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好問題。張繼科和馬龍的反手動作可以說很廣泛地代表了兩種典型的反手思路。繼科反手的思路是頂肘,反手出速度和品質;龍隊的思路則是收肘,要穩定和正反轉換。
從技術動作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兩人反手動作的最根本區別在肘的位置:繼科是肘一直頂在前面,一個小動作把球頂出去;馬龍的肘會往後收,然後再送出去。前者是很明顯的像一堵墻把球頂出去的擊球感覺,後者更像把球「推」出去的。
肘往前頂的動作,能讓出發力空間,更好用上小臂和手腕的爆發力;而且肘前頂了之後往往擊球點也會更靠前。總之就是球品質更高,威脅更大了。往後收肘然後再推出去的動作,某種意義上也是讓出了空間,但這個空間是發不上力的,反手用推的動作出去的球,不管引拍多充分都是沒力量的。這個讓出來的空間是用來調整的:球如果太頂了,反正我肘收回來了拍子離身體近,也不至於被頂到;或者球左右落點太偏,那我也可以先調整位置,取晚點去擊球;甚至說自己可以主動去變一下節奏,突然摸一板軟的轉的(馬龍打樊振東這一招用得尤其多,反手不跟你硬剛,「蹭」一下變個節奏給你,看起來品質不高,但小胖也打得難受)
反手肘的位置擺放其實也跟正手息息相關。正手動作是需要肘跟隨身體往後引拍的,肘收回來的動作其實更有利於正反手轉換。所以龍隊正反轉換在動作上是真的行雲流水,不著痕跡,繼科正反轉換其實就更多地有點靠自己的身體素質去硬拉的感覺。
近年以反手暴力、高品質而著名的選手,比如王皓、繼科、樊振東、周雨,還有張本以及日本男隊的小將們,反手都是特別明顯的頂肘型動作,只有這樣反手才能出品質(特別是周雨,胳膊肘往前一頂跟堵墻似的,誰來都不好打);反倒是中國男隊這邊好像不是特別強調頂肘動作。昨天看了一下世青賽團體決賽,於何一和徐瑛彬的反手並沒有很誇張的頂肘,還是強調正手多一點,跟日本選手反手對抗上也沒占到什麽便宜。
非要說哪個好,那我覺得肯定還是頂肘好,能把人在反手就摁死了。但這種打法太難了,反手本來就是速度對抗,球快得都來不及反應,你還把肘頂出去主動加難度,那就是強強對抗的思路了:我不怕失誤,我有信心反手把你打死。練不到這個地步的,老老實實把肘往後收,反手能起板能防上台就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