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爆滿!奶粉尿布熱賣!2024,生娃居然大反轉了?
關於生娃,傳來意外的訊號:
2017年以來,全國出生人口已經「七連降」。 萬萬沒想到,本以為塵埃落定的人口大趨勢,居然悄悄發生逆轉 ——
湖北天門,出生人數8年來首次「由降轉增」;
陜西寶雞,上半年接生新生兒比去年同期增加10.7%;
山東青島,1-6月份戶籍人口出生數同比增長5.93%,扭轉「兩連跌」;
黑龍江大慶,衛健委透露上半年出生人口數量明顯上升;
廣東全省今年1-6月活產數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增幅為1.4%
……
從多年來飽受人口流失困擾的東三省,到傳統生娃狂熱選手山東和廣東,再到年輕人不斷被虹吸的中西部三四線城市,竟然同時傳來了出生人口反彈的「喜訊」。
這訊號,太不尋常了。面對「人生大事」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們不禁想問:
發生什麽了?人口負增長的趨勢,真的要逆轉了嗎?
誰在為國生娃?
前陣子,有個許久不見的朋友突然冒泡,在群裏輕飄飄地說了一句讓人驚掉下巴的話:
我要生娃了,預產期就在這個月。
身邊統計學了一下,結果發現,有好多朋友升級做了爸媽!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發出同款疑問:
明明網上都說不生,怎麽身邊全是孩子?
來源:小紅書
比朋友圈和婦產科最先感受到這股「春風」的,其實是月子中心。
今年1月,新年才開始十幾天的時候,廣州已經有月子中心釋出「滿房預警」:上半年房源緊張,下半年預定開啟。
3月份的時候,廈門不少月子中心的房間已經預定到了10月。有月子中心的店長表示,預訂量已上漲20%,有的準媽媽正在敲定11月份的房間。
紹興的月子中心表示,預訂率比往年高了不少;有些小夫妻去年還在備孕的時候,就已經預定了今年的月子房。
搶手的除了月子中心,還有月嫂。
比如深圳某家政公司的負責人,年初就表示:今年月嫂變得很搶手,不少準媽媽 提前七八個月就預訂了,訂單比去年應該增長了30%到50%;原來一個月五六十號單,現在一百多號單。
個別金牌月嫂,排期已經到年底了,但還是不斷有人找她預訂。
需求增加了,月嫂的薪資也在原來的基礎上上浮了10%-20%。有月嫂表示,2023年最多的是23800元每月,她今年11月份的訂單已經接到26800元每月。
母嬰產品的商家,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臉。尼爾森IQ數據顯示,24年第一季度母嬰品類整體跌幅呈現收窄,各主要細分品類短期內均顯現回升跡象。
天貓、京東和抖音等主流電商平台一季度奶粉和紙尿褲排名前10的品牌中,銷售額都出現了大幅增長。
魔鏡洞察釋出的【2024年一季度度消費新潛力白皮書】則顯示,一季度嬰童奶粉市場線上銷售額達到了106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0.6%。
同時,嬰童尿褲市場、嬰幼兒營養品市場線上銷售額也均保持增速,嬰幼兒營養品線上銷售額達27億元,同比增長16.5%。
跟生娃相關的各行各業,都有了起飛的跡象。 看來,今年的出生人口「小陽春」,已經是妥妥的。
到底是誰在生娃?
過去幾年戴口罩,很多小家庭推遲了婚育計劃,如今正漸漸恢復。
2023年全國結婚登記數增加84.5萬對,是近十年來首次回升。這麽算下來,2024年恰好是「補償性生育」的恢復之年。
除此之外,還要重點表揚下面這三群人,他們為今年人口逆襲,立下了汗馬功勞。
首先,要把掌聲送給「龍的傳人」。
盡管【黑神話·悟空】的爆火已經證明,「天命人」大機率是位身披戰甲、武德充沛的帥氣潑猴。但攔不住「龍的傳人」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崇高地位。
沒辦法,越是簡單粗暴的道理,越容易有人買賬。
人口學研究者何亞福曾經做過一個統計,把1952-2023年六輪完整生肖年的出生人口數據合計,結果發現,出生人口最多的前三名生肖依次是:
龍年 、蛇年、馬年
其中,六輪龍年出生人口比六輪牛年出生人口,整整多出了2300多萬人,比北京去年的總常住人口還多出100萬。
至於「蛇寶寶」為啥能高居第二?同樣源自「龍寶寶」狂熱。估計有不少「龍爸」「龍媽」人算不如天算,一個操作失誤,大龍成了小龍。
當然,「龍命」的含金量似乎也經不起深究。
畢竟,有的龍寶寶,長大以後成了「龍保保」。龍年出生的不一定是「龍子」,也有可能成了「龍民工」。
來源:網路
其次,感謝一部份打工人,選擇了「戰略性懷孕」。
裁員潮一波接一波,終於讓她們對失業的恐懼,成功戰勝了對生育的焦慮。雖說把娃養大要十幾年,最佳化名單這個月可就要出來了。
小紅書上有網友分享經驗:「我緊急懷孕了,現在美滋滋等產假,逃過了三波裁員。」另外一些人似乎在後悔:「被最佳化之前懷上孕就好了,起碼能在三期(孕期、產期、哺乳期)保住兩年工作。」
當然了,躲得過初一,未必躲得過十五。
來源:小紅書
最後,必須感謝人口戰線上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
過去幾年,多虧了他們拼命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出了輔助生殖納入醫保、二胎家庭購房享補貼、生第三胎獲得一次性補助金等等一系列五花八門的「生育獎勵」。
像湖北天門就出台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可分別享受9.63萬元、16.51萬元補助。今年上半年,天門新出生人口終於止住「8連跌」。
我們有理由相信,真的會有人沖著這些「誘人條件」,跑去生娃了。
親自下場為國生娃,挽救下滑的人口數據,這是怎樣的一種英雄主義行為?
事實上,人口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生娃是家事,更是國事。
龍寶寶們集體降臨,讓這幾年遭遇人口負增長沖擊嚴重的幾個行業,久違地感受到了溫暖。
社交平台上,自稱產科護士的網友表示:生吧,你們生(娃)我才有飯吃。
來源:小紅書
只不過,以往無數被摸圓了的石頭告訴過我們鐵一般的事實:
人口下滑,是無法逆轉的。
人口學專家何亞福就表示,2024年出生人口很可能比2023年(902萬人)有所增加,但 超過1000萬人的可能性並不大 。 受育齡婦女人口下降和生育意願低迷的影響,人口負增長的長期趨勢難以改變。
所以說,像學區房、幼稚園、婦產科,這些指望提振生育來增加變現的行業,想重回鼎盛時期,估計要失望了。
不管怎麽說,今年「龍寶寶」大爆發,還是給這幾年慘淡的數據註入了一針強心劑。統計局松了一口氣,家長要考慮的就多了。
看看上一屆龍寶寶的經歷就知道了,這 「從小卷到大」的命運,大機率是躲避不過去了。
2012年是距今最近一個龍年。那一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973萬人,是本世紀以來最高的一年。後面放開二胎三胎,都沒能超過那年「龍寶寶」創造的巔峰。連海外媒體都關註到了「龍寶寶狂熱」。
到了2018年,孩子上小學要報名了,不少家長開始感受到壓力山大。
有博主分享:
杭州學軍小學本部,2018年戶籍生達到了10個班,但學校最多只能容納7個班,余下3個班的學生面臨調劑。有的學校當年計劃招300多人,家長聽說網上報名的聽說已超過500。
最後想出一個辦法——按照買房時間前後來篩選生源。當年很多學校都是如此應對的。
當然了,相比2012年的生育巔峰,今年的龍寶寶只能算得上是「小山丘」。總體的學位供應量是足夠的,不怕孩子沒學上。但金字塔尖的那部份優質名校資源,依舊是稀缺的,卻要面臨更多人來搶。學區房雖然跌麻了,但重點小學的學位和老師,數量終究是有限的。
好不容易熬過了幼升小,接下來還有小升初、高考、研究生考試,畢業了還要就業、考公、考編……每到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四下一看,競爭對手都比往年更多。
還有一個壞訊息,前陣子已經正式公布了。這一批「龍寶寶」趕上了爺爺奶奶延遲退休,爸爸媽媽又要上班,從小就沒人幫忙帶。
綜合來看,今年出生的龍寶寶,反而可能是近幾年裏壓力最大,內卷最嚴重的一屆。
或許,真的是「不經歷風雨,怎麽成真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