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王楚欽和樊振東誰的反手技術更加先進?

2021-09-05體育

看到是我喜歡的一個UP主提問,認認真真回答一波。

個人認為目前從實戰和成績的檢驗中,樊振東的反手 體系 更完備和先進一些,但是王楚欽的反手體系在理論層面似乎可以更先進一些。

光是某一項技術的精進其實不能代表整套體系的先進性。其實樊振東為了他全域的發展,現在的反手體系是犧牲了一部份原來兇猛的技術的。

從區域,攻防,左右來講反手體系。

區域的台內,近台,中近台和遠台各自使用的技術和戰術目標都不同。

樊振東的台內技術有反手擺短和劈長,用來控制對手上手或者對手被迫上手,品質不高,但是長短剛剛好樊振東可以借力,這個戰術目標就算達成,基本是傳統台內技術的延續。擰拉在之前的技術體系裏主要用來發搶或者接發搶,現在更強調作為一種突襲手段,就是說不要求每個球都擰拉上手,擺短一板再上手或者突然擰大角度。首先這個技術並沒有被限制,而是要在恰當的時間突然襲擊一下,讓對手毫無防備丟分。其實我覺得這點改變蠻好的,畢竟大家都知道你樊振東一定是要擰拉的,關鍵是你什麽時候擰,擰到哪,你目的是什麽,變得更加難以預測,增加了威脅程度。樊振東基本沒有翻挑,都是全擰或者側擰,路線上目前多樣。

近台快撕是主要的技術手段,目的保證他相持的節奏,品質,速度,但是目前弧線不太穩定,對於對手節奏變化過快有時候處理的比較粗糙。最著名的搶點變線也在近台,基本是核心殺招啊,搶點變線的難點一個是要搶在球的上升期,這個時候的旋轉不強烈,可以自己主動加品質。第二個就是變線的實機,如果自己的品質低,威脅不夠,那麽要麽就會被對手拖著無法變線,要麽就是變線品質太低,對手嚴防正手就可以護住。三是變線的角度,角度要足夠刁鉆,並不是說只有正手大角度才是最合適的位置,搶點變線不是只有變直線,還有斜線也可以選擇,只是你出手就需要能迅速解決戰鬥,不然還原太慢,後續銜接不上就把局勢變被動了。還有一些能夠看到但是不算主武器的反手彈擊(肯定是王濤教的),反手加壓摁,也都是會用,頻次不太多。

他在近台和中近台通用的一個戰術點就是撞擊>摩擦,這個區域內追求速度而非絕對品質,用快克轉。

中近台就是我們能看到經常對付長球或者半出台的反手起下旋,反手反拉之類的,基本是樊振東高品質的拉球都是在這個區域完成的,戰術目的基本就是直接得分或者打相持,這個時候的戰術點在於用力克轉,最好是不要把戰場拖到遠台,因為這個區域樊振東的發力是最舒服的。和剛出道的時候相比,這個區域內樊振東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深蹲和後撤步變少了,動作還原和銜接變快了,也是我覺得蠻合理的一個點,因為現在誰也不敢保證一板子沖死對手,有機會能轉側身不香麽?當然肯定是犧牲了部份品質,但是用品質的發力空間換取了比賽更早的進入樊振東最擅長的相持環節,空間換取了時間,也能讓自己有排程走回近台的可能性。

遠台的話,反手拉加轉比拉前沖更多,這樣的戰術目的是為了保證上台率和讓自己的站位盡量恢復穩定。遠台的時候隨意發力,球可能滿場跑,所以既能保持自己的進攻優勢,還要保證上台率,就要提高旋轉的使用,這個時候的旋轉>摩擦,戰術點是用轉保上台,只要你也被我打得不能擡頭,我就走回中近台或者近台,夯死你。比較經典的戰役就是去年和皮皮蝦那場,那個精彩球就是,遠台我保證我上台並且你也拉不穿我,我就往前走,保證自己有了發力空間再放大。

區域上的技戰術的合理分配,我認為是樊振東反手體系先進性的一個標誌。

攻防這個方面,我認為最代表樊振東反手先進性。那就是反手的攻防一體。傳統反手更大的作用是防守,拖住比賽,為了換自己側身的機會,我小時候學反手的時候就是推擋,類似直板推擋的作用,大規模使用反手進攻的遠動員在2008年之前還是少,那個時候正手定天下,大家都卯足勁練正手。後來演變反手更多采用過渡技術,使得正手的轉換更加流暢,再往後就是反手的進攻技術大規模使用。王皓和張繼科是反手的全台整合化作戰中的佼佼者,無死角的進攻。後張繼科時期開始出現反手攻防一體的雛形,但是人已不在江湖。在反手崛起後都在深度開發反手的技戰術,最後在樊振東身上找到了一定的突破口。傳統理念是反手得勢,正手得分,現在的理念是,反手定勢,雙面得分。以前反手就是為了配合正手使用的,現在你打到反手位,就有反手的打法,你打到正手位就有正手的打法,反手要麽配合正手左右轉換,要麽就已經決定了整個比賽的結果。這都建立在樊振東出色的身體素質上,你快,我比你更快,你加力,我力氣比你更大我還能變線。攻防的轉換更多是在節奏上完成的這個過程估計只有在場的運動員的手感知道,外界不借助工具很難發現,所以理想化狀態就是沒有防守,全是進攻。你出拳我就打斷你的手,你出腿我就踢斷你的腿一樣。樊振東在相持過程中並不是無腦輸出,而是有一套類似編程程式碼一樣的程式在執行,除非樊振東本身出現BUG否則你掉進去基本很難出來,你的每個動作在他手上基本都是按照程式走,你在別人的BGM還能打出自己的東西麽?

左右轉換這個方面的先進性,是由樊振東兇悍的兩面進攻保證的。目前這個方面還在升級階段,這個升級有一個小變化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來,就是他的動作變小了,重心也高了點,其實都是為了保證他左右轉換的流程。說起來容易,但是當你比賽過程中就能體驗到,不是你說能轉身就轉的動的,正反手總有一面會讓你覺得人被吸住了無法動彈。這得益於樊振東的核心力量,沒有足夠強壯的核心力量是無法做到那麽流暢的正反手切換的。他的核心力量可以保證他在左右轉換中,品質依然可以占上風。你和他打相持你在扛,但是他兩面一直在持續發力,生扛是扛不住的。這個方面能不能復刻我就不清楚了,如果可以量產樊振東同款核心力量和左右轉換能力,那就先進,如果無法復刻,那,咱們真就只能看人家打。

關於王楚欽,首先我要說明,他的反手真的是有先進性的,並且正在把一些理論層面的東西一步步具象化。最有代表的就是他的打法——前兩板技戰術打法

鬥膽說一點關於這個打法的東西,首先,他的擊球點在起跳點,巨難掌握,但是確實有人可以做到,那個起板速度幾乎無解,我嘗試過和專打起跳點的女生打過,只能眼看著球飛過去,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出台。在近台和台內的速度比樊振東的搶點變線的速度還要快,如果運動員本身技戰術厚實,再加上品質,那在台內基本就是霸王。但是目前他的短板也出現在這裏,由於擊球點過於靠前,失誤率太高,並且可能無法做到有效還原,這是目前這個打法的一個硬傷,如何利用好這個速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其次,王楚欽在中近台的動作振幅其實是不同的,同樣一個反撕動作,小臂動作時而小時而大,這基於之前的台內控制在自己的範圍後有充分調節空間,所以在空間調節上,他們這個打法利用好之前的時間差,可以創造出一個更方便自己調節範圍。還有就是他們的動作小而精,比起以前的大開大合,他們的發力可以更省力,更集中,發力更精確,既可以打樊振東那樣的暴力球,也可以調節出馬龍的技巧球,理論上效率更高一點。我覺得這將會是未來桌球的一個發展方向,但是目前的結果上看,這套體系並沒有那麽完善還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不過,國乒的技術人員,教練組,陪練系統,肯定會培養出一個完全體前兩板打法選手。

希望王楚欽多多贏球吧,這樣數據更多,分析也會更加詳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