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體育日報】記者李冰撰文表示,作為國足主帥,伊凡科維奇當然深知「改變」對於一支已經讓人看不到希望的球隊的重要性。具體的改變,在於提振信心、踢出攻擊性;在中超多支隊伍追求「高強度」和「快節奏」的情況下,這也讓伊凡有了給國足提速的基礎和可能。
終極目標定格在「讓中國隊出現在世界杯上」的國足新帥伊凡科維奇,即將迎來上任之後的第一次「大考」。
對伊凡和國足來講,如果能在21日和26日與新加坡隊兩場「背靠背」的比賽中全取6分,另一邊主客場對陣南韓的泰國隊兩戰皆負的話,無疑就將在與泰國隊的小組第二之爭中占得先機。屆時只要主場比賽中不輸給泰國隊,就將大機率提前釘選一個晉級18強賽的名額,而這或許才是作為「亞洲足球通」的伊凡敢於接下中國男足國家隊這塊「燙手山芋」的主要原因。
雖然距離自己上一次在中國執教已經過去了13年,但伊凡對於中國足球的了解,顯然沒有停留在十幾年前,所以他才會在制定上任之後第一期國足集訓名單時,一口氣召進了謝文能、程進和李源一等多名新人—— 作為國足主帥,伊凡科維奇當然知道「改變」這兩個字對於一支已經讓人看不到希望的球隊的重要性。
同樣改變的,還有伊凡對於歸化球員的態度。 四年前的卡達世界杯預選賽,時任國足主帥(李鐵)對於阿蘭、洛國富和費南多等歸化球員選擇了「冷藏」,即便他們的能力和狀態明顯好於本土球員,也很難獲得先發出場的機會。揚科維奇上任之後,非常強調球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的態度,「拼不拼」成為他選擇國腳的首要標準,技戰術能力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了,卡達亞洲杯開始之前被「清退」出國家隊的李可,便是他這種思路的集中體現。
沒能在亞洲杯小組賽中出線,除了導致揚科維奇直接下課之外,也讓外界對於這支中國男足國家隊的信心跌落到了低谷,以至於連打新加坡這樣的對手都無法保持樂觀,伊凡自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堅持將之前兩輪中超沒有出過場的前鋒艾克森帶到新加坡,應該就是出於加強進攻的考慮 :「從我的執教經驗和足球哲學來看,中國隊需要踢得更加具有攻擊性,必須要嘗試冒險。」 在伊凡看來,雖然中國隊之前一段時間表現欠佳,但並不意味著失去了面對對手的勇氣。
至少從已經結束的兩輪中超聯賽來看,不少球隊正在發生著「脫胎換骨」一般的變化。
2021年9月,中國隊在上屆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小組賽首戰對陣澳洲,相比最終0-3失利的結果,當時國足陣中一位國腳事後復盤時坦言,上半場開始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感覺自己和對手踢的根本不是同一個足球。「那場(打澳洲隊)比賽之前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中超聯賽一直采用賽會制進行,大家集中在一個地方,平均四天左右打一場,基本上是今天踢完了,明天調整一下,後天開始準備大後天的比賽,訓練品質很難保證。」
對於這樣的狀況,揚科維奇上任之後試圖進行改變,但是從他帶隊參加的兩場36強賽以及亞洲杯小組賽來看,效果並不明顯,尤其是在整體性方面,經常處於脫節的狀態——值得註意的是,相比過去幾個賽季,包括上海申花、山東泰山、北京國安、成都蓉城和浙江隊等中超球隊在內,都在追求「高強度」和「快節奏」,透過壓迫式的高位逼搶提升攻防轉換速度,尋找破門得分的機會,這也讓伊凡科維奇有了給國家隊「提速」的基礎和可能。
伊凡一直強調「傳球時不要把球踢起來」和「搶球時不要當觀眾」,對攻防速度和傳球成功率的要求也給隊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於國足能否在與新加坡隊的比賽中打出他想要的內容和結果,只能待實戰檢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