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於知道為什麽中國的中小學生每年都有近視了!可是,他能怎麽辦?
中小學兒童的視力問題猶如一枚定時炸彈,常年潛伏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而沒有人能將其徹底清除。現在,在校門口,帶著眼鏡的孩子,甚至超過了超市裏的阿姨,已經成為了校園裏的「標配」。有的小孩,一旦取下了他們的眼鏡,他們就無法辨認出他們在黑板上寫了什麽,他們也不知道該往哪裏走。這並非玩笑,這是事實。每一年,教育部都在大叫「減負」,父母們都是肉疼地掏出自己的腰包,為自己的子女買更昂貴的鏡片,而醫師卻搖頭表示:「這只會讓你的眼睛變得更糟。」這是怎麽回事?功課太多了嗎?電器?或者是她的飲食習慣?那些理由似乎很單純,但它們就象一團纏繞在一起的繩子。究其根本,在這次視覺危機的背後,或許是全社會的無力和無法控制。
那個時候,80、90年代的時候,那個帶著眼睛的同學就是班級裏的「稀有物種」。那個年代的學生,一下課就到處亂跑,除了跳繩,就是扔沙袋,哪裏還顧得上看書和電視?而如今,這些在校中學生們,似乎都被「困」在了電腦、電腦面前。資料表明,目前,中國青少年近視發生率已超過70%,居世界之首。特別是在高中、高中這兩個年齡段,近視發生率急劇上升。更糟的是,許多兒童的視覺由「輕度」跳躍到了「重度」,有的人的裸眼視覺還不到0.1。而另一方面,則是父母與學校「推責」的惡性迴圈:校方認為教改難度大,父母認為電器控制不了,而監管機構則沈默地趴在地上。小孩近視眼的問題,在這種「沒人管」的環境下,越來越嚴重了。
造成近視眼的「元兇」,實際上並不是很難,但卻是讓人束手無策。
首先,功課太重,對兒童來說,是一種折磨。一些六年級的孩子,背著一個大背包,比成人鍛煉用的啞鈴還要沈重,回家後還要熬夜做功課。尤其是在中考和高考的關鍵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被功課填的滿滿的,甚至沒有足夠的睡眠。盡管教育部一再強調要給學生「減負」,但是,學校、教師還是要給學生留很多的課外功課,以求能夠達到更高的分數。小孩整天看書看書,當然會出現近視。
其次,教室裏使用的電器成為「視力殺手」。現在,用電子白板來代替原來的粉筆。盡管課堂上的教育更有成效,但是,如果你整天對著閃動的螢幕看,你的雙眼也會很累。螢幕上的文字非常細小,而且非常明亮,長期使用,難免會對視力造成傷害。
在看現在越來越流行的行動裝置,比如手機。許多教師都是用手機給學生寫作業,家長群和學生群裏的訊息也在不停地重新整理。很多同學都在對著自己的電話螢幕發呆,以便把功課做完。而某些網路遊戲則「雪上加霜」,有些無良廠商推出了大量的網路遊戲,導致大學生們在遊戲中不斷地充值、通宵打遊戲,不僅對眼睛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還對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終於,吃相成癮,連眼睛都「湊了熱鬧」。學校門口賣的零食和劣質的眼鏡,更是加重了孩子們的視力問題。
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容易的問題,但是當它們積累起來時,卻會變成一種淪陷性的災難。
這十多年來,一直在呼籲「給孩子們減輕負擔」,但每到高考的時候,他們的負擔卻是有增無減。為了考出好的分數,各大高校都在努力「內卷」,布置作業,布置大量的題目,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父母們都很心疼自己的子女,卻也不能松懈,深怕自己的子女被落下。這樣一來,學校的課程就被壓縮到了極限,而室外的時間就變得非常有限了。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那麽就會出現近視。
同時,電子白板的推廣也成為一個矛盾的焦點。為追求「現代教育」,許多中小學引進了許多的電子產品,而忽視了對兒童視覺健康的保護。有些學校為了節省開支,購買品質較差的顯視器,其產生的藍色射線會對學生的視力產生不可挽回的損害。
另外,父母與社會對於電子裝置的管理也有很大的缺陷。不少家長將手機和平板視為「哄娃神器」,在小孩哭泣時,將手機交給他們,讓他們過早地暴露在螢幕前。而在學校裏,功課和玩遊戲會讓他們離不開電視,所以他們的視覺問題才會越來越嚴重。
同時,由於缺乏監督,使得這一問題更加嚴重。有些眼鏡商家盲目地替小孩做驗光配鏡,結果不但不能達到對眼睛的防護效果,還使近視的問題更加嚴重。
如今,近視已不僅僅只是一個單純的衛生問題,它已上升為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家長,學校,商家以及監管部門的沖突,使得「視力危機」越來越嚴重。
父母投訴學校給他們安排了過多的家庭作業,給他們的兒童造成了過度的視力負擔;而在校方看來,是父母對電腦的監管太差,讓孩子們患上了近視。而且,盡管教育部不斷地大叫「減負」,但是落實起來並不容易。學生們天天要應付大量的作業,還要看著電腦,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同時,許多父母也意識到,市場上有些廉價的眼鏡商店出售的商品並不可靠。劣質的鏡片和不精確的驗光,不但不能減輕兒童的視覺問題,還會使兒童的眼部健康更加危險。但監管機構在這方面的動作很慢。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不良鏡片,父母們抱怨也沒有辦法,兒童的視覺問題只會越來越糟糕。
此外,青少年的視力狀況也在不斷的下降,這對兒童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很大的影響。由於視覺障礙,很多兒童對室外運動喪失了興趣,有的還產生了一些精神方面的問題。有些同學由於提前佩戴厚鏡片而受到同學們的取笑,從而產生了較低的自尊心以及社會上的困難。
但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盡管教育部多次提出「減負」的要求,但是實施起來還很緩慢。學校裏還在做著大量的作業,父母們還在為自己的子女擔心。而市面上那些山寨眼鏡的商家,依舊賺得盆滿缽滿,而監管機構則一直默不作聲。
是的,陷在近視圈中的兒童數量正在不斷增加,其視覺衰退的程度比所有人想象的還要快。眼鏡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必需品」,而不僅僅是他們的一個選項。
【網路熱議】
「近視危機」在網上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網友「視覺大戰」留言:「作業太多,螢幕閃爍,手機響,小朋友的雙眼還能不能好好休息?」不能只是父母的錯,是學校的錯。」
有名為「護眼先鋒」的網民吐槽:「這年頭,一副眼鏡都要比金子還貴,你說是不是?一家眼鏡鋪,就能賺到一座金山!」
「藍光克星」:「小玩意多好啊,用來做教學的,咋就變成傷眼睛的武器了?這個技術,到底是誰的錯?」
也有人直接說道:「大家都清楚,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但大家都是這麽說的。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真正的管理者!」
畢竟,兒童的雙眼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前途,而如今,這份前途正在逐漸暗淡。你的功課應該減少嗎?應該使用電子產品嗎?如何管理那些垃圾食物和壞玻璃?總不能一直這樣耗著吧?
究竟是誰在為他們的近視付出代價?是父母,是學校,還是全社會?這一問題若得不到解答,將來的兒童是否要依靠「盲文」才能看到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