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瑞金醫院始建於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的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現有臨床業務部門及臨床中心50余個,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擁有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謝性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及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4個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等。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瑞金醫院的內分泌代謝病科一直排在全國首位,該科室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領銜,而寧光本人正是瑞金醫院的院長,所以醫院的內分泌代謝科長年排在全國首位也就不足為奇了,院長帶隊的科室能差嗎?
我一直以為內分泌代謝科是治療內分泌失調的,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內分泌代謝病科主要是治療糖尿病、肥胖癥、周圍血管病與慢性創面、甲狀腺疾病、 代謝性骨病、腦下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及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等疾病的,我們平常所說的骨質疏松、風濕性關節炎等也屬於內分泌代謝病科的範疇。
除了內分泌代謝病科,瑞金醫院的血液科也是出了名的牛,僅僅這一個科室就出了4位元兩院院士,能不牛嗎?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是血液科常見的三種疾病,都跟血液系統的細胞異常增殖有關,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這三個病都是硬骨頭,沒一個好治療。不是說不幸罹患了這三種疾病的患者來到瑞金醫院後,就一定能徹底治好病,但瑞金醫院如果也拿不出更好的治療方案,那患者真的沒必要東奔西走,四處求醫了。
在上海,復旦與交大沒有顯著性差異,中山和瑞金也沒有顯著性差異,上海TOP1的綜合醫院有兩所,中山或瑞金,上海TOP2的綜合醫院也有兩所,中山和瑞金。就像有人說自己是C9畢業,那他大機率就是西交大或者哈工大,如果有人說自己在上海TOP3醫院上班,那他大機率在華山工作,如果有人說在上海TOP4醫院上班,那大機率就是在仁濟工作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相較於中山醫院、協和醫院,瑞金醫院少了點那種醫學院引以為傲的文化傳承,瑞金醫院普外科最大的老大,不是自己內部挖掘出來的,而是從浙江搬過來的。之後就是山頭林立,光普外科就有多個山頭,其他各科室的水準也是參差不齊。
也就前些年出了個衛生部長,讓瑞金醫院整體排名和知名度往上躥升了不少,內分泌科、血液科、燒傷柯比較強些。心血管外科是從中山搬來的團隊,乳腺外科則是從腫瘤搬來的團隊,消化內科倒是比較有傳承,不過建議大家可以去古北分院就醫,老科長在那裏有塊自留地,做胃鏡什麽的都要比總院強。
瑞金醫院的腫瘤科很一般,不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消化不如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外科不如中山和華山,風濕免疫科還不錯,疑難雜癥什麽的可以去看看。內分泌、燒傷、血液科都很強,影像也還行,風濕免疫不如仁濟醫院,仁濟醫院風濕免疫全國排第二。
瑞金醫院這些年整體實力是處於下滑狀態的,目前上海綜合實力最強的醫院是中山,長海除了泌尿、燒傷外,別的科室也一般,肝膽、心內、心外、普外、大血管都得是中山。
瑞金原來是上海第一,但是自從SCI決定一切以後,瑞金一蹶不振,臨床無人繼承,科研又不系統,現在肯定是不如中山的。作為上海老舊的根據地,瑞金其實是鬥敗的。不過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怎麽著,也還是比那些後起之秀還是要強一些的。同理華山,本來是復旦醫學院附屬醫院中的第一名,結果各醫學院附屬的第一名之爭異常的匪夷所思,所以中山上位了。
奉勸大家,不管讀書還是就業,找第二名的學校和單位就可以了,避開競爭最不擇手段的地方。首先從個人而言,競爭不擇手段,你沒有這份閑心,也鬥不過,其次大家都在兇惡地競爭,這地方長期發展肯定不會好的,當然了,中山上位後也會面臨華山從前的問題。而交大醫學院的第二名很難說是誰,仁濟水平太差,因為原來交大醫學院臨床水平是高於復旦醫學院的,所以牛鬼蛇神都霸占著交大醫學院。經過快20年的更新換代,現在交大醫學院附屬醫院的醫生,一個個都看不來大病了,退步得太厲害。
有時候看病並不是越大的醫院越好,越大的醫院對應的部門越多,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科室都是局限在自己的專業裏。其實病人看病最關鍵的是能夠找到一個負責任的好醫生,有時候,醫院的等級和名聲不決定病人能活多久,但是一個負責任、有水平的醫生卻可以!
老李作為一名腫瘤科的醫生,在臨床工作中,遇到過很多從上海看病回來的病人,大多數人的治療的確非常規範,但也有不少人的治療讓人一言難盡。術後該放療的不做放療,膠質瘤術後也有讓定期觀察的,胃癌術後Her12高表達,用化療而非曲妥珠單抗的等等很多。也有很多復雜一些的就不弄了,說是沒有治療價值了,回家等著吧,也有醫院跨科室收治病人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其實病人看病去大醫院本身沒有錯,但是並不一定非要去大醫院,治療規範才是最重要的。不論是瑞金還是中山,裏面醫生的學歷肯定都是博士級別,非一般醫院所能比擬的,很多診療規範都是裏面的大佬制定的,但是你能不能碰到一個把你的病情放在心上的醫生?這個才是最主要的!畢竟診療規範是死的,執不執行,能不能掌握,病人不懂,有的醫生其實也不懂,畢竟涉及治療的東西太復雜了,尤其是在腫瘤方面,一個肺癌就足夠一本書大寫特寫的了。
但是你如果問我願不願意去大醫院,去瑞金工作?那我肯定願意,畢竟平台在那擺著,但有一點請記住,永遠不要迷信大醫院,永遠不要迷信權威!
如果不過分精確細究的話,總體來說,瑞金醫院的內科很強,血液、內分泌、風濕、免疫、燒傷、呼吸等等。中山醫院的外科更厲害,例外的是心和肝,心內比心外強太多,肝腫瘤內科極強。華山偏門科強,皮膚、手外、感染、神外、神內、運動醫學等。
客觀地說,瑞金醫院以前還是非常強的,瑞金的名字來自革命聖地江西瑞金,這其實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革命傳承。
劉哥去年夏天的時候曾去上海某知名三甲醫院就診,門診醫生上來就說,你這個病已經晚期了,最多3個月,趕緊住院化療。劉哥聽了之後當時就懵了,還好當時醫院沒有床位,讓他回家休息等幾天,劉哥不甘心,就約了瑞金的號,重新看醫生。
結果瑞金的醫生態度特別好,仔細跟劉哥講解了很長時間,化驗單上每個指癥的含義都跟劉哥說了。劉哥告訴醫生,自己研究過這個病,基本概念他都懂。醫生對劉哥說:你這個病大機率是一種罕見的自限性炎癥,過幾個月能自己好,不用吃藥,你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再找個醫院看看。
結論三選二,後來,劉哥又去北京找了退休的專家看,北京專家的結論與瑞金醫院的一致,幾個月後,劉哥的病確實自己就好了。瑞金醫院給劉哥的感覺是地方狹窄,看病流程不合理,工作人員態度也不是很好,讓人感覺不像上海著名的三甲醫院。
作為一名老上海,林伯對瑞金醫院還是非常認可的,在林伯看來,瑞金醫院的臨床綜合實力一直在上海數一數二,多數情況下公認第一,整體實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燒傷、血液、內分泌和消化科在全市乃至全國都是頂尖的科室,普外科的實力在上海應該跟中山不分伯仲。
但也有人認為瑞金醫院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不怎麽樣,輝煌只存在於過去,上海人現在更認可的是中山醫院。
作為一名外省人,中山醫院我是深有體會,2014年的時候,我在那裏做過二尖瓣置換、三尖瓣成形手術,出院後又因為不明原因的持續高燒,被中山醫院的醫生二次收治入院,術後多次去中山醫院復查,中山醫院無論是看病流程,還是醫護人員的敬業精神都沒得說,值得雙手點贊,再加上新大樓的投入使用,就醫環境也非常不錯。
(圖片來源於網路,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瑞金醫院我雖然沒去過,但總院看上去確實不怎麽樣,經常看到有人在網上吐槽瑞金醫院看病流程不合理,管理上有點混亂,這一點,瑞金確實要向中山看齊了。作為普通老百姓,誰都不願意跟醫院打交道,不管怎樣,還是希望瑞金越來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