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裏約奧運會結束後,中國女乒三名參賽選手和總教練孔令輝接受采訪。
主持人問,最難的比賽是什麽?
丁寧笑著說全運會,劉詩雯也笑著說全運會。李曉霞沒說話。
孔令輝比較認真的說:從技術層面來講是世錦賽,奧運會的心理壓力最大。沒提全運會的茬。
全運會的難度在於比賽強度大,這個強度有兩個方面:
第一,參賽選手普遍水平比較高,因為參賽的除了當時的國家隊一線主力、二線主力,還有曾經的主力。這些人加起來一大幫,從小組賽一路達到決賽要碰到不少硬手。而且這些人都是國內球員,可能之前都是隊友,乒超比賽裏也常見面,彼此之間太熟悉了,就很難打。
第二,全運會的兼項比較多,如果一個省裏有一個國家隊主力,那肯定是往「死」裏用,比如這幾天大熱門的王曼昱,一個人身兼四項。林高遠、樊振東這些人也都是身兼好幾項。而這在國際比賽裏是完全不可能的,國家隊肯定不會這麽用隊員。今年馬龍能退單打也是基於他的江湖地位,以及過去兩屆已經給北京隊貢獻過兩次單打冠軍金牌了,否則北京隊能讓他退單打?奪不了冠軍,貢獻個銀牌、銅牌也是好的,全運會上的獎牌這都是地方體育局領導的成績。兼項是很累的,兼項意味著按下葫蘆浮起瓢,比完這一項還得比下一項,不能休息。王曼昱一天三賽,這種強度真的很難抗的下來。
這兩點導致全運會的比賽強度很大。
但是比賽強度並不是金牌難度的唯一因素。全運會雖然比賽強度大,但熬過去就完事了。奧運會可不一樣,是一種極為漫長的艱苦考驗。
奧運會的難度有兩點,是全運會無法比擬的:
第一,選拔難度及狀態保持。要上奧運會的單打,首先得進入到國家隊,然後從二隊進一隊,進入一隊還不算完,三年之內必須進入到主力層面,否則就要「淪為替補」,是肯定沒辦法打奧運會的(這是張繼科在一個節目裏自己說的)這是資格的問題。再就是名額,奧運會四年一次,每次只能派兩個單打名額,要在整個奧運周期裏保持狀態、保證戰績(看世界杯和世錦賽的成績),還要打隊內選拔賽。這種漫長的考驗是「大賽粉」們看不到的。
還是本文開頭說的那次采訪,當時主持人問劉詩雯,是不是瞄準了東京奧運?劉詩雯都沒敢說是,說的是不確定。為什麽?她自己也親口說了,四年時間太漫長了。四年,能上完一個大學。各位想想自己上大學前後的變化,就知道這時間跨度意味著什麽了。而且桌球的技術是「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變化很快。「小將」樊振東在今年采訪裏說自己的技術「已經不是最先進的了」,他是97年出生的。職業球員的技術風格一旦成型,要改是很難的。調整技術是很痛苦的,不僅僅意味著更艱苦的訓練,還意味著某段時期的成績波動(或者可以直接說下降),以及成績波動帶來的心理波動。
第二,心理難度。心理上的難度不僅僅指奧運會會內賽的幾場比賽的心理壓力。還是指在漫長的奧運周期裏的心理狀態調整,這就有點像高考,在高中三年都要以高考這一個目標去奮鬥,會不會疲憊?會不會迷茫?出現狀態波動的時候會不會想要放棄?再加上中間的傷病和其他隊員的強力沖擊,會不會放棄?這都是很難的,所以很多頂尖球員的目標感是非常非常強的,他們無一例外是以奧運冠軍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馬琳01年就奪得了全運會單打冠軍了,但04年奧運會被爆冷,08年終於奧運登頂,中間這好幾年裏的考驗真不是全運會能比的了的。
很多人都在說外協的選手很多不如中國省隊、國家隊非主力等等的實力強,真的是這樣嗎?那為什麽每當大賽教練員、運動員們都如臨大敵(也確實是面臨大敵)。你讓那些非主力球員,或者很少打國際比賽的省隊球員出去跟外協的球員打,可能還真的打不了。丹麥選手梅茲,很多人都沒聽過這個名字,個人最好成績是世錦賽第三名,這是他三大賽唯一得的獎牌,那是05年上海世錦賽,那屆比賽裏梅茲先後淘汰了王皓和郝帥,王皓咱們就不說了,大賽粉們也都認識,就說說郝帥,按照大賽粉們的標準,郝帥是典型的「國內高手」,曾經的國乒六小龍之一,但六小龍只有王皓和陳玘算是打出來了,郝帥沒能進主力,全運會男單拿過第五名。05年世錦賽直接讓梅茲放高球「放死」了。
所以啊,內戰和外戰還真不一樣,國家隊的主力牛逼之處在於內戰也行、外戰也行。要說金牌難度,我覺得還是孔令輝說的對,技術層面世錦賽,心理壓力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