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預報!一家三口疑似煤氣中毒!一人深昏迷,一人淺昏迷,一人呼吸心跳停止!5分鐘內到醫院,請立即做好準備!」這是入冬以來,發生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急診的一個真實事件,罪魁禍首是一氧化碳中毒。
這起案例中的一家三口嚴重中毒,在醫院測得的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異常升高,被確診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20到場時,發現年輕人倒在泡澡的浴缸內,神誌不清,心跳呼吸驟停,臥室中的兩位中年人情況也十分危急。當時浴室墻上的燃氣熱水器還在密閉不透風的環境中燒水......早知如此,悔不當初!可惜一切都為時已晚。
冬季是城市裏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季節,居家保暖時門窗緊閉並燒炭取暖,長時間持續使用燃氣熱水器又通風不暢,以及自殺,是一氧化碳中毒的三大主要原因。
民用燃氣,從家家戶戶燒煤球爐生火做飯,到人工煤氣燃氣竈,再到現在的天然氣用具,生活的便利性越來越高,但一氧化碳中毒如一個隱形惡魔,潛伏在日常生活中並未完全離去。以往使用的人工煤氣是透過煤的氣化或幹餾過程制得,主要成分為氫氣與一氧化碳,吸入體內可導致人畜中毒。煤氣供氣公司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瓦斯中又添加了一些有強烈氣味的化學物質「加臭劑」,讓強烈的臭味提醒居民,一旦有泄漏,可以盡早發現,及時檢查並阻斷燃氣使用過程中的異常。
現階段,民用燃氣大多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另外含有少量乙烷、氮氣、丁烷等,是一種潔凈的能源,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這讓很多人放松了警惕,以為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氣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不然。 據報道,天然氣不當使用導致的一氧化碳中毒情況在國內外仍屢有發生,特別在冬春季節尤為突出。
為什麽使用潔凈能源天然氣也會導致嚴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呢?誠然,天然氣本身不包含一氧化碳,是一種潔凈的瓦斯,少量天然氣泄漏也不會引起窒息與呼吸困難。但是,天然氣在燃燒的過程中,特別是氧氣不充足的情況下,可能會燃燒不充分,進而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冬天門窗緊閉,通風障礙,局部濃度易達到高峰,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可能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從而致命。
一、什麽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 無臭、無味的瓦斯,不易察覺。汽油、天然氣、木材或木炭等燃料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汽車、卡車、火爐、煤氣爐、發電機和加熱系統排放的廢氣也含有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與體內血液中紅血球的血紅蛋白親和力非常強,競爭力是氧氣的200-300倍,因此只要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就可以侵占血中大量的血紅蛋白,它們像強盜一樣和氧氣爭奪在人體內的結合位點,形成牢固的碳氧血紅蛋白,導致紅血球不能有效運輸氧氣,機體缺氧從而引發生命危機。
一氧化碳中毒後發病急,危害極大。據WHO統計,即便是有幸度過急性期的患者,其中約有20%的患者在經過2-60天的假愈期後,會再次出現神經意識障礙、神經認知功能損害等遲發性病變,不幸留下終生智力障礙等,一旦發生將會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沈重的經濟負擔及精神壓力。
二、常見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癥狀
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急性期患者口唇可呈櫻桃紅色,有無力、癱軟、頭痛、心慌、意識障礙乃至昏迷等癥狀,嚴重者呼吸心跳驟停。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預防措施
1、正確安裝燃氣裝置:天然氣熱水器禁止安裝在浴室內。
2、保持良好的通風:有證據表明,一氧化碳能夠穿過標準的墻板和地板材料並迅速彌散,所以一定要將排放廢氣的管道口安裝在室外通風良好處;確保強有力的通風保障,同時臥室與書房應當也要保持必要的空氣流通。
3、定期安全檢查:檢查竈具、閥門、皮管有無漏氣,請專業人員進行年度檢查和維護,更換老化的零部件,確保燃氣裝置安全執行。
4、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報警器能夠在一氧化碳濃度達到危險水平時發出警報,提醒居民采取行動。即使是住所沒有明顯一氧化碳來源,最好都要在臥室和生活區域附近常規配備一氧化碳監測儀,有備無患。同時,應定期測試確保監測器正常工作。
5、註意炭烤產生的廢氣:不要在室內使用炭火烤架,如要燒烤請在室外進行。
6、註意避免汽車尾氣蓄積:不要把沒有熄火的汽車留在封閉的或與居住空間相連的車庫內。
7、加強家庭成員的科普知識學習,增強防範意識與自救能力。
四、現場急救措施
1、脫離中毒現場,並將疑似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快速搬移至空氣新鮮的通風場所。
2、撥打120急救電話,就近送醫院急診急救。
3、發現呼吸或意識異常,接受過心肺復蘇術培訓的目擊者應立刻判斷大動脈搏動情況,一旦判斷為心跳呼吸驟停,應在安全的通風場地開展心肺復蘇術直至有專業急救醫護到場。
五、氧療
國內外指南都將高壓氧治療列為治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強烈推薦方法,不論就診時碳氧血紅蛋白水平如何,均建議盡早開展高壓氧治療,條件有限也可以暫時使用高流量吸氧。
很多輕癥患者在脫離一氧化碳暴露現場後,不適癥狀得到了迅速緩解,於是嫌麻煩而不願意行高壓氧治療,殊不知遲發性並行癥也許就緊隨其後。高壓氧治療不僅能迅速改善急性期的臨床癥狀,而且還能降低遲發性腦病及其他系統並行癥的發生機率,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完成相應的治療療程。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安裝燃氣裝置一定要透過正規途徑,定期檢查,保持通風,安裝監測報警器,預防為主,安全第一。
湯羅嘉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