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平均售價上千元,這款「近視防控神器」走紅

2024-09-17女人
中新經緯9月14日電 (王玉玲 實習生 秦海齊)離焦框架鏡「水靈靈」地火了。
家長椰子(化名)告訴中新經緯,在剛剛過去的暑假,他在醫療機構給孩子們配置了離焦框架鏡,花費近萬元。河南省黃河三門峽醫院眼科主治醫生李鵬偉告訴中新經緯,去年其所在門診配置離焦框架鏡的還只有零星幾例,今年已占三分之一以上,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兩年換了四副離焦框架鏡
椰子的三個孩子今年分別12歲、9歲、7歲,視力狀況都讓椰子擔憂,老二近視50度,老大和老三則是遠視儲備告急。
為了延緩近視行程,避免成為「小眼鏡」,椰子告訴中新經緯,他在暑假為孩子們配置了離焦框架鏡。「剛配上,還不知道有沒有用,聽了醫生的建議,希望孩子們能晚近視一年就一年。」椰子說道。
社交平台上,和椰子一樣產生焦慮的家長不在少數。「從發現孩子視力下降開始,我哭過,和雙方父母不愉快過,和老公鬧過,為了保護他眼睛,我變得過度敏感。接受不了的原因,主要是年紀太小了。」一位網友說道。
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釋出的【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顯示,2022年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6歲兒童近視率分別達51.9%、12.7%。
福建省泉州愛爾眼科醫院主任醫師金麗文此前在當地幼稚園進行視力調研,她發現,該幼稚園孩子普遍遠視儲備不足,有的孩子甚至已經戴上近視眼鏡了。「如今近視高發低齡化趨勢明顯,近視開始年齡越小越易發展成高度近視,甚至發展為病理性近視,從而出現眼部並行癥,如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等,這些並行癥均可能使矯正視力下降,嚴重的甚至失明。」金麗文對中新經緯說道。
為能延緩孩子近視行程,不少家長購入各類家長群風靡的「防控近視神器」。「目前是普通眼鏡加滴阿托品滴眼液,如果度數控制不好,下一步就換離焦框架鏡。」還有網友表示:「哥哥眼睛檢查結果近視50度,來得太早了。下午直接配了離焦框架鏡,今晚又入了護眼台燈,吃葉黃素也有段時間了。」
百度指數顯示,6月12日至9月9日,離焦框架鏡搜尋日均值為520,整體環比增長514%,關註人群以女性居多,年齡集中在30至39歲。此外,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的搜尋指數較高。
家長檸檬(化名)告訴中新經緯,他的孩子在7歲時檢查出50度近視,過去兩年間,因為度數漲漲退退,他一共給孩子配了四副離焦框架鏡。
在檸檬看來,離焦框架鏡是近視領域入門級控制手段。「醫生一般都是推薦先從離焦框架鏡開始,它本質上是一種近視鏡,有一點控制效果,我們配過很多牌子,比如星趣控、新樂學等。」
擁有離焦框架鏡品牌星趣控的公司依視路陸遜梯卡中國(下稱依視路)2024年半年報顯示,星趣控在中國地區持續呈現爆發式增長,銷售額增長超過80%。
明月鏡片與愛博醫療也分得一杯羹。明月鏡片在8月釋出的投資者問答表中稱,輕松控系列產品2024年上半年銷售額為7610.16萬元,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同比增長38.86%。愛博醫療2024年半年報顯示,「普諾瞳」「欣諾瞳」離焦鏡收入同比增長86.78%。
渠道價格相差較大
為了解離焦框架鏡的實際銷售情況,中新經緯近日以消費者身份走訪了位於北京潘家園的眼鏡批發市場。
與前兩年走訪時離焦框架鏡關註度較低不同,今年大部份商家都在售賣或者推介離焦框架鏡,有的還制作海報,將產品位列店鋪中心位置。多位商家向中新經緯表示,2024年暑假是離焦框架鏡的配置旺季。「我們這邊五至八歲配離焦框架鏡的兒童特別多,現在開啟抽屜全是離焦框架鏡。」一位商家說道。
還有商家稱,每天至少有20個小孩到店配置離焦框架鏡。「現在的手段都是近視幹預,家長們對於孩子帶離焦框架鏡很認可,數據反饋也很好。」該商家說道。
中新經緯 王玉玲攝
中新經緯發現,在該市場,商家主要推介的離焦框架鏡產品以進口產品為主,也有少量中國本土產品。其中,進口產品主要包括蔡司小樂園及成長樂、依視路星趣控、豪雅集團新樂學,本土產品則包括明月鏡片輕松控系列、金禦醫學學趣控、格林視通新知控系列等。
從價格來看,檸檬帶著孩子在醫院驗光後,選擇到眼鏡店配置,最終一副價格2000元左右。椰子在醫療機構配置的離焦鏡,一副價格超過3000元,總花費近萬元。
蔡司公司小程式「蔡司晴選」顯示,離焦框架鏡小樂園一副鏡片價格為3280元起,成長樂加強版價格為2380元起,依照折射率、膜層不同,價格有所區分。依視路小程式顯示,星趣控建議零售價為3970元起。中新經緯以消費者身份致電明月鏡片官方客服,工作人員回應稱,輕松控pro的官方建議零售價為1998元起,依照折射率不同而有所區分。
但在潘家園眼鏡批發市場,綜合商家報價情況,進口品牌單鏡片的配置價格總體在1200元到2000元不等,多集中在1500元左右,國產品牌的單鏡片價格在500元左右,為進口品牌的三分之一。
中新經緯 王玉玲攝
一位商家告訴中新經緯,該眼鏡城主要從事批發業務,走的是批發價格,各大品牌都有總代理商,他們都是授權門店,負責進行分銷,只是進行一小部份零售,因此價格較為劃算。
明月鏡片在上述投資者問答表中也提到存在渠道價格不一的問題。明月鏡片稱,二季度,不管是外資品牌還是中國品牌,對於離焦框架鏡,有一部份企業迫於增長的壓力,或者渠道周轉的壓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下調,包括批發價或是零售價,甚至有部份產品因為價格的下調出現了價格倒掛的情況,進而導致渠道混亂。
就商家們所提的門店授權,蔡司、依視路和豪雅集團此前都發表聲明,提示消費者去授權門店購買產品。依視路在8月推文中稱,星趣控鏡片對驗配及售後服務的要求較高,建議消費者務必前往正規授權的眼鏡零售門店和視光中心、醫院和診所。
批發城內,多位商家在店鋪內明顯位置張貼授權門店標識,並主動向中新經緯展示。但也有部份商家的授權存疑。「授權還沒辦下來,在進行中,但東西肯定是正品。」一位商家說道。還有商家表示自己屬於蔡司授權正規門店,但中新經緯未在蔡司公司小程式上搜到該門店的授權資訊。
某商家對中新經緯分析稱,有些商家銷售的是串貨產品,即從外地授權門店處調配貨源。這樣的產品也屬於正品,但因為沒有售後和質保,價格會相對便宜。「如果從外地串貨的話,售後都沒有什麽保障,廠家按理來說得管,但是沒有辦法放射線這麽多的店,因為你也不可能隨時隨地的監控。只有有人舉報的時候徹查才有可能查到。」該商家說道。
中新經緯註意到,上海市場監管部門、上海市消保委5月曾釋出提示稱,近視管理需要綜合考慮眼球發育、用眼衛生、遺傳背景、光學參數等多項因素,建議前往醫療機構或眼鏡商店進行驗光,並由專業人士評估眼部情況並推薦近視管理方案,選擇合適的鏡片進行定配。
離焦框架鏡取代普通近視眼鏡?
從離焦框架鏡自身來看,金麗文解釋道,多點離焦鏡片是一種特殊設計的鏡片。這種鏡片透過在鏡片上分布多個特殊的光學焦點,使視網膜周邊的成像也能落在視網膜前方或者視網膜上,而不是像傳統單光鏡片那樣視網膜周邊成像落在視網膜後方。它可以在矯正視力的同時,可以延緩眼軸向後延長,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近視的發展。
此外,金麗文提醒說,無論使用哪種近視延緩的方法,家長都要註意,鼓勵孩子陽光下的戶外及減少連續近距離用眼是重要的,戶外建議每天2小時以上,近距離用眼建議近距離用眼20分鐘。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發問:離焦框架鏡日後會否替代普通近視眼鏡?它的延緩近視效果是否確切且持久?
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吳元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指出,離焦框架鏡對普通近視眼鏡的取代未來會成為一種趨勢,但也需要理性考慮。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對於近視度數年增長率達到75度的青少年來說,以離焦框架鏡替代普通近視眼鏡是推薦的。
從延緩近視的程度上,李鵬偉表示,離焦框架的近視防控在臨床上有依據,周邊離焦框架鏡佩戴更為方便,適應範圍廣,不良反應少。無法適應OK鏡或近視度數低、角膜曲率平坦等兒童均可以選擇,但對於較大屈光參差、調節能力不足以及斜視兒童的驗配目前尚有爭議。
但吳元也提示道,商家不應誇大離焦框架鏡效果,家長也需理性看待。「因為離焦框架鏡原理是透過形成視網膜周邊離焦訊號控制近視的進展。但長期使用後,如一年左右再觀察,很多孩子控制效果就變差了,近視繼續進展了。這種離焦框架鏡效果永續性不足的現象,推測和視網膜對離焦訊號的敏感性下降有關,可考慮更換或者聯合其他近視控制手段。 不過,具體情況也可能會因人而異。」吳元說道。
此外,中新經緯註意到,離焦框架鏡不屬於醫療器械的範疇,產品的相關參數較少,眼鏡零售渠道可以銷售。同樣用於近視控制的OK鏡(角膜塑形鏡)屬於三類醫療器械,監管較為嚴格。
從渠道上,OK鏡要求必須由具有相關資質的醫生和視光師在眼科醫療機構進行驗配。同時,OK鏡要求進行完整的上市前臨床試驗,並有明確的適用範圍,例如歐普康視的OK鏡的適用範圍是近視度數在-0.50D~-6.00D(近視50度到600度之間)之內,散光度數在1.50D以內的配戴者近視的暫時矯正。
對於離焦框架鏡與OK鏡的管理差異,吳元分析稱,因為離焦框架鏡本質上還是一種近視眼鏡,只是有一些防控功能,使用更為安全。
雖然沒有強制要求披露,但有機構曾披露部份品牌的臨床試驗數據。例如蔡司的小樂園采取C.A.R.E.技術,天津市眼科醫院視光中心等三家機構曾進行多中心臨床試驗,共同招募240名6-13歲的兒童,配戴C.A.R.E.技術鏡片組對比配戴單光鏡片組後發現,一年眼軸相對正視眼有效率為71%和68%。
對於為何不同品牌間設定的臨床試驗周期與樣本量存在較大差異,吳元分析稱,在臨床試驗設計中,隨機對照雙盲是最高證據級別的研究,但大多數近視防控實驗無法做到,因此研究結論的可靠性會下降。在相關臨床試驗設計中,要進一步分析臨床試驗的觀察年限、樣本規模等數據,一般認為觀察期越長,樣本越大,臨床試驗數據的可信度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