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帶公益訓練營和做企業跑團教練時候,接觸過很多初跑者。
針對初跑者,下面幾項建議能確保您在無傷的前提下穩步提升:
1.如果選擇跑步,請時刻保持熱愛! 大家都是成年人,沒有人逼著我們跑,不要把跑步當作負擔,如果自己十分不喜歡,只是因為健康原因被迫走上跑道,那還不如考慮其他的計畫(徒步、有氧操課、遊泳、騎行、橢圓儀等運動也有類似的鍛煉效果)
2.周跑量的增量,不要超過10% (例如本周跑量為20公裏,下周最多跑22公裏,以此類推)身體是有記憶的,要給身體足夠的適應時間。記住:欲速則不達,太過心急的話傷病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3.鞋子的選擇,要針對自己的腳型和體重。 如果有經濟實力,可以多嘗試,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鞋。我不賣鞋,也不偏袒任何品牌,這裏推薦 @一桿好槍 可以去他那裏看看跑鞋的文章,寫的非常客觀。
4.初跑者為了保證一定的跑量,可以嘗試跑走結合。 我之前帶過的課程,總能遇見一些用6分配跑個1,2公裏就呼哧帶喘的人。我給他們的建議是:用更慢的速度跑1分鐘,之後快走1分鐘,迴圈往復。如果能力提升了,就慢跑90秒,快走30秒。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能和那些跑步愛好者一樣一口氣跑5~10公裏了。進步往往是在不經意之間,但前提是要學會方法。
5. (首先聲明:專科醫生的建議優先級在我之前)針對腿部的傷病,可以參考以下三條 :A.如果還能慢慢跑,那麽只靠休息就能恢復,果斷停跑,痛感完全消失後再恢復訓練。B.如果不能跑了,但還能慢慢走路,那骨頭應該是沒有問題,不過建議還是去醫院看看,一般來說會開一些塗抹的藥輔助恢復,主要還是靠休養。C.如果痛到無法走路,要第一時間去醫院檢查,該做手術做手術,踏踏實實聽醫生的就行。
6.做一些力量訓練,對跑步是很有幫助的。 核心和腿部力量訓練(如平板支撐、靠墻靜蹲等)無論是對於提速還是傷病的預防都有著很不錯的效果。跑休的日子做做力量,是百利無一害的,不過一定要堅持住!
7.控制體重也是跑步中提升能力、預防傷病的關鍵。 這是很明顯的道理,體重輕一些,膝蓋的壓力會小很多,受傷的機率自然會減小。另外針對5000公尺以上的計畫,減重的另一個目的是提速,相同能力的情況下,體重越小的人越容易成功完賽。如果你不參與其他依靠上肢的運動計畫(如斯巴達和鐵三),那麽對於你來說,體重越輕越好。
8.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註意安全! 這裏主要指在開放公路跑步時候,請盡量選擇人少車少的路線,逆行跑(因為你能隨時關註迎面來的車輛)穿鮮艷顏色的衣服(尤其是在晚上)我個人的建議還是慢跑都在公園裏,速度訓練安排在田徑場,盡量避開開放道路。
以上。
@知乎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