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友們,聽我一言!我剛看完一本讓我徹夜難眠的小說,每個情節都緊張刺激,角色一個個鮮活得像是你身邊的朋友。它帶來的閱讀體驗絕對不止是打發時間那麽簡單,而是一場深度的心靈之旅。不看這本書,真的會錯過很多精彩!趕快加入我,一起沈浸在這個非凡的世界中吧!
第一章關於食療那些事情
食療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而中國的食療文化是伴隨著飲食文化一起成長起來的。中國自古就有「藥食同源」之說,更有「神農嘗百草」的經典故事,足以說明中藥起源於食物。後來,隨著醫學的進步與發展,才有了「藥物」與「食物」的分別。按照中醫理論,大多數食物除了能提供人體所必需的能量與營養外,也具有保健、強身、健體、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功效,而極具中國特色的「中醫食療法」也由此形成,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漸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食療學」。
「寓醫於食」,是指在中醫「辨證論治,辨體施膳」的理論指導下形成的特殊的膳食理論,根據不同的病癥、不同的體質,制定不同的食物與藥膳,起到「食借藥力,藥助食威」的效果。
同時,藥膳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極為特殊的食療工藝,具有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有病祛病、無病健身的特點。所以,只要了解食療,留意自己及家人的身體變化,在日常的飲食生活中,如一日三餐、飲料、零食等稍加註意,合理利用藥膳,就能達到治病、養生、健體的目的。只有充分重視食療、善於運用食療方法來調節各項身體機能,只要吃得好、吃得對,我們就不僅能品嘗到美味的食品,更能吃出健康和美麗,讓簡單的生活更有樂趣、更具意義。
我們經常提到一個形容食物味道的詞:「五味俱全」。通常,我們把食物的味道分為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而中醫認為,食物的味道不同,作用不同,作為食療材料時,它們所體現的藥性也不相同。
酸:生活中酸味食物的代表大概就是醋。【本草備要】有雲:醋「酸溫散淤解毒,下氣消食,開胃氣,散水氣。治心腹血氣疼,產後血暈,癥結痰癖,黃疸癰腫,口舌生瘡,損傷積血,谷魚肉菜蕈諸蟲毒」。
也就是說,中醫認為,常食酸性食物能保護肝臟、幫助消化、促進食欲,同時,酸性食物還具有一定的殺菌、抗菌、抗病毒、抗原蟲等功效。
如山楂、烏梅、橙子等都為酸性食物。
甜:食物的甜味主要由食物內的醣類產生,美味適口,因甜入脾,所以還具有補氣補血的功效。因為醣類能迅速提供能量,所以,疲憊的時候吃一點甜食,還能讓人消除疲勞,快速恢復活力。此外,甜味食物如荔枝、甘蔗等,還具有解毒生津的作用。
但食用甜食也要適量,除了特殊體質(糖尿病患者、嬰幼兒等)需要控制甜食的食用量之外,普通人如果食用過多甜食,也易傷脾胃,容易患上肥胖癥等多種疾病。關於過度食用甜食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其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縮短10~20年。」
苦:在五味中,苦味是最不受歡迎的,除非萬不得已,誰願意「吃苦」?食物裏的苦味主要是由食物內的有機堿產生,而這種有機堿也是人體所必需的。中醫認為「苦生心」、「苦味入心」,苦味食物除了具有清熱解暑、除燥祛濕、利尿活血、清心明目、消炎退熱的功效之外,食物中有少許苦味,還能增強食欲。
但苦味食物也並非人人都適宜。中醫認為,苦味食物屬寒性,具有清熱祛火、通便降泄的作用,屬於清瀉類食物,所以體質虛弱者應不食或者少食苦味食物。
苦瓜、苦杏仁、苦丁茶、菊花茶、蓮心等都是苦味食物。
辣:在中國許多地區,尤其是冬天陰冷、濕氣較重的地區,如重慶、四川、湖南等地,居民皆喜歡食辣,甚至到了「無辣不歡」的程度。辣味食物能刺激味蕾,促進胃液、唾液的分泌,增加澱粉酶的活性,幫助胃腸蠕動,消除體內滯氣,讓人食欲大開,同時,辣味食物還具有溫中氣、祛濕散寒、開郁祛痰、殺蟲解毒的功效。辣味食物能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迴圈,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有一定功效。
但如食辣過度,會傷肝損目,肺氣過剩,刺激胃黏膜引發腹痛腹瀉,還容易損傷筋骨,導致指甲枯萎。
姜、辣椒、胡椒等都為辣味食物。
鹹:提起鹹,我們自然會想到食鹽,而有句話則充分說明了鹽的重要性:「一萬塊的宴席也離不開一塊錢的鹽。」食物裏的鹹味,也主要來自食鹽。中醫認為,食鹽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潤燥、殺蟲消炎、催吐止瀉的功能。鹹味能刺激味覺,從而增進食欲,同時刺激唾液分泌,也有助於食物的消化。「鹹入腎」,所以鹹味食品能滋腎通便,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維系體內正常的代謝。適量地攝入鹽分,能軟化體內酸性腫塊,防治體內微量元素缺乏。
雖然我們都少不了鹽,但如不加控制,過量食用,就會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腎病及水腫等疾病。
中醫除了按照味道把食物分成「酸、甜、苦、辣、鹹」五類外,還根據食物的內容,將食物分為寒涼性、溫熱性、平性三種。食物的內容,是根據食物對於人體的影響概括出來的,所以說,食物內容與人的體質關系密切。
比如寒涼性食物,通常都具有清熱解毒、通便瀉火、排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對某些慢性疾病也有緩解與輔助治療的作用。寒涼性的食物有西瓜、苦瓜、綠豆、金銀花、冬瓜、兔肉、鴨肉等。但陰虛體質的人,以及孕婦、哺乳期及經期婦女都不宜食用過於寒涼的食物。
溫熱性食物通常都具有補虛養血、強身健體、驅寒除濕的功效。如蔥、姜、蒜、羊肉、狗肉、雞肉、桂圓等都是溫熱性食物。
平性食物,主要特點是內容平胡,具有平補之效,常用於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同時,大多數平性食物也具有健脾養胃、理氣安神的功效。平性食物如番茄、大豆、鯉魚、牛奶等,普通人皆可食用。
了解了食物的五味以及食物內容的分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應當「趨利避害」,選擇對自己、家人身體有益的膳食,少食或者不食對自己身體無益的食物。
治病養生不能完全依賴醫院與醫生,更多的要靠我們平時對自己生活的掌控,養成良好的對身體有益的健康習慣。而對身體有益的健康習慣,自然包括健康化、合理化的飲食習慣以及用健康的食療理念替代不健康、無益身體的飲食習慣。
所以說,若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就必須重視食療,重視來自廚房的養生。
相宜才養生,怨偶需遠離
「道法自然」是中醫中很重要的養生理念,中醫非常註重身體自身的平衡以及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除陰陽平衡之外,還要講究內外平衡等。人體的健康狀況與四季的交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四季交替的自然規則,同時也是人體代謝的規則。食療養生,不僅要了解人體體質、體征,了解食物內容,同時還要順應四時之氣的變化。
中醫認為,養生應與四時相對應,遵循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的養生規則。
春天,萬物復蘇,春江水暖,氣溫逐漸回升,人體的陽氣也漸漸升起,飲食自然也要由冬天的溫補、辛甘慢慢過渡到清淡養陰。取溫避涼是早春飲食的原則,可以適當食用如春筍、菠菜、薺菜、蔥、姜、蒜、韭菜之類偏於溫補的食物。如果一味食用人參等溫熱補品,當春季氣溫上升時,會加重身體內熱,損傷人體正氣。當然,初春氣溫比較低的時候,也應當避免食用如黃瓜、冬瓜、綠豆等涼性食物。
春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春,可以選擇食用一些如紅棗、山藥、蜂蜜、芹菜之類平補健胃的食物。仲春時節,常常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期,所以,還要註意攝取足夠的維生素,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但因春季肝氣過旺,而酸味入肝,會影響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容易傷脾胃,所以應當避免食用酸性食物。
晚春時,氣溫已經回升,並且已經接近夏天,「春困」也常發生在這個階段,所以,此時飲食應當趨於清淡,逐漸向夏季過渡。適當食用一些如甘蔗汁、百合、鴨肉、海帶、海蜇、紫菜之類平補的食物,同時少食辛辣、肥膩、黏冷的食物。
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也是人體能量消耗最大的一個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在夏天到達最為旺盛的時候。高溫的環境使人體出汗過多,導致津液遺失,所以,夏季飲食的原則是以清淡爽口為主,既清熱解暑,又能增進食欲的食物最佳,蔬菜如茼蒿、芹菜、小白菜、苦瓜、香菜、竹筍、黃瓜、冬瓜、蓮子、薏米等;魚類如青魚、鯽魚、鰱魚等;肉類如鴨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食物具有清熱解暑、健脾利濕、生津涼血、消除疲勞的作用,對腸道疾病與中暑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夏季人體損耗較多,因此適宜補氣養陰,應多食如胡蘿蔔、菠菜、桂圓、荔枝、花生、蓮藕等具有滋陰補氣效果的食物。另外,還應多攝入粗糧與果蔬。但也不能過多食用生冷瓜果,否則容易傷脾胃。溫補、肥厚、冷膩的食物在夏季應盡量避免食用,避免傷津耗氣。
夏季天氣炎熱,脾胃消化功能趨於減弱,容易出現乏力、困倦、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可以適當挑選食用一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葡萄、獼猴桃等。
秋季,中醫所指的秋季通常是指從立秋到立冬前一天的這段時間,古代所說的「秋三月」也是指這段時間。中國古代著名的營養專著【飲膳正要】提出:「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燥」是秋季的主氣,所以應該在秋天多吃些如胡麻、芝麻、核桃、糯米、甘蔗、蜂蜜、牛奶等之類的食物,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秋天,人體的津液容易被燥邪侵害,導致肺部出現不適,所以,生津潤肺是秋季食療應遵循的原則,如麥冬、梨、冰糖、銀耳、沙參、百合、鴨等具有養陰生津功效的食物,具有平補肺氣功效的墨魚、團魚、山龜等食物,都是秋季食療很好的食材。
初秋,也就是剛入秋時,暑氣還未消減完,因此飲食以甘潤為佳,如百合、銀耳、山藥、梨、豆漿、芝麻、豬肺、蟹肉、橄欖等具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作用的食物。而如蔥、姜、蒜等這樣的辛燥食物應少食,避免傷及肺氣。同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山楂等酸味食物也可以適當食用,以防秋燥、增強身體免疫力。
人們常有春困秋乏的說法,實際上,秋乏是人體在經過炎熱的夏季後進行的自我調整。多食用牛奶、雞蛋、瘦肉及豆制品等食物,可以有效地緩解疲乏感與抑郁情緒。
中醫講,秋季可以調解生機、新舊更替,是滋補的最佳季節。為避免冬季虛而又不受補的情況發生,應在秋季補充人體所需,緩解疲勞、增強人體免疫力,像麥冬、川貝、沙參、百合、杏仁、枸杞等都是秋季滋補與緩解秋燥十分理想的食材。
冬季,萬物生機蟄伏潛藏的季節,同時也孕育著春天的希望。中醫認為,在天寒地凍、萬物蕭條的冬季,人體的陽氣最為淺弱,最容易被冬季的寒邪所傷,導致人體血液迴圈不順暢,從而出現頭痛、惡心、咽痛、全身酸痛等癥狀。因此,冬季養生要註意補充熱量。
我們都有在「冬至」這天吃羊肉、喝羊肉湯的習慣,以此來驅逐寒氣。其實,這種做法是有養生的道理的。中醫認為,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順應體內陽氣潛藏的狀況,撚陽護陰。所以,可適當食用如羊肉、狗肉、蝦、桂圓、栗子、核桃、甲魚等食物補充熱量。此外,也應該多食用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如圓白菜、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甘薯、馬鈴薯也可以適量食用。
俗話說:「冬令進補,春天打虎。」如果在冬季滋補得當,不僅能順利地度過冬天,還能起到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的養生作用,對於某些疾病還能做到調理與防治。冬天如果滋補得宜,進補的食物被吸收以後,就像潛埋在身體裏的種子,等到了萬物復蘇的春天,就能生根、發芽。
哪些群體的人尤其需要註意冬季進補?如患有各種急、慢性疾病的人,病後初愈者以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都要重視冬天的養生。
總而言之,因人而異是中醫的一個大原則,中醫的「一人一方」充分體現了這個原則。不同的生活習慣、職業、年齡、地域等客觀條件,會產生不同的體質,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調理方法,因此我們就需要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身體,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理。
(點選下方免費閱讀)
關註小編,每天有推薦,量大不愁書荒,品質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書,也可以在評論給我們留言,讓我們共享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