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腮幫子腫了」是怎麽回事?醫生揭秘您不知道的腮腺疾病

2025-01-03女人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有人說「腮幫子腫了」,並且疼得難受,卻不知是什麽原因引起的。其實,人們常說的「腮幫子腫了」,絕大部份是由腮腺疾病引起的。
腮腺是人體最大的一對唾液腺,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當腮腺出現炎癥或腫瘤時,就會導致腮腺腫大伴或不伴疼痛。那麽,是不是所有的「腮幫子腫了」 都是炎癥或腫瘤引起的呢?
60歲的湯女士,3年前發現右耳前有一鵪鶉蛋大小的腫物,無明顯疼痛,當時未做處理。2年前到當地醫院就診,完善檢查提示雙側腮腺結節,未予特殊處理,後來右耳前腫物逐漸增大,遂至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就診。
入院後,患者進行了腮腺磁共振檢查,結果提示:右側腮腺腫物(大小約34×24×44mm),左側腮腺小結節(直徑約5.8mm)。
臨床醫生考慮到右側腮腺腫物較大,保守治療無效,遂進行了手術切除。術中,將腫物送至病理科做冰凍快速檢查,快速結果考慮為嗜酸細胞性腺瘤。待常規取材後,初診醫生發現病變未見明顯包膜,不太考慮為嗜酸細胞性腺瘤,於是將其送出給病理科主任甄時建醫師。甄時建透過仔細閱片並加做免疫組化檢測後,考慮為:腮腺嗜酸細胞增生癥。
什麽是嗜酸細胞增生癥?
嗜酸細胞增生癥是指腺體組織中有大量嗜酸細胞增生,可能是隨著年齡增長、細胞代謝改變所導致的結果。嗜酸細胞增生癥分為彌漫性嗜酸細胞增生癥和局竈性嗜酸細胞腺瘤樣增生癥。
臨床表現
已報道的彌漫性嗜酸細胞增生癥病例中,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7.4歲。表現為腮腺的無痛性腫大,為單側腮腺腫大,界限不明顯,無自覺癥狀,觸之柔軟。
局竈性嗜酸細胞腺瘤樣增生癥也稱為多竈性結節性嗜酸細胞增生癥,它僅在腮腺中發生,較為罕見,占腮腺病變的0.1%以下。患者平均年齡約為57歲,其中85%的病例是女性。在大約40%的病例中,表現為雙側腮腺腫瘤。臨床上可有腮腺區腫脹和疼痛;多結節病變的大小在0.1-1.0cm。
它的病因尚未明確。最近的證據表明,HPV感染(HPV53)和粒線體DNA突變可能在誘導病變中起作用。
病理形態
彌漫性病變:腺小葉全部的腺泡細胞和導管上皮均發生了嗜酸細胞化生。細胞腫脹,胞質內充滿細小的噬酸顆粒,胞核較小,核仁清晰。間質中可見脂肪細胞,導管周圍結締組織中偶見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組織化學染色示氧化酶活性增高,脂蛋白染色和PTAH染色呈陽性,超微結構顯示嗜酸細胞的胞質內有大量腫脹的粒線體,並見晶體及電子致密顆粒。
局竈性結節性病變的特點是出現多個嗜酸細胞性結節,隨小葉分布,結節的邊緣可以嵌入周圍正常的腺實質。部份或全部的嗜酸細胞可以有透明的胞質,有人稱之為透明細胞嗜酸細胞增生癥,可伴發嗜酸細胞瘤。
醫生提醒,嗜酸細胞增生癥是一種良性、非腫瘤性病變,尚未有惡變的報道。所以說並不是所有的「腮幫子腫了」都是炎癥或腫瘤引起的。當出現「腮幫子腫了」這類情況時,請及時就醫,盡早明確病因,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治療,進行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降低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通訊員 羅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