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用票價飯圈化這個詞來形容,有些過了。
一場WTT中國大滿貫比賽的觀眾數量最多最多恐怕也就是NBA比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與NBA不同,桌球比賽的轉播權恐怕並不怎麽值錢,收入大頭就是在門票。
巴黎奧運會期間,桌球賽事的熱度達到近年以來的最頂點,看起來是街頭巷尾都在討論。頭部的幾位明星球員幾乎達到了全網霸榜的程度。
你可以說,這門票太貴了,但你要說,這門票怎麽比明星演唱還貴?那就不合理。
為什麽不能比明星演唱會貴?本質上,欣賞一場世界高水平的桌球比賽和欣賞一場高水平的演唱盛宴有區別嗎?
沒有,因為受眾都很小。
有不愛看桌球的人,也有覺得演唱會非常聒噪的人。相反,那就是有桌球賽的狂熱粉和演唱會的忠實擁躉。
既然目標人群大機率都不是在坐的各位,各位又何必去評價一張888的門票貴不貴?
舉個例子吧,前段時間,男足世界杯預選賽,這水平,不用多說了吧,按道理門票100都懶得去看,可最終不也是大幾百塊錢,座無虛席嗎?
你要說足球的觀賞性更高,那肯定是。但可以確定的是,在一名桌球迷的眼裏,花幾百塊錢去看男足比賽,那不是有錢沒地花嘛。
反過來,同理。
定票價是主辦方的主觀行為,能不能賣出去就要看市場的正常反應。我們不必很著急的去批評這個票價,市場很快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