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山東省肥城市:礦山「傷疤」精心修復 生態面貌煥發新顏

2024-07-16社會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資源,開發利用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但開采後對山體和植被的破壞較嚴重,存在安全隱患。今年以來,山東省肥城市按照上級工作安排,積極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工作中積極加強與省、市部門和鎮街、村溝通協調,先後策劃實施了潮泉鎮潮泉村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等12個計畫,計劃修復治理面積20.78公頃。

精心策劃,規範實施程式

按照【山東省礦山生態修復實施管理辦法】,規範計畫實施流程。按照「一礦一策」的原則,在開展現狀調查的基礎上,編制【歷史遺留礦山修復治理實施方案】,並透過專家評審,涉及新產生土石料的,同步編制【土石方利用方案】,並報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查、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批並備案後實施。多余山石資源,由縣級人民政府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公開銷售,收益全部繳財政,用於本地區的礦山生態修復。

續坡回填、壘砌擋土墻

因地制宜,開展計畫治理

按照因地制宜原則,透過采用危巖體清理、殘丘清理、渣石堆清理、續坡回填、擋土墻建設、覆土、植被綠化等治理措施,確保對計畫區進行生態修復。計畫施工過程中,各參建方各負其責,推動計畫順利進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非週期性對礦山修復現場進行現場排程,嚴格做好日常監管和推進工作。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嚴格按照設計推進計畫,確保高標準完成修復治理工作。

清理危巖體、平整覆土

鞏固成果,發揮長期效益

透過修復治理,消除了視覺汙染,提升了治理區地質環境和周圍生態環境協調性,改善了計畫區地形地貌景觀,形成新的自然綠色景觀,起到蓄水保土、減輕土地損毀的作用,保持當地植被生態系間的良性迴圈,使已破壞的生態環境趨於平衡。計畫完成後,按程式移交給當地鎮街、村,加大計畫的後期管護力度,確保發揮良好的生態效益。

計畫完成後,恢復耕地、林地

編輯:張卓然

復審:高瀅

終審:朱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