹感,有助於控制飲食。
3.細嚼慢咽:慢慢吃飯,讓大腦有足夠時間接收飽腹訊號。
4.按時用餐:保持規律的用餐習慣,避免因饑餓導致的暴飲暴食。
5.尋找其他減壓方式:減輕生活壓力,嘗試其他放松心情的方法,如聽音樂、聊天等,避免情緒性暴飲暴食。
37度裏溫馨提醒
暴飲暴食不好
過分限制飲食也不可取
均衡全面的營養
才是我們健康的保證
速速擴散轉發
37度裏長江健康融媒丨武漢晚報出品 文案編輯:高陽 資料參考:老年日報、央視科教
來源:37度裏丨長江健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