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胃病真的能養好嗎?「三分治七分養」的科學解讀

2024-07-31女人

喝粥能養胃嗎?

「喝粥養胃」這一觀念可謂深入人心,似乎大家都認同這個觀點。由於胃口差,很多人會選擇在胃不舒服的時候喝粥,甚至還有長期喝粥來治療胃病的。然而,「喝粥養胃」並不適合所有的人。

從食物消化的角度來看,粥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並不能起到什麽神奇的治療效果,胃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和研磨食物,粥通常都已經煮得很爛了,與被胃消化後的食糜性狀相似,胃不需要再對其進行研磨、消化,可以直接送入小腸進行吸收。如果從給胃減輕負擔的角度來說,喝粥確實有一些幫助,但如果說粥裏面有什麽營養成分能直接滋養胃則是牽強的,因此「喝粥養胃」的說法不是那麽正確。

喝粥養胃?

「喝粥養胃」並不適合所有人,尤其是對於那些容易出現反酸、燒心的胃病患者來說,喝粥反而有「雪上加霜」的嫌疑。粥是流質,容易導致反流,加重胃食管反流。對反流的患者,不太建議進食過多流質食物,而應該進食半流質或固體食物,以減少反流的發生。

胃病不能只靠養

試圖透過喝粥來治療胃病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喝粥養胃的作用有限,並不能直接治療胃病或根除導致胃病的元兇。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胃部的不適是由於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的,如果喝粥能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那醫生也就不會采用三聯或者四聯療法來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了。

「喝粥養胃」只是口口相傳的說法而已,不可過於依賴或相信其治療作用。其他坊間所謂「補胃」「養胃」的食材或藥材也是一樣的,不用過於迷信。

健康知識「劃重點」

關於「養胃」並沒有那麽多的講究,胃有自我修復能力,我們只需要停止傷害,去除病因,給胃一個良好的修復環境,它便能逐漸修復。如果一邊不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持續傷害,一邊卻費盡心思去尋找「補胃」「養胃」的良方,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正規治療是養胃的前提

胃病不能只靠養,平時我們常說的「胃病」「胃不好」是一種很寬泛的概念。發生在胃部的疾病都能引起胃痛、胃部不適,都可以被稱為「胃病」。但是這些所謂的「胃病」,輕的可以是慢性淺表性胃炎或功能性胃腸疾病;嚴重的可以是胃潰瘍、胃癌;還有的甚至不是胃部問題,只是癥狀表現在胃部而已。

胃部疾病靠養就能變好嗎?顯然不是,理性的做法是合理檢查後再進行針對性治療,明確胃病的誘因,是胃潰瘍還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還是功能性胃腸病等,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對因治療、對癥治療。如果檢查提示只是比較輕的淺表性胃炎、功能性胃腸疾病、程度較輕的萎縮性胃炎等本身並不是很嚴重的情況,說明平時對胃的保養其實還不錯。

健康知識「劃重點」

如果發現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糜爛、幽門螺桿菌感染伴嚴重萎縮性胃炎等情況則不是只靠養就能好轉的,這些情況一般有比較明確的病因,而且有比較好的治療手段,要聽醫生的建議進行規範治療。

關於胃的養護,專業醫生給出的建議是別傷害胃,養胃不是為了把胃養成「銅墻鐵壁」,好讓我們能隨心所欲、暴飲暴食,而是使胃處於正常狀態,能吃能喝,不出現不適癥狀。

「三分治七分養」的科學解讀

「三分治」包括對因治療、對癥治療和預防性治療。

對因治療

如果有十二指腸潰瘍,且證實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就要針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治療,多數人經過正規治療,其十二指腸潰瘍能得到根治。

對癥治療

如果經常出現反酸、燒心等胃食管反流癥狀,可以使用抑酸藥、促進胃腸蠕動藥進行對癥治療。

預防性治療

如果胃鏡檢查發現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為了預防癌變,建議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胃鏡下切除等治療。

「七分養」包括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加強對胃部不適的關註。

戒煙酒

煙酒對於腸胃的刺激非常大。酒精能夠直接損傷胃黏膜,導致廣泛胃黏膜充血糜爛,甚至潰瘍。吸煙不僅對肺不好,對胃也有很大影響,胃不好的朋友要註意,尼古丁進入血液影響胃黏膜血供,不利於胃黏膜的自我修復。此外,煙酒會誘發或加重胃潰瘍、慢性胃炎。

放寬心情

許多人在工作壓力大、生活不順心的時候會感覺胃不舒服,這是因為精神壓力過大會導致自主神經紊亂,表現為胃液分泌失調、胃黏膜血供減少等。輕者表現為胃口不好,嚴重者可導致胃潰瘍的發生。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想要胃病不找你麻煩,就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聽胃的話

如果反復幾次吃了、喝了某些特定食物後出現反酸、燒心或胃部不適癥狀,如有些人喝了濃茶或者咖啡後胃就會不舒服,就別再輕易嘗試了,既然你的胃不喜歡,何苦讓它難受。其他諸如按時吃飯、不要吃得太飽或者讓自己太餓、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這些大家都能註意到。在門診經常有人問:「醫生,有沒有特別要註意的?」建議他們不要盲目相信其他人的說法或者做法,自己建立一個檔案,記錄自己的日常飲食,哪些吃了舒服,哪些吃了不舒服,每天都如實記錄下來,幾個月下來就會形成自己的健康檔案和飲食指南了。

講衛生

對於養胃來說主要是指嚴防「病從口入」,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包括吃飯用自己的餐具、飯前洗手等小細節。幽門螺桿菌是很多胃病的元兇,很多人經過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但卻沒有不適癥狀,即便如此,幽門螺桿菌仍然是潛伏在胃內的破壞分子,可能在某一時段引起癥狀或病變。分餐制是一種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好辦法。

細嚼慢咽

咀嚼其實是消化的第一步,食物經口腔充分咀嚼後才能在胃裏更好地消化,大的食物團塊不易消化,容易產生不適癥狀。不少人因為牙齒的問題導致吃飯時咀嚼不充分,最終加重胃的消化負擔,這種情況應該去口腔科就診。

及時就診、定期檢查

很多時候,「胃不好」並不是那麽簡單,有時甚至問題並不是出在胃這裏。消化系統的疾病有時從感受和癥狀上是很難區分的,隔著肚皮你也看不到。一個胃痛,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可能是胃癌,有經驗的消化科醫生也要透過檢查來最終確診,所以不要隨意自我診斷,胃不舒服了還是要及時就醫。當然,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也沒必要整天擔心自己的病會不會發展成胃癌,按時復查,做到心中有數,剩下的就交給醫生吧。

三分治病,七分防病

如果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糜爛、幽門螺桿菌感染伴嚴重的萎縮性胃炎等情況,情況不是靠養就能好轉的,而是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采用規範的治療手段,等到病情好轉後再去保養才有意義。上述情況如果不積極治療,只靠保養是很難恢復的,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延誤病情。雖然治療只占三分,但卻是扭轉病情的關鍵,保養無法代替治療,只有科學對待「三分治,七分養」,才能保「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