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飯,是家庭常見的一種烹飪方式,用煮好的米飯、加入一些魚肉菜之類爆炒而成的一種美食。制作方便,耗時較少,營養豐富,頗受大家的喜愛。在潮汕,有一款聽起來怪怪的菜頭飯,是用白蘿蔔與大米為主料烹製而成,不僅營養可口,還兼具健脾養胃的食療功效。
在潮汕人口語中的「菜頭」,就是白蘿蔔。之所以俗稱菜頭,既可以理解為菜系的根塊,又可以認為是「蔬菜中的最有利者」。它是潮汕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蔬菜之一,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和鈣、磷、鐵、鋅等微量元素,以及芥子油、澱粉酶、木質素等多種營養素和懈皮素、山標酚等降糖、降脂的物質,雖然屬於廉價蔬菜,但是功效確實非常好,有賽人參之美稱。冬令時節的蘿蔔,脆嫩爽口,能促進胃液分泌,調理胃腸機能,對消化很有好處。可以潤喉、開胃,有下氣消積、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等功效。還可以降血脂、軟化血管、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並且能使巨噬細胞活性增加,抑制腫瘤生長,起到抗癌的功效,是食療佳品。中國傳統中醫認為,白蘿蔔味甘性涼,有下氣消食、清熱止咳、清腸排毒的功效。
大米的營養十分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A、維生素E及多種礦物質,一直被認為是補充人體營養和能量的重要食物之一。中國傳統中醫認為,大米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誌、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烹飪方法,把一塊300克左右的白蘿蔔洗凈,刨皮,切成粒狀,在爐上炒出汁,加入到200克大米淘洗好的電飯鍋中,再加入適量的鮮肉丁、兩條臘腸、少許食用鹽,用適量的清水蒸熟。在此期間,把適量的蝦米剝殼,蝦殼搗碎成粉,把適量的蘿蔔乾切碎,把小蔥洗凈切成蔥花。菜頭飯煮熟後,掏出臘腸切成片,與蝦米、蝦殼粉、蘿蔔乾碎和蔥花一起,放入平底不粘鍋中,用少許食用油爆炒一下,加入熟飯,翻炒均勻後即可起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