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JB的熱火在綠軍主場拿到了一勝。對於這支幾乎已被宣判0-4出局的下狗球隊來說,這一勝足夠完成賽季指標了。
我之前談過,熱火想要下克上的條件非常苛刻,通俗點講無非是「天時地利人和」。
節點: 記錄|熱火來了
地利雖然由坐鎮主場的綠軍占據,但斯波教練嫻熟的戰術運用讓作為客場的熱火隊,成為賽場上擁有主動權的一方。熱火采用無限換防的策略,把那些看似弱勢的對位包裝成了引誘對手上鉤的陷阱。
逢掩護必換的方式固然是會形成很多大打小或者小打大的錯位,可是如果對手無法利用這些「錯位」產生收益,那這些也就稱不上是會帶來損傷的漏洞了。
塔圖姆沒法點名除鄧羅之外的其他人,後者只打了16分鐘,沒多少機會給塔圖姆當提款機。
波爾辛吉斯一直不擅長錯位,他既打不了阿德巴約,也沒辦法懲罰馬丁的防守。面對小球熱火只有9投1中就是最好的證明。
杰倫-布朗倒是一直在挑戰赫洛的自信心,但防守不是一定要把對手搞的無法出手。在這種同級別的對抗之下,完全壓制是幾乎無法做到的事情,而在非要二選一的情況下,那些打不崩防守根基的得分是可以允許的,比如杰倫-布朗那些單挑赫洛的兩分球。
就像前面講的,這些看似可以利用的錯位機會, 其實都是引誘對手主動放棄化學反應的捕鼠夾。
杰倫-布朗的單吃固然能在記分牌上增加分數,但從場面上能直觀感受到因為他的點名,綠軍戰術運轉的層次感和整體性被破壞了。沒有了裏-外-裏的傳導球,那些因為改變防守而產生的空位三分也極大減少(這也是熱火無限換防的優勢,盡最大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協防,降低漏人的機率)。
而且,熱火這一場還得到了「天時」,也就是所謂運氣的加持。43投23中的三分球,準度爆表的效率讓他們可以把布朗點名的影響降到最低。
因為很多回合當布朗這邊打進一球,回頭熱火就在對方半場射進回應的三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我說杰倫-布朗的2分其實沒打痛熱火。
看似拿了2分,實際上裏外都不是賺的。
第三節末段綠軍突然被打了個3-15,主隊之所以手感斷電,跟杰倫-布朗上半場一直在拉體能點名赫洛很有關系。能量守恒從來都是不變的定律。
由於進攻資源一直朝杰倫那裏傾斜,那麽資源利用率提升的同時,也意味著體能負荷的增加。想要馬兒跑,那草得餵得飽。杰倫每一分的背後都是燃燒的能量,而且由於是單方面點名對手,能量的消耗大概還得增加個30%-50%。
在那段熱火15-3奠定勝利基調的階段,杰倫明顯出現了體能的真空期,進攻失誤,防守被馬丁一步定在原地。然後,馬祖拉見狀立刻用塔圖姆換掉杰倫。
換人之後,綠軍對局的場面明顯好轉了,至少對抗強度能匹配上了。雖然人員的調整讓綠軍止住了分差繼續被拉開的頹勢,並且將差距縮小到了個位數。
但熱火沒有降低自身的比賽強度,也許日積月累的體能訓練讓他們具備在這種對手體能滑坡的階段也能保持滿血滿藍的特質。
熱火拼了一整場,但真正改變了對局平衡的東西,就是抓住這段綠凱體能下滑的幾分鐘。 而且後續熱火也沒有犯下任何可以被利用的錯誤,綠凱填不上這12分的坑。
不論是常規時間,還是在綠軍體能告急的決戰時刻,每一名熱火球員的執行力都拉到了最滿。而綠軍沒有做到這一點。
上半場,綠軍的三分球準度和熱火的相差無幾。
但下半場,熱火把準度拔高到了52.6%。而綠軍只剩33.3%了。
無限換防固然是策略上的勝利,而落地到人的執行,才能在現實中創造收益。
卓越執行力帶來的「人和」,更是熱火能贏球的底層邏輯。杰倫也在輸球後給熱火送上了贊賞:「他們訓練有素,並且充滿自信」。
阿德巴約可以對位塔圖姆,約維奇可以直面波爾辛吉斯,他們二人隨時換防也一樣是和對手五五開的狀態。尤其約維奇幾乎是換遍了5個位置也沒有任何紕漏。
進攻端,馬丁和赫洛透過突破和投射匹配上雙探花的火力。阿德巴約更是把綠軍的內線輪流點名了一遍,替代了缺陣的JB的作用。
尤其第4節連續單挑霍福德成功,摁住綠軍的反撲勢頭,是關鍵的勝負手。
所有熱火球員都能靠著強行提升強度,在攻防兩端和對位球員五五開,這樣的執行力是熱火贏球的基本盤。
也是他們一直以來貫徹的基本準則。
當世無雙的執行力讓熱火隊具備和任何球隊五五開的底氣,這是執行力帶來的「人和」。
不真實的三分球命中率是彌補雙變異數距的X因素,是運氣加成的「天時」。
斯波對於局勢的理解和判斷,精準的施策幫助熱火扭轉了身處客場的「地利」。或者說,這某種程度上也是「人和」帶來的加成。
我之前說過:
雖然從紙面上看,無數的平行時空都應該是綠凱橫掃熱火,但後者不可能輕易投降。畢竟籃球比賽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個被無數節點影響結果的復雜系統。當
然,熱火如果想要創造神奇,那麽他們的確需要在這輪系列賽裏拼殺出巨量的獲利回合,以及一絲運氣的眷顧,才能扳倒巨人。
然而,他們今天做到了。
現在,熱火的4塊黑八碎片已經找到了1塊,再找到3塊他們就能書寫歷史。
所以,你很難不期待,接下來會不會發生一些神奇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