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對【廣州機場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下稱【報告書】)進行了批復,認為在全面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和環境風險防範措施的前提下,該計畫建設和執行過程中產生的不良環境影響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從環境保護角度,計畫建設可行。
廣州機場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位於廣州市白雲區、花都區,包括平沙至機場省網路段和北興至太成國網路段,路線全長42.097千米,省網段起於平沙立交南側,終於白雲國際機場。除太成互通至機場段主線局部路段維持現狀外,采用舊路兩側分離新建方式,擴建為雙向12~14車道高速公路,國網段起於北興立交,終於太成立交,除花山北互通段主線局部路段維持現狀外,采用舊路兩側拼寬或單側分離新建的方式,擴建為雙向10車道高速公路,全線車速(100千米/小時)不變,改擴建平沙(樞紐)、蚌湖(樞紐)、北興(樞紐)、山前(樞紐)、金谷、花山北(樞紐)、花山、東湖、太成(樞紐)互通立交9處,新建新石互通立交1處,新建九龍服務區1處,預留批頭嶺(樞紐)互通立交1處,改擴建白雲停車區1處,並同步建設收費站、管理用房等沿線附屬設施。計畫總投資約176.33億元,其中環保投資約65985萬元。
批復中同時要求,在計畫建設和營運過程中,應認真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對策措施。首先,加強雜訊汙染防治。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合理布置施工場地、控制施工時間、最佳化施工工藝、選用低雜訊裝置、采取場區圍擋、密閉、聲屏障或其它有效降噪措施,減少施工雜訊影響。計畫采用低雜訊路面技術、設定隔聲屏障、安裝通風隔聲窗等降噪措施。對營運期雜訊預測超標的聲環境保護目標,優先采取聲屏障等雜訊汙染防治措施,必要時輔以隔聲窗措施,有效控制雜訊影響。加強沿線聲環境保護目標雜訊影響跟蹤監測,並根據監測結果及時增補和完善降噪措施。采取的雜訊汙染防治設施應滿足計畫設計降噪效果和聲環境品質改善要求。
其次,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制定嚴格的施工作業制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最佳化施工組織,控制施工範圍,及時進行復綠。不得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濕地公園、生態保護紅線等環境敏感區範圍內設定大臨工程、施工營地。
此外,加強大氣汙染防治。加強揚塵管理,施工場地采取圍蔽、覆蓋、路面硬化、灑水降塵、車輛沖洗、密閉裝載等措施,嚴格落實揚塵防治相關管理要求。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杜娟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映武