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法國人晚婚晚育趨勢明顯,「同居協定」伴侶增多!女性為啥晚生、不想生?

2024-03-17體育

綜合【費加羅報】、【赫芬頓郵報】報道,法國人平均結婚年齡迅速上升,僅10年時間就向後推遲了超3歲。與此同時,法國女性生育頭胎的平均年齡不斷延後,從50年前的24歲推遲到現在的29歲。值得註意的是,不孕不育問題正在急劇增加。

01 法國異性戀結婚越來越晚

法國國家統計局(INSEE)最新調查顯示,近十年以來,法國異性婚姻的平均年齡不斷推遲。2023年,法國女性平均結婚年齡達37.5歲,男性達39.8歲。

而2003年,法國女性平均年齡31.6歲,男性34.3歲。到了2013年,女性平均結婚年齡漲至34.6歲,男性漲至37.2歲。也就是說,數十年來,法國異性婚姻中,無論女性還是男性,平均結婚年齡都在不停延後。

而且通常來說,女性比男性結婚更早。調查顯示,30歲前進入婚姻的女性占比達35%,而30歲之前結婚的男性僅占比26%。

02 法國同性婚姻的平均結婚年齡保持穩定

與異性戀婚姻相反,在過去十年間,法國同性婚姻的平均結婚年齡呈下降趨勢,但仍明顯高於異性婚姻。

對於男性同性戀來說,2013年平均結婚年齡為49.8歲;自2015年起,平均年齡保持在44歲左右;直至2022年,平均年齡浮動至44.3歲。

對於女性同性戀來說,2013年平均結婚年齡為43歲,自此結婚年齡逐步向前推進。直至2019年,年齡穩定在38歲左右;2022年平均年齡為38.8歲。

▲ 2019-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不少法國人延期結婚、舉辦婚禮。(法新社)

03 法國初婚年齡向後推遲

整體來說,在登記結婚的伴侶中,大約82%是初婚(其余17%離婚後再婚,1%喪偶後再婚),該比例在2013年至2022年間保持穩定。

但平均初婚年齡正在發生改變:2012年,女性31.3歲,男性33.3歲;而在2022年,女性達34.7歲,男性達36.6歲。

此外,初婚率在不同年齡段差異大。以2022年為例,在35歲以下登記結婚的人群中,97%是初婚;35-44歲人群中,83%初婚;45-54歲人群中,58%初婚;55-69歲人群中,44%初婚;70歲以上人群中,25%初婚。

04 法國婚禮次數量明顯下降

法國人除了不斷推遲結婚年齡,在舉行婚禮方面也不夠積極。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法國婚禮次數呈下降趨勢,當時每年40萬場婚禮。而在2020年,法國婚禮次數達到歷史最低,僅有15.5萬場,但其中部份原因可以用新冠疫情的限制措施來解釋。

但2021年,法國婚禮場次仍保持在低位。直至2022年、2023年,婚禮場次才上漲至24.2萬對,雖略高於新冠疫情前水平,但沒能補足疫情期間的缺口。

▲ 2023年,法國舉辦7000場同性婚禮。(法新社圖)

05 法國 「同居協定」伴侶增多

公民團結互助協定(PACS),是法國於1999年設立的婚姻之外的另一種民事結合方式,通常也被稱為「同居協定」。

2022年達到21萬對(其中5%為同性伴侶),超過疫情前水平,並恢復了近十年來的上漲趨勢。

06 法國婚禮預算

受通貨膨脹影響,法國婚禮是筆不小的開支,新婚伴侶因此承受經濟壓力。

平均而言,2023年,新婚夫婦在婚禮上的支出大約是9873歐元。根據2023年1月的Cofidis晴雨表顯示,與2022年相比,婚禮支出縮水1190歐元。

70%的新婚夫婦表示,通貨膨脹影響婚禮預算。21%在賓客的接待場地上縮減預算,11%在裝飾上省錢,還有11%在賓客禮品上節省開支。

但新婚夫婦會在蜜月旅行上提高開支,2023年,法國新婚夫婦的蜜月旅行平均花銷可達6188歐元,比2022年上漲了2504歐元。

07 法國女性生孩子越來越晚

在生孩子問題上,法國國家統計局調查後發現,法國女性生孩子越來越晚。如今成為母親的女性平均年齡為31歲,而50年前為26.5歲;生頭胎的平均年齡從50年前的24歲推遲到現在的29歲。

20世紀80年代,40歲以上生育孩子的女性僅占比2%;而如今,占比上漲至5%。其中,法國女演員埃菲拉(Virginie Efira)、法國女活動家豐特努瓦(Maud Fontenoy)在46歲懷孕。

▲ 2023年全法有67萬8000新生兒出生,比2022年減少6.6%,是1946年以來一年生育人數的最低紀錄。(法新社)新結婚數位維持在2022年水平,比較高,部份原因是新冠疫情期間很多人延後結婚、到2022年和2023年才舉行婚禮。

值得註意的是,2010年,法國每名女性平均生育2.03個孩子;而2023年,女性平均生育1.68個孩子。

法國男性升級為父親的平均年齡也在上漲。五分之一的小孩出生時,父親已經超40歲。法國國家統計局甚至還發現,大約有1500名小孩出生時,父親已經超60歲。

08 法國女性晚育原因

首先,女性解放讓法國女性重新找回自由,法國電視節目主持人穆勒(Benjamin Muller)在法國電視一台的【Bonjour ! La Matinale】電視節目中表示,避孕、流產、離婚、再婚、學業讓女性推遲生孩子計劃,而且許多女性更關註自己的事業。

公司老板拉蓋瑞格(Sophie Lagarrigue)表示,「我將我的工作、個人生活排在伴侶之前。我希望我完全獨立的。當我看到朋友們從25歲開始生孩子,我就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 【費加羅報】報道,法國移民和人口統計觀察站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家長雙方均出生於法國的家庭每年新生兒數量減少了22%;與此同時,至少一名家長來自非歐盟地區家庭的新生兒數量增加了40%,而家長雙方均來自非歐盟地區家庭的新生兒數量增加了72%。(法新社)

音樂人佩諾特(Anne-Lise Pernotte)表示,「在我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是音樂事業。我並不要求自己必須成為一名母親」。

其次,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生活在不同的社會背景、時代危機之下,穆勒還補充說,尤其在健康危機、新冠疫情之後,人們更加不敢生孩子了。除此之外,通貨膨脹、經濟不景氣也讓不少人沒了生孩子的勇氣。

最後,不孕不孕也是導致女性晚育的原因之一。目前,不孕不孕病例正在急劇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人受此困擾/她們需要更長的備孕時間,尤其在女性35歲之後。即便女性同構醫療輔助生育(PMA)提高懷孕機率,但38歲至40歲女性懷孕的可能性還是明顯低於30歲以下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