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火箭軍的前世今生 ④|礪劍灞上

2024-07-16社會
08:37

小「火」伴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礪劍灞上。

灞上指的是西安市東、灞水西高原上,所以被稱為灞上。可能有不少小火伴對灞上這個地方不是很熟悉。但它還有個名字——白鹿原,這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

灞水也叫灞河,最早叫滋水。春秋時秦穆公稱霸西戎後改名為霸水,後來在「霸」字旁加上三點水,稱為灞水。灞上自古就是軍事要地。秦末時,劉邦屯兵灞上,與項羽大軍對峙,上演了鴻門宴這一出千古名戲。其後2000多年裏,更是有不少重要戰爭和歷史活劇在這裏上演。

195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最神秘的部隊——戰略飛彈部隊來到了這裏,為新生的共和國礪劍鑄盾。

其時,軍委炮兵教導大隊飛彈訓練即將結束,根據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以西安炮兵學校為依托、長辛店炮兵教導大隊訓練力量為骨幹,吸收空軍十五航校部份教員學員,改建炮兵特種技術性質院校,為加快戰略飛彈部隊組建步伐,先行培養中國自己的飛彈人才。

為保密起見,仍沿用西安炮兵學校名稱。9月1日,工程一期、技師一期學員開學,標誌著中國第一所為戰略飛彈部隊培養人才的高等軍事院校誕生了。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向守誌

該校的第一任校長就是向守誌。向守誌是四川省宣漢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他17歲參加紅軍。當過班長、排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的連長、營長,解放戰爭中,又先後擔任團長、旅長。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15軍44師師長,參加了第五次戰役、西方山防禦作戰、上甘嶺戰役等各種戰鬥220次。

向守誌原名向守芝。因為要到西安炮兵學校來當校長,他自己正式改名為向守誌,以表達誌在戰略飛彈部隊事業的堅定決心和抱負。

作為開國少將、指揮千軍萬馬的陸軍軍長,向守誌放棄了晉升的機會,卻來到飛彈學校當一名校長,他看中的是什麽呢?是因為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看到了我軍與強敵之間的時代差。正所謂:「只恨手中劍不長,矢誌強軍當校長」。

向守誌治軍治校很嚴格,對自己要求更嚴。他到學校說,對於飛彈我是外行,外行不能領導內行。於是,他就請學校控制、發動機等四個教研室的主任輪流給他講課,介紹飛彈專業相關知識。

而每次教員來上課前,向守誌都要下樓來在門前等候。迎接教員到客廳裏,又親手沏上一杯熱茶捧上。這樣的課經常一聽就是一整天。往往一門專業課,得用一周或十天,加起來得近百個課時才能聽完。

透過「開小竈」式的日積月累,他逐步走進飛彈核武器這片全新的知識領地,實作著從野戰軍軍長到尖端武器學校校長的角色轉換。

1961年4月,西安炮兵高級專科學校技師班首期學員在訓練場進行飛彈點火訓練

1963年1月,西安炮兵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技術學院。

大學之大,不在樓大,而在於有大師,就是說要有人才。

那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總參謀長羅瑞卿到學院觀看飛彈操作演示。

告別學院前,羅瑞卿問向守誌,還有什麽困難需要協調解決?

向守誌乘機提出為這所飛彈學院「拔青苗」的計劃,即從全國名牌大學挑選部份優秀青年教師和即將畢業的優秀學生,到學校經過飛彈專業培訓後,留下當教員。同時從北京理工科院校選調些有誌於國防事業的專家教授和講師,充實一線教學隊伍。

不久,羅瑞卿從北京打來電話說到:「總理完全同意‘拔青苗’,要求高教部挑選最好的人才,你們看上哪個大學的,就到哪個大學要。」

隨後,向守誌派人從北京航空學院、北京工業學院、武漢大學、蘭州大學等著名高校選拔了16位元資深講師和200多名全國名牌大學畢業生。

為營造尊師重教氛圍,他在全校教職員工大會上強調:學校之事,當以教學為重;學校之人,當以教員為大。並鄭重宣布一條校規:凡是學校集會,教員坐前排,學員和機關幹部坐後排;至於理發、洗澡等,教員無需排隊,享受優先待遇。

學院教職員工發揚「抗大」精神,自己動手建設校園。圖為大家修建遊泳池的火熱場景

向守誌還大力倡導並帶頭發揚「抗大」因陋就簡、勤儉辦校的校風。他們經過精心規劃,將原來的修械所、模型廠等整合為實習工廠,擴建汽修、冷工等車間,建起了專業教室、實驗室和圖書館,保證教學需要。

針對教材不足的問題,他又組織曾在長辛店炮兵教導大隊學習培訓過的教員,憑著記憶整理筆記編寫教材。每編好一節,他就帶著訓練部長和教研室主任集體聽試講,感到基本成熟後再給學員授課。

就是這樣,學校硬是在兩年內編寫出飛彈專業和各類基礎課教材近百種計3000多萬字,收集飛彈技術資料4萬多冊。

三年困難時期,包括向守誌在內的許多同誌,都因缺乏營養得了浮腫病。為戰勝困難,他帶頭扛起鋤頭,帶教員學員尋找空地種糧種菜,到距離學校數百裏外的黃河灘塗和水庫開墾荒地4900多畝。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學校幾千名教職員工逐漸走出饑餓的陰影。

當時,向守誌寫的一首打油詩,至今還在校內廣為流傳:「餓要餓得新鮮,窮要窮得幹凈;行要行得磊落,幹要幹得光明。窮不瘦骨頭,餓不扁腰桿,蔑視一切困難,這就是共產黨員的性格。」

5年臥薪嘗膽、開拓創業,快速發力、碩果累累,到1965年9月中央軍委任命向守誌為炮兵主管飛彈部隊的副司令員時,西安炮兵技術學院已建成教學科研隊伍初具規模、教材教案齊全完備、圖書館資料室實驗室功能配套、上百個教學單位自成體系各具特色的現代化飛彈工程技術學院。

其後,炮兵技術學院又歷經二炮技術學院、二炮工程學院、二炮工程大學,到今天的火箭軍工程大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士授予單位之一,被譽為中國戰略飛彈部隊軍官的搖籃。

60多年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從這裏出發,進深山密林、到大漠戈壁、上廣袤高原,執掌大國長劍、守護祖國天疆,成為戰略飛彈部隊建設的中堅力量。

「當記前賢艱難譜就飛天曲,可期後輩豪邁吟成礪劍詩」,這是火箭軍工程大學校史館門前的一幅楹聯。先輩們獻身飛彈事業、矢誌礪劍灞上的宏偉抱負和遠大誌向,正是我們一代代火箭兵永恒的精神財富。

好了,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裏。下次再見!

作者:毛勛正

主播:王一鳴

視訊:呂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