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婦為中心的人性化舒適分娩,正在推進路上。
7月30日,在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Babycare白貝殼關愛專項基金」的支持下,「無痛分娩資助公益計畫」 正式落地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和五四北院區(福建省婦產醫院),為產婦減輕分娩疼痛,消除分娩必遭罪的擔憂。據悉,該公益計畫此次資助金額為20萬元,預計會為上述兩個院區200位進行無痛分娩的產婦,提供每人1000元的現金補助。
分娩不再是「受難」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懷孕39周+的頭胎媽媽小徐,在進入足月後有些「焦慮」,身邊過來人的經驗都在告訴她「分娩是場受難」。 幾天後,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終於迎來自己的小棉襖,小徐對分娩體驗的回憶和她此前想象的有所不同:「生之前,我還以為,生娃是一個人的冒險。真到生的時候,沒有那麽可怕。打了無痛之後,沒有那麽痛了。導樂和老公在邊上陪著給我打氣,雖然有些緊張,但還是順利的。」
小徐對分娩的想象和體驗,具有代表性。過去,由於醫療技術還不發達,分娩總是和受難、遭罪掛鉤。這和分娩本身的生理機制有關。醫學資料顯示,按照從0到10給疼痛程度定級,分娩時的產痛可達9.7-9.8級,可能是一位女性在一生中所遇到過的最高烈度的疼痛。
而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以人為本、以產婦為中心的人性化醫療理念普及,如今,舒適分娩已經成為了現實。
其中,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受是提升分娩體驗的關鍵。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作「分娩鎮痛」,適當、安全地使用麻醉和器械等人工幹預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將疼痛評分從無法忍受的9至10分,降至3至4分的可耐受範圍內,被許多產婦稱為「人類之光」。同時,無痛分娩還可以減少分娩時的緊張感,使產婦得到適當的休息,有足夠的體力完成生產。除了提升分娩體驗,無痛分娩還能減少因懼怕疼痛而增加的剖宮產手術,從而降低剖宮產機率。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產房)
此次落地無痛分娩資助公益計畫的福建省婦幼保健院是全國首家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見證了國內產婦分娩體驗顯著提升的行程。「有一個對比非常明顯,以前產房裏有很多因為痛而撕心裂肺的叫聲。現在,得益於藥物性分娩鎮痛以及非藥物性的輔助手段:比如親情陪產、導樂分娩等,產房裏變成安靜、溫馨的氣氛。」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孫蓬明說。據悉,福建省婦幼保健院麻醉科於2002年就開始分娩鎮痛臨床服務,經過數年經驗總結後,率先在省內全面推行分娩鎮痛,分娩鎮痛率已達73%以上。
人性化分娩成為社會多方「課題」
人性化分娩是助力構建育兒友好社會的重要課題之一。近年來,從國家到醫院再到社會,多方都將人性化分娩作為構建育兒友好社會的觸手和著力點。
2018年,在國家衛健委【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指導下,全國先後有913家醫院設立了分娩鎮痛試點基地,給無痛分娩的普及按下了快進鍵。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便開始了無痛分娩的臨床試驗,技術上已十分成熟,但此前數據顯示中國無痛分娩的普及率僅有30%。隨著試點工作的開展,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22年913家試點醫院分娩鎮痛率已提升到60.2%。
除了試點,無痛分娩納入醫保也成為重點之一。過去無痛分娩普及偏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若進行無痛分娩,其帶來的額外費用基本會在千元以上甚至數千元,這對部份家庭來說仍是負擔。目前,繼上海、廣西、貴州、浙江等省份之後,山東、江蘇等部份省份也陸續宣布將無痛分娩納入醫保。日前,國家醫保局還印發了【產科類醫療服務價格計畫立項指南(試行)】,將分娩鎮痛等計畫單獨立項,有效提升醫療機構提供分娩鎮痛的積極性。
福建省此前也推出了一系列生育利好政策,如「十四五」福建省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規範開展專業陪伴分娩等非藥物鎮痛服務,鼓勵開展藥物鎮痛分娩服務。據2023年數據,經過5年的試點推廣,福建省內試點醫院鎮痛率已經從不足30%上升至接近60%。
打造分娩鎮痛的中國方案需要多方合力,除了政策保障支持,社會力量也需加入進來,透過公益資助、公益科普等方式,減輕產婦家庭的經濟壓力,普及對無痛分娩的正確觀念。在這樣的價值引導下,2022年,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等聯合發起「白貝殼關愛專項基金」。
該基金是國內第一個專註於資助無痛分娩的公益基金,一方面透過經濟資助,助力更多媽媽安心舒適分娩,免除家庭的後顧之憂;另一方面,連結醫院專家的科普影響力,轉變孕產婦家庭對無痛分娩的固有偏見。此前,白貝殼關愛專項基金已先後在浙江、安徽、江蘇、湖南、山東、河南、湖北等7個省份落地,已累計幫助1200位產婦接受無痛分娩,為提高中國無痛分娩的惠及率貢獻了社會力量。
「生育關乎個人和家庭的幸福,也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多方攜手、多措並舉,將持續推動舒適分娩,完善人性化分娩,讓生育成為一件幸福的事情。」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表示。
轉譯
搜尋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