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沒有拉瑪西亞,因為中國有自己的東北路小學。
大連市沙河口區東北路小學,一所看上去普普通通平平無奇的九年義務制普通小學,70年來共為中國足球輸送了400多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其中100多名球員都有過入選國家隊或國青隊的經歷。
更傳奇的事,在1985到1989級這五個年級,東北路小學更是一口氣培養了至少15名國腳。
包括馮瀟霆,董方卓,周海濱,趙旭日,崔鵬,秦升,戴琳,趙明劍,楊善平,於漢超,楊旭,於漢超,李學鵬,王大雷,董學升等一大批知名國腳,全部出身於東北路小學。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東北路小學從70年代開始,就常設有女足球隊,著名的女足國腳,亞洲足球小姐馬曉旭同樣也是出身於東北路小學。
相比較埃傑克斯和拉瑪西亞這種類似恒大足校、魯能足校的模式,東北路小學的這種體教結合,寓青訓於普通學校的模式,其實更適合現階段的中國國情。
東北路小學確實也招收足球特招生,但所有的特招生全部是按照九年義務制教育的正常入學流程辦理的。入學後,這些足球特招生們依然需要像普通的小學生一樣全天上課,正常的上學時間是不安排足球訓練的,足球的系統訓練主要是放在放學後,大概有一到兩個小時,晚上七點左右就結束了。
而且在訓練內容也基本是抓足球基本功,像顛球、傳球、射門等基礎訓練,每周都會有詳細計劃,身體訓練也主要是著重於身體素質及靈敏和耐力的訓練,戰術訓練則相對較少。
訓練完了以後,小球員們也不會安排集體住宿什麽的,就跟正常的小學生一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甚至這種足球訓練,也是面向全校所有學生開放的。東北路小學一般校內會設有6到7個男足梯隊,1到2個女足梯隊,基本就是每個年級都有足球梯隊,普通學生只要踢得好,同樣可以加入足球梯隊,跟那些足球特招生們一起訓練,比賽。
當然,近十年來,隨著模仿拉瑪西亞模式的恒大、魯能、崇明等足球學校的崛起,以東北路小學為代表的教育體系內青訓力量是受到了一些沖擊的。
這種沖擊是兩方面的,一個是優秀的足球苗子和足球教練開始被全國各地的足校以高額獎學金為誘惑「掐尖」,而這種獎學金對於體制內的教育機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對等競爭的。
像東北路小學,在大連市內要招收優秀的小球員,居然還要受學區之類條件的限制。
另一方面,則在於更偏向於專業訓練的足球學校,不但擁有高薪聘請的歐洲高水平教練,擁有更好的訓練場地和訓練設施,小球員們在訓練時間、訓練強度方面也遠遠超過了東北路小學這些「普通小學生」。
甚至很多足校還有定期的海外長期拉練,這種訓練條件都是東北路小學望塵莫及的。
但即便如此,近十年來從東北路小學依然走出了十余名職業足球運動員。
更難能可貴的是,盡管有「中國足球的黃埔軍校」的美譽,但幾十年來東北路小學始終堅守著做一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小學」的初心,學校除了足球外,繪畫、合唱團等領域在全國也有很高知名度。
東北路小學七十年來培養出的清華、北大學生,一點也不比培養出的職業足球運動員少。
反正就是體系開放,自由選擇,義務制教育兜底。
這種足球青訓體系,你要說整體的培養效率,肯定是不如拉瑪西亞這樣的青訓營或者恒大、魯能足校這樣的專門足球學校,但在中國當前的國情下,用來擴大足球人口,讓更多的普通人能夠參與到足球運動當中去,我覺得是再好不過了。
更何況,東北路小學人家總體而言,培養效率一點不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