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 不僅容易並行心腦血管、腎臟等靶器官損害,同時屬於感染高發人群。當前正處於流感高發季節,那麽, 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接種流感疫苗?除了流感疫苗,還有哪些方法可預防流感?
空腹血糖達到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達到11.1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達到6.5%,就可診斷為糖尿病 。在部份 糖尿病患者的觀念中,糖尿病只要控制好血糖就萬事大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他們的血糖大多數時間高於正常範圍,會對心血管、腎臟、視網膜等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這是糖尿病帶來的遠期影響。有遠期,自然少不了近期影響。不錯,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若血糖沒有控制達標,近期不僅容易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還屬於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 患者由於高血糖的存在,自身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損害,因此相比於非 糖尿病患者, 冬季 更容易並行流感,不僅如此,糖尿病患者患流感後,病情相對較重。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患流感後,住院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6倍,因流感所致的死亡風險更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且他們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機體才能完全清除感染,機體才能基本修復至患病前水平。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降低流感的感染風險勢在必行,有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預後。
預防流感有多種舉措,接種流感疫苗療效顯著。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接種流感疫苗後,血清保護率為29%-99%,而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不僅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住院風險,還可降低其病死率。西班牙一項納入1670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季接種流感疫苗預防因罹患流感住院的平均保護效果為46%。當然,即便是以前接種了流感疫苗,對以後的流感流行依然可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降低流感的感染風險。這是國外的數據,當然,國內指南也明確指出,接種流感疫苗對18-64歲糖尿病的住院保護效果為58%。因此,糖尿病患者接種流感疫苗是有效的。
可能部份朋友會問:接種流感疫苗後,會不會產生不良反應呢?流感疫苗確實會帶來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局部反應與全身反應。局部反應主要包括接種部位紅腫、疼痛,全身反應主要包括發熱、肌肉酸痛等。對於非糖尿病 患者而言,他們往往能耐受這些不良反應。而關鍵之處在於 糖尿病患者是否能耐受。對此,國內外均進行了相關研究。比如北京市一項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後的安全性評價顯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1.29/10萬,而青中年人群則有更好的耐受性,這意味著流感疫苗有良好的安全性。
那麽,除開流感疫苗,我們還有其它方式來預防流感嗎?當然有。連花清瘟膠囊屬於方式之一。相關研究發現,在流感大流行期間,提前服用連花清瘟膠囊,只有1.2%的人出現了流感癥狀,而未服用連花清瘟膠囊的人群,出現流感癥狀的機率則高出數倍。即便沒有服用連花清瘟膠囊,在感染流感以後,及時服用該藥,對於發熱、乏力、頭痛、咽喉痛等癥狀的改善也是很有效的,同時有助於縮短病程,且能降低並行流感相關的肺炎等嚴重並行癥。因此,在流感即將來襲的季節,我們不妨備一點藥物,進行必要的預防。
綜上,糖尿病 屬於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不僅容易出現遠期並行癥,由於免疫功能受損,還容易罹患流感,且 糖尿病患者患流感後,病情更為嚴重,因此需要積極預防,接種流感疫苗在糖尿病患者中有效、安全,同時還可給予必要的藥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