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是一位30歲出頭的白領,平時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飲食也很不規律。
最近,她經常感到疲倦,臉色蒼白,甚至在爬樓時也會氣喘籲籲。她很少有時間做體檢,但每次跟朋友聊天,大家總是提醒她:你看起來氣色不好,可能是氣血不足。
![](https://img.jasve.com/2024-9/55d8d45062c7aa2e0e7f07f911a4cf44.webp)
起初,小梅不以為然,覺得多休息就好了,可是隨著身體不適感加重,她開始擔心起來。
「是不是我貧血了?」小梅終於決定去看醫生。醫生在聽了她的癥狀後,建議她做了一些基礎的血液檢查。
結果出來後,醫生告訴她:「你血液中的鐵含量偏低,有些缺鐵性貧血。這也是你為什麽感覺容易疲倦、頭暈的原因。」
小梅一聽就急了:「那該怎麽辦?我要吃藥嗎?」
醫生笑了笑:「不急,其實你現在的情況還不算嚴重。我們可以透過飲食來改善。你可以嘗試一些富含鐵的食物,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幫助你更好地吸收鐵。這是個簡單、低成本的補氣血方法,在家就能做。」
![](https://img.jasve.com/2024-9/5045526b5ba387a390686848ec721a78.webp)
回到家後,小梅開始按照醫生的建議調整自己的飲食。
她每天增加了一些豆類、深色綠葉蔬菜,還時常搭配檸檬汁和西紅柿這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一段時間後,她明顯感到自己的氣色改善了,整個人精力也比以前充沛了不少。
氣血不足,缺鐵性貧血的原因與癥狀
氣血不足常常與缺鐵性貧血密切相關。鐵是人體制造血紅蛋白的核心元素,血紅蛋白負責將氧氣從肺部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和器官。
當人體攝入的鐵不足時,就會導致缺鐵性貧血,表現為皮膚蒼白、頭暈乏力、呼吸急促等癥狀。
根據美國Beck團隊在2011年發表在【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的一篇名為【Dietary strategies to increase iron bioavailabili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的文獻中指出,全球範圍內,大多數人攝入的鐵來源於植物性食物,這些食物中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其吸收率較低。
而缺鐵性貧血是全球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癥之一,尤其影響到女性和兒童。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透過飲食提高鐵生物利用度的策略。
那麽,在家裏可以透過哪些簡單的食療方法來改善氣血不足呢?讓我們從科學角度探討一下補鐵的最佳策略。
![](https://img.jasve.com/2024-9/4d1d8e63c0b46c518ba3fb99a4e31dbe.webp)
. 補鐵的兩種形式:血紅素鐵與非血紅素鐵
鐵在飲食中有兩種主要形式: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如紅肉、禽類和魚類中,吸收率高,不易受其他食物成分的影響。
非血紅素鐵則存在於植物性食物如豆類、谷物和綠葉蔬菜中,吸收率相對較低,並且容易受到其他食物中抑制因子的幹擾。
研究表明,血紅素鐵的吸收率可以達到15%至35%,而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則通常只有2%至20%。這意味著,吃一塊牛肉比吃一大盤菠菜更容易攝入足夠的鐵。
在文獻中,研究團隊還進行了實驗,測試了血紅素鐵對非血紅素鐵的「促進效應」。
當血紅素鐵與植物性食物同時食用時,血紅素鐵不僅被吸收,而且還幫助提高了植物性食物中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
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飲食策略:可以透過將紅肉或魚類與植物性食物搭配食用,來最大化鐵的吸收效果。
![](https://img.jasve.com/2024-9/a873f060bf4f7e9e75652c090c774b2e.webp)
對普通人而言,這個原理告訴我們,在家裏可以透過簡單的食物組合,幫助身體更好地吸收鐵。
例如,午餐時吃一塊魚肉配上一些豆類或綠葉蔬菜,就可以讓你的鐵吸收效率大大提高。而這種方法無需特別的藥物幹預,低成本又方便。
2. 維生素C的神奇作用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維生素C是幫助人體吸收非血紅素鐵的關鍵。
Beck團隊的研究中提到,當鐵與維生素C同時攝入時,維生素C能夠將鐵從三價鐵(Fe³⁺)還原為易被人體吸收的二價鐵(Fe²⁺),從而大幅提高鐵的生物利用度。
研究表明,100毫克的維生素C能夠將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提高3倍左右。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顆中等大小的橙子含有大約70毫克維生素C,如果在吃菠菜、豆類等植物性鐵來源的食物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檸檬、草莓或西紅柿,那麽你身體吸收的鐵量將顯著增加。
解釋與解讀:這意味著我們在家裏可以輕松搭配富含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增加鐵的吸收。
例如,吃一道豆腐炒菠菜時,加入幾片西紅柿,或者在吃沙拉時加入檸檬汁,這些看似簡單的搭配,實際上會大大增強你體內的鐵吸收率。
![](https://img.jasve.com/2024-9/47d2b3bd095e6e6c8e15a3d5ade451bc.webp)
透過這些小細節的改善,不僅能有效補充鐵,還能在日常飲食中改善氣血不足。
3. 減少抑制鐵吸收的因素
雖然我們可以透過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來促進鐵的吸收,但有些食物或成分則會抑制鐵的吸收。文獻中特別提到了一些常見的抑制鐵吸收的因素,如植酸、鈣和茶多酚。
植酸 :存在於谷物、豆類和堅果中,能夠與鐵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復合物,從而降低鐵的吸收率。研究顯示,植酸含量較高的食物會使非血紅素鐵的吸收減少50%至80%。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處理方法來減少植酸的影響。文獻指出,浸泡、發芽和發酵等傳統的食物處理方式,可以有效減少植酸含量。
例如,將豆類在烹煮前浸泡幾個小時,或者讓全谷物發酵,可以大大減少其中的植酸,從而提高鐵的吸收。
![](https://img.jasve.com/2024-9/c1db41be7370db5e648b861de2a30b5a.webp)
鈣 :鈣雖然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它會與鐵競爭吸收。
因此,過量攝入鈣會抑制鐵的吸收。文獻中的一項實驗表明,當一餐中的鈣含量較高時,非血紅素鐵的吸收會減少40%至60%。
因此,我們在飲食中需要避免在同一餐中攝入高鈣和高鐵的食物。
例如,在吃富含鐵的食物時,盡量避免同時喝牛奶或吃鈣含量高的起司,可以將這些食物放在一天中的其他時間食用。
4. 咖啡和茶的影響
除了植酸和鈣,文獻中還提到,茶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也會抑制鐵的吸收。
研究表明,餐中或餐後立即飲用茶或咖啡,會使非血紅素鐵的吸收減少約60%。
為了確保你在飲食中的鐵能被充分吸收,建議在進餐後一至兩小時再喝茶或咖啡。
如果你是重度茶或咖啡愛好者,這個調整可能會對你的鐵吸收產生重要的影響。
![](https://img.jasve.com/2024-9/bc8fb23b7bc9bf82afd0c863b41e31b8.webp)
總結與實用建議
透過科學研究和文獻數據,我們已經清楚了如何透過飲食策略來提高鐵的吸收,幫助改善氣血不足。
你可以在家中透過以下低成本的方式來補充氣血:
1. 多吃富含血紅素鐵的動物性食物:如紅肉、雞肉和魚類,搭配植物性鐵來源,如豆類和綠葉蔬菜,能有效提升鐵的吸收。
2. 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
參考文獻:
1. Beck, K. L., Kruger, R., Conlon, C. A., & Heath, A.-L. M. (2011). Dietary strategies to increase iron bioavailabili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 24(1), 149-161.
2. Hallberg, L., & Hulthén, L. (2000). Prediction of dietary iron absorption: an algorithm for calculating absorp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dietary ir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71(5), 1147-1160.
3. Hunt, J. R. (2003). Bioavailability of iron, zinc, and other trace minerals from vegetarian die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78(3), 633S-6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