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最近那篇keep的爆料文章
1. 讀完文章我關註了公號,意外發現keep是該號第一篇文章。出於同行好奇,我給作者留言:開業第一篇,why keep?現在作者keep前員工的身份基本公開了,文章丟擲了很多內部人才能知道的試錯細節,但我認為這些內容還不構成商業機密——想想知乎上有多少這樣的內部人「宏大敘事」?
2. 作為一個商業報道的編輯,我不喜歡用一個模糊的「裁員」場景或者是anyone性質的群眾演員的離職故事作為開場,帶著讀者進去到「這家公司正在facing big trouble」這樣的情境。要寫裁員就必須交代數位。否則,「裁員」一說會對被報道公司造成很大的殺傷力。至於後一種處理方式,是非常無聊的所謂非虛構寫作小伎倆罷了。
3. 作者用很大篇幅在講keep app在DAU和內容變現上的瓶頸焦慮,爆料團隊多方嘗試無果,由此批評公司資源浪費、CPU思路混亂etc.
對創投圈觀察了10年之後,我對「流量」這個詞已經審美疲勞,並且越來越討厭「唯流量論」,由此帶來的行業集體焦慮,已經嚴重影響到很多產品營運者的理性判斷,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上,搞錯功能開發試錯的優先級。這個問題對成長期的公司更要命,比如keep,它會被粗暴懷疑是不是過早遭遇了天花板,在創業思路上被一擼到底。
看到階段性的流量瓶頸,判刑之前,請正經評估一下現有DAU/MAU數量級對應的真實價值。比如2億下載量和400萬的DAU對keep真的means nothing麽?
4. 事後看,大方向上主打PGC,才奠定了keep的內容壁壘,同時也是keep形成專業健身品牌的底氣所在。從這個話題延伸一步,創始團隊拒絕過早考慮商業化,專註於建立內容和品牌壁壘,何錯之有?
Keep的內容變現中,廣告是一個最簡單的東西,付費精品課以及很多新的內容形式(短視訊、百科、直播)都與keep的服務場景並不違和,但都處在萌芽階段,案例的觀察價值有限。很巧,最近我們針對keep的階段性成長也寫了篇盤點特寫——【keep的加減法】,但選擇對app流量變現這一par暫且不表。
5. 個人認為,keep兩塊延伸戰略(已經執行了將近兩年)——運動品牌和線下運動空間,更值得深入研究,比如早期的選品思路,踩過哪些坑,如何能在成本控制和經驗成長節奏上收放自如,對於成長期的新經濟創業公司,有很強的案例價值。這個階段的公司,確實應該更全面地評估針對變現命題「我手裏有哪些有用的牌」。遺憾的是,這篇爆料文章中對這塊兒用的篇幅則相當有限,而且充滿很初級的邏輯推斷,更像局外人。
6. 起初,我們很容易想到,上述這兩塊延伸業務看起來有點不務正業——模式很重,是keep的零經驗區,運動品牌不乏強大的競爭者,而門店生意從規模化復制的角度,至今不存在特別有說服力的案例……但實地采訪後,我認為keep靠已經建立的品牌影響力去發展實物商品,是有機會的。比如瑜伽周邊的幾個單項產品在京東的銷量都在榜首,跑步機幾個月買了六萬台,都是還不錯的數據。
每天在內容補貼和流量轉化上撒20萬元,先拋開正確性不談,對獨角獸公司來說還需要大驚小怪嗎?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這筆錢如果用來開kerpland,理論上可以一天開一家!所以,互聯網產品和傳統線下產業,到底孰輕孰重??
keep現階段並不存在和大牌的直接競爭。它還太小,在試探品牌變現價值,快速擴大收入規模,甚至是考慮先期盈利,讓自己活下來。健身相關的服飾配件和食品產業,競爭再紅海,也沒到容不下一家keep的地步。沒必要拿未來可能存在的競爭局面,過早的徹底否定創業公司的機會。相反,以這些大品牌的收入和利潤率模型,去評估keep這個市場的空間,以keep的品牌力量做杠杠,大有可賺。
另外,keep品牌切入運動商品的思路——幫助小白入門,在行銷上有其獨特性。這一塊,keep還會面臨很多機會(陷阱)選擇,但總之想象空間是豐富的。
7. 文章苦口婆心羅列了keep「流量弱雞」的方方面面之後,文末發出天問並自問自答:keep對應是消費者的一個弱需求。這塊兒是我最想「呵呵」的。
開篇用模糊的裁員資訊顯示公司即將悲劇,中段給出大量營運試錯爆料,最終以「弱需求」徹底否定一家明星創業公司的創業思路——這幾個關鍵環節加總,這正是微信野號10w+爆文的典型吃相。(想想,同樣的內容在知乎有很多,為啥沒火 ?)後面那些著急求轉發的大號的典型吃相,更讓我鄙視。筆者是創作者小白,視角局限,而你們的專業媒體判斷和媒體責任又在哪裏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