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尹錫悅發起的這場「政變」,滿打滿算不過6個小時,但卻對南韓政壇造成了持續性的震蕩,不經過大半個月,很難輕易收場。
與此同時,各方也很在意,作為南韓的近鄰,中國此時是什麽想法。畢竟前段時間,尹錫悅政府在中韓關系上,還是有不少積極的表示,中韓也就高層互動達成了一定的共識。這次南韓政局一夜間地動山搖,中國不可能不關註。
最新的情況是,從執政黨到在野黨,都擺出了要清算尹錫悅的架勢。國民力量黨在為尹錫悅「退黨」安排流程,而共同民主黨則糾集在野黨,第一時間送出了對總統的彈劾。
也正是在同一天,各界終於等到了中國外交部的回應,其實也就寥寥幾句話:已經註意到有關情況,對南韓內政不予評論,最後還不忘提醒下,希望韓方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中國公民和機構在南韓的安全。對半島問題,中方立場沒有變化。
說白了,中國對中韓關系的意願,並不取決於南韓內部局勢如何變化,尹錫悅「政變」是否成功,失敗後又是什麽下場,都不會影響中國與南韓打交道的方式。南韓這場鬧劇,也難以沖擊半島問題的核心。
過去這幾年,中韓外交上的種種波折,很大程度上,都是尹錫悅政府為了迎合美國,不斷試探中國在台海、南海的核心利益導致的。
而這段時間,尹錫悅政府突然變得務實起來,頻頻對中韓關系釋放積極訊號,倒不是說他突然轉性,只是中韓在各個領域上的緊密聯系,讓他不得不務實。
從這個角度來講,恰恰是南韓這邊應該考慮,這場鬧劇塵埃落定後,該以什麽樣的姿態去審視中韓關系,采取一些比尹錫悅時期更有建設性的做法。
現在尹錫悅遭到在野黨的集體彈劾,處境相當被動。要想彈劾總統,贊成票需要達到三分之二多數,也就是200票。彈劾案由六大在野黨集體發起,所以票數有191票,距離彈劾門檻只有一步之遙。
而國民力量黨手裏有108個席位,但考慮到國會投票表決取消戒嚴令時,相當一部份執政黨議員倒戈,其中就包括國民力量黨黨魁韓東勛。
不難看出,要是執政黨也打算對尹錫悅追究到底的話,後者這個南韓總統,恐怕很難迎來一個體面的結局。所以無論如何,尹錫悅都要盡可能地與國民力量黨勾兌,才能保住自己的總統大位。
實際上,早在戒嚴令在各方壓力下倉促取消的那一刻,尹錫悅的政治生命就已經走到了盡頭。最新的說法是,尹錫悅之所以頒布戒嚴令,是受到了國防部長的慫恿,但其他內閣成員對此持保留意見。
而尹錫悅偏偏在沒有得到普遍支持的前提下,倉促要求軍隊進入首爾。結果就是,國民力量黨不支持,軍方也不支持,順便還喚醒了南韓民眾對「軍隊戒嚴」的糟糕歷史記憶。國際社會在一開始的訝異之後,就只剩下莫名其妙。
韓軍只用了幾個小時就證明,尹錫悅對軍隊沒有絕對的掌控力。這實際上是在意料之中,尹錫悅壓根就沒服過兵役,在軍隊中沒有什麽基本盤可言,他和軍方的聯系,可能就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次任命。
但這種程度,顯然並不足以讓韓軍對尹錫悅「言聽計從」。而戒嚴令能否貫徹實施,軍隊的態度才是關鍵。可現在我們都看到了,在戒嚴期間,軍隊對國會的封鎖幾乎就是做個過場,並未真正地幹擾到國會投票。
國防部長會提出這種餿主意,已經足夠不可理喻,而尹錫悅竟然予以采納,更是讓人感覺匪夷所思。所以戒嚴令演變成一場倉促收場的鬧劇,也是意料之中。
目前,南韓防長金龍顯已經公開道歉,並遞交辭呈,不過只推出一個防長當替罪羊,恐怕已經不足以服眾,尹錫悅本人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此才能給南韓各界一個交代。
順便補充一句,美國那邊,對於南韓這輪政局震蕩,心態很復雜。尹錫悅正式取消戒嚴時,可算是讓拜登政府松了口氣,因為這至少保住了南韓所謂「民主」的遮羞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專門發表聲明,稱期待南韓內部份歧能和平解決,順帶重申了對美韓同盟的支持。
不過尹錫悅下台後,新上來的總統人選,可能不會像前任這樣,對美國幾乎是言聽計從。這幾年,全靠尹錫悅全力配合,美日韓軍事同盟才能順風順水地發展。一度讓美國最為頭痛的日韓歷史遺留問題,也在尹錫悅無原則的退讓下,得到了相當的緩和態勢。
有這層原因在,拜登也是給足了尹錫悅「面子」,去年在白宮熱情招待尹錫悅,還特意把所謂的「民主峰會」放到南韓舉辦,只不過這一頂頂高帽戴下來,也許能滿足尹錫悅個人的虛榮心,但對他慘不忍睹的支持率沒有任何實際幫助。
尹錫悅要是熬不過這一關,那麽拜登在美韓同盟上留下來的「政治遺產」,能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就很有懸念了。不過拜登政府任期已經走到盡頭,南韓政局再怎麽變化,拜登政府現在除了保持關註以外,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中國同樣也在觀望,但無論是尹錫悅保住總統席位,還是南韓有了新的總統人選,都無改我們對中韓關系的立場。何況中國有能力去塑造和引導中韓關系的戰略方向,南韓政局的大地震,也影響不到中韓關系的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